丐班弟子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atworm 从事脂类代谢与疾病研究!

博文

老梁谈基——再谈国家基金申请和写作(战略篇-申请) 精选

已有 29640 次阅读 2018-12-22 11:13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新时代科学基金资助导向:鼓励探索,突出原创;聚集前沿,独辟蹊径;需求牵引,突破瓶颈;共性导向,交叉通融。

 战略上:“下定决心,找准处口”

      20153月写了一篇文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写作经验”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04614-874322.html ,放在科学网上,目前点击近6万次。有些网站转载时,客气的先询问我能否转载,不做商业谋财用途的话,我一般都乐意让转载。但有不少网站,从来不问,把我写的文字直接COPY and PASTE,小人难防啊!在此,本人不得不申明,如果你转载、摘取本文以及2015年写的“基金写作经验”,用于商业谋财的话,请先和我联系,否则严重侵犯版权。

 

时光飞逝,又是一年基金季。这几年常应一些朋友邀请介绍写作经验、修改申请书,收到了不少反馈信息。结合最近几年的申请和评审体会,我牺牲周末、利用出差空隙时间,再次谈谈国家基金写作,希望不仅从一个申请人和评审人角度,更是从一个局外人(能做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吗)来“老梁谈基”。前面文章中已经谈过的内容,在此我就不再老生常谈了。

首先申明,本文的主要对象,是计划申请面上、青年、地区基金的新手,而对已经拿过多次面上基金、甚至重点项目的“老司机”们,请远离此文,以防中毒。

 “关关基金,在北之京;窈窕基金,君子好逑”。

哈哈,我这样比喻基金,基金委领导们知道了,估计要毙了我。但是,对基金的渴望,一定要“君子好逑”,否则,你就不要读下面的内容了。

我每次外出介绍基金写作时,问的第一句话是“你决定今年申请吗”。如果你在犹豫,对不起,请不要浪费你我的时间;因为,犹豫是否做一件事,那么你永远是做不成的!只有下定了决心要做的事,你才会全力以赴,拿出背水一战、死磕到底的行动,你的申请才有希望。这就是“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黄河心不死!”

 

下定决心申请,那么,我们就谈谈该怎么做。

我一贯坚持的看法是:基金申请,必须讲究战略和战术。战略是“基金申请”,战术是“申请书写作”,我将用两篇文章来分别谈。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战略上,就是你该申请哪一类基金,基金申请书投递哪一个口/处。

“重点、面上、青年、地区项目,我该申请哪类?”,每一次讲座,都有朋友询问。

同样的研究工作,一样的前期工作基础,重点、面上、青年、地区基金,到底选哪类呢?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准确答案吧!如果逼着我选,我只能根据申请人背景来建议了。正如我前面文章中所写,我还是保持这样的建议:

“如果你的背景很好,有多篇文章发表,包括在超一流杂志上发表,你考虑申请面上、甚至重点项目。目前,重点项目竞争太激烈!有这样好背景的初申请者可以考虑先申请面上项目,那样你的命中率会很高。

如果你的背景一般,特别是博士毕业不久,有几篇文章发表,但发表在一般杂志上,考虑先申请青年基金,或者西部地区可以申请地区基金项目。

如果你背景特一般,又没有文章发表,还没有很好的前期研究基础。建议不要浪费自己时间写申请书!到一些单位帮看申请书,总碰上在读研究生或者硕士刚毕业,没有包括中文期刊的文章发表,也没有前期研究工作,查一些文献、资料,写来一个本子。精神可嘉!但是否必要?”

