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学生上课迟到甚至缺课之风今如何?

已有 2296 次阅读 2019-5-23 07:37 |个人分类:教育改革思考(07-11)|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学生上课迟到甚至缺课之风今如何?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9年5月23发布(第21671)

 

20年前的本科教学巡视报告指出比较普遍存在的三凤现象,“即滋长着学生上课迟到甚至缺课之风、蔓延着课堂上有些学生“兼顾别样”之风、发展着上下午最后一节课“提前下课”之风。这三“风”相当典型地反映了我校在教学中管理不严和松跨懒散状况。”

那么现在怎样呢?

*******************

学生上课迟到缺课堪忧,“月报表”不实

       --1998-1999年第二学期本科教学巡视报告之十三

                                         黄安年   1999618

教务处 并请转 谢维和副校长:

听了一学年的文科历史、教育、哲学、经济四个系的本科教学课程,总共不下80,目睹本科教学中的方方面面,深感我们的教学管理和组织中存在着严重的“严进宽关”的现象。“严进”,指进师大的门坎难,“宽管”指虽然制定了许多规章制度,但是执行不严,打了许多折扣,滋长了松垮懒散的校风。比较普遍的是“三风”,即滋长着学生上课迟到甚至缺课之风、蔓延着课堂上有些学生“兼顾别样”之风、发展着上下午最后一节课“提前下课”之风。这三“风”相当典型地反映了我校在教学中管理不严和松跨懒散状况。我们不妨简单算一笔账,名义上课程算已经学完,学分已经到手,学士帽已经带上,可是细心一算,每天迟到几分钟、上课“开小差”、加上提前下课,一位同学每天实际上究竟少学多少时间,一周、一学期、四年又总共多少呢。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我敢说,在我所听过的课程中,几乎相当多的课程都遇到这样那样的“不尽人意”的情况。这种经常挂在口边,不痛不痒,无人负责任的状况,要持续到何时呢?

在我的听课记录中,确切记录了我目睹的迟到现象,至于缺课状况我没有掌握听课班级学生的确切人数,所以难以证实。但是有一点可以大体肯定,如果系里从考勤月报表中核实,那是不可能的。因为考勤表和实际相距甚远,不足为凭。我这里举616日下午听三节历史系1997年级《中国近现代史学史》必修课程为例,14:00为正式上课时间(该楼一直没有铃声),到了14:07分时,迟到进来的共24,教师是14:05分才开始上课的。我在后排估算实际听课人数为56人左右,而问学生,全年级共有多少人,回答是68人。课间,我向历史系教务员李香玉同志调看开学以来的学生考勤的月报表,李香玉同志如实告诉我:发下去,收不上来,三四五三个月过去了,只收上一份李志英兼职老师讲授《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三月份的考勤月报表。她无可奈何又不好意思地说,看来下学期该好好抓一抓了。这类事,单靠教务员是显然解决不了问题的。其他系的月报表情况,我没有调查,也不是我的职权范围,果真有好消息的话,希望主管部门开个经验交流会才好。

    上课点名确是一种防止迟到和无故缺课的有效措施之一,然而有的学生也有对付点名的高招,在第二节课离去而不向教师请假,这种情况我就目睹了七八起。至于毕业班为“找工作”、“考研”等原因而缺课现象更是“言之有理”了。

怎样刹住迟到缺课之风?我建议从下学期起在加大对教师和学生重视这一问题的思想工作的力度的同时,应当“约法三章”才行。例如:

1.严格上课考勤(方法可以灵活多样,以真实为第一原则)和考勤月报表制度,教务部门负责人随机抽查考勤情况,对于发现弄虚作假者在追究本人责任同时,还要追究系总之和系行政主管的责任。

2. 对于凡是没有按月提交考勤月报表或者报表失实者,是特聘岗位教师的应酌情减发或听发津贴。对于党政干部教师不交月报表的,由教务部门通报批评。

3. 重申学籍管理制度和管理细则,严重违纪的要严肃处理。

    此外,建议在不伤害学生自尊心和维护个人阴私权的前提下,考虑运用现代电子计算技术引入教学管理的方法,不妨先进行试点,权衡利弊后再作推广决策。

                        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教学巡视员   黄安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180616.html

上一篇:手机在手 课堂“兼顾别样”出现新情况
下一篇:现在有无不宜使用的专用教室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1: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