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苑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oqizhou 论春语秋,谈科说学,声传言教。

博文

忘了影响因子吧,还是颠覆因子更有用 精选

已有 16897 次阅读 2019-4-1 09:20 |个人分类:政策评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最近一篇芝加哥大学Wu,Wang和Evans在Nature的文章(Nature,566,378-382,2019)用了一个他们称为颠覆因子(Disruption)来研究了论文、专利和软件。研究的论文是1954年到2014年发表的,收录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里4千2百万论文和他们的6亿引用。研究的专利是美国1976-2014年间5百万发明专利以及他们的6千5百万引用。研究的软件是放在GitHub上的1千6百万的公开程序以及程序之间的互相使用。这个研究可以说是包含了科学和技术的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一篇论文(或者专利、软件)的颠覆因子(D)是引用了该论文、但没有引用该论文所引用论文的论文数(ni)减去那些同时引用了该论文和该论文所引用论文的论文数(nj),然后用引用该论文的论文数(ni+nj)加上那些没有引用该论文却引用了该论文所引用论文的论文数(nk)来归一[D=( ni-nj)/( ni+nj+nk)]。这个颠覆因子衡量一篇论文是后来工作的起点 (原创性工作,D~1),还是研究工作发展中的中转站(跟风、发展性工作,D~-1)。他们用诺贝尔获奖论文(高颠覆因子)、综述论文(低颠覆因子)、专家的调查、关键词汇的使用来验证了颠覆因子。

        用这个颠覆因子,他们发现了什么呢?他们发现原创性或者颠覆性工作,不管是科学还是技术,都往往是小团队完成的。同时他们发现颠覆性工作往往有引用迟后(所谓的睡美人文章)、引用时间长。而大团队常常跟踪热点、很快能得到大多数引用(immediate impact),所以影响因子高(影响因子是跟据3年内的引用)。除此之外他们还发现感谢基金的论文更多出自于大团队,也就是说大团队更容易拿到基金。

        该论文认为,上述结果不过是验证长期以来大家的猜想。(我以前一篇博文也提出了大项目的问题《大项目研究经费分配中出现的问题不是中国文化引起的》。)小团队原创是因为只有小团队才能承担得起大风险,船小好掉头,失败了换个课题容易。相比较而言,而大项目、大投资不允许失败,所以只能局限于在一个原创工作的基础上做进一步、发展性工作。同时大团队人多口杂,要大家意见一致不容易,一旦有什么创新,怀疑的多,相信的少,随大流就只能走保守的路线了。

        这篇论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首先,片面追求影响因子往往导致追求热门课题,因为跟踪热门课题是得到3年内高引用的捷径。我最近就有一篇论文被一高影响因子的杂志所拒,编辑告诉我是因为该论文不会有立竿见影的影响(immediate impact)。所以想要推动原创,不能用影响因子来推动,必须看长期引用,计算颠覆因子。其次,虽然要鼓励多学科交叉,但是大团队只适合发展学科。三个和尚的故事应该大家都听过。讲的是一个和尚挑水,二个和尚抬水,而有了三个和尚却反而吃不成水的故事。在西方也有所谓的80/20规则,80%的工作是20%的人做的,而80%的人只做了20%的贡献。也就是说,大团队里往往只有一小部分人在真正起作用,小团队也许可以做的更好。所以原创,还是要以支持一、两个人的小团队为主。因为大团队是产生原创的障碍,成功的学科交叉只需要的是少数人自发的组合,而不是为申请钱而拼凑起来的团队。也就是说,科学研究的原创需要小而美,而要评价一个人的原创能力,忘了影响因子,看看颠覆因子吧!


【附】顺便说一下,这篇论文本身并不是发明颠覆因子的原创,颠覆因子是Funk和Owen-Smith发明的。他们用这个因子通过专利来研究技术发展的稳定性。文章在2017年Management Science发表,其影响因子只有3.5,所以再一次说明不能用发表论文的杂志来评贡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72757-1170817.html

上一篇:找到自己的精彩:小女儿竞选记
下一篇:书里淘金:有功能的长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到底有多少,怎样淘到它?
收藏 IP: 132.234.46.*| 热度|

47 刘立 刘士勇 赵峰 周健 柳林涛 谭平连 高友鹤 陈凤凤 王卫 安海龙 杨正瓴 张勇斌 张成岗 郭维 江克柱 檀成龙 强涛 李毅伟 LetPub编辑 张家峰 李剑超 曾杰 郑永军 陈万浩 郭传银 黄永义 周肇俊 汪晓军 魏焱明 徐智优 刘振华 王启云 孙高霞 赵凤光 马耀基 王从彦 冯兆东 王俊杰 梁洪泽 王庆浩 范杰 张鹰 高琳琳 郁志勇 zjzhaokeqin liyou1983 puhj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2: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