重点项目竞争非常激烈,如果你持续在高档次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最好是通讯作者文章),在国内外同行领域已经被认可或有一定声誉,申请吧!申请到后让你的学术江湖地位更高大上。

今年申请重大研究计划,申请书初稿写好后的那个下午,我漫步到盘龙江边,坐在江边石坎,静静的看着流水,苦思冥想是申请“重点”还是“培育”,以至于让旁边跳广场舞的大爷大妈们深深忧虑此人是否要跳江自杀。申请“重点”,有一定希望,但成功概率估计是49%;申请“培育”,希望较大,成功率应该 >51%。左手“重点”,右手“培育”,面带微笑,我如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周伯通,一下午演练“左右手互搏术”无数次。终于,我长啸一声,就是“培育”了,拿到钱先,有钱是王道!这周也把任务书寄回给基金委了。

也想起去年到一家医院帮看申请书,一位好朋友单独找我聊,他已经申请过一个地区基金,在此期间也有几篇文章发表,希望今年申请面上项目,询问我的建议。我看了他申请书,也仔细询问和查看了目前的前期工作基础,还有他的学术背景。最后,我的建议是:综合来讲,前期基础不错,申请“面上”有一定希望,但目前缺乏高档次文章发表,和哪些携带多篇CNS或子刊申请者相比,竞争力偏弱,成功率<49%;但如果继续申请“地区基金”,希望较大,成功率>70%。建议他先拿到项目、有钱了才能继续把工作深入做下去。一周后,朋友电话我,考虑再三愿意采用我的建议。去年,他毫无疑问的获得了资助。

也许我相对保守,偏向于做更有把握的事。大家开玩笑说,很久很久以前,做Science是贵族富人的业余爱好;而今,Science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职业吧。因此,能有钱生存、活下去是首选,要务实!

 上面谈到的是大家熟知的“重点、面上、青年、地区基金等项目”,基金委还有一些很重要的基金项目,如重大研究计划、国家基金——云南省(广东/新疆等等)联合基金等。

关于重大研究计划的介绍,大家上基金委网站了解http://www.nsfc.gov.cn/nsfc/cen /xmzn/2018xmzn/04/index.html。“重大研究计划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大科学前言,…….,形成具有相对统一目标或方向的研究集群…….” 最后这句话很关键,“形成具有相对统一目标或方向的研究集群”。我的理解是,这不仅是同行领域间的竞争,而且也是通过竞争集中目标。基金委面上项目是四年,资助经费大约是60-70万左右(直接经费);而重大研究计划的培育项目是三年,资助经费是约80万(直接经费),因此,相比面上项目,其资助力度大。当然,其在同行领域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特别是第一年。比如,今年“糖脂……”重大研究计划,培育项目的资助率大约在12%,远远低于一般面上项目。如果你第一年没有获得资助,估计第二、第三年成功率会上升吧!坐等时机吧。

另外,基金委还有地方联合基金,如云南省联合基金、广东/新疆等联合基金等等。地方省份科技厅出一半钱,基金委出一半钱,重点是资助地方需求项目,资助经费如国家基金—云南省联合基金约250万(总经费)。基金委网站会公布申请指南,全国的科研人员都可以去申请。这类基金按国家基金重点项目管理,初审过后,需要申请人现场答辩决定是否最终资助。有能力申请面上项目,或者已经获得过面上项目的研究人员,如果你的研究和指南内容相关,去申报吧!250万(四年),是很重要的研究经费。

 

“投生命科学部?还是医学部?”又在纠结

“我连续2-3年一处申请未中?我能换到四处去申请吗?”

这些问题,不知道基金委的老师、领导是否有官方的“新闻通稿”,或者Troubleshooting

2019年基金申请指南马上要出了吧,我先借用2018年指南前言中一句话“资助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探索,………”我是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我个人理解是:你的研究偏重更基础,考虑在生命科学部申请;偏重基础和临床(某一个具体的疾病)结合,考虑医学部吧。很多大学和研究所科研人员的申请书投生命科学部,而医院、医学院的项目多在医学部吧。

投“一处?还是四处?”

对第一次申请的人来说,虽然这是一个重要的选择,但不是一个艰难的选择。每一个处/口,有其明确的资助研究方向,申请人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很容易选择相应的处/口去投递申请书。盯住在和自己研究方向吻合的处/口申请研究项目和人才项目,长远计议,有利于你在此研究领域建立自己的学术声誉。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明白,你是想找一个让你显得更加有优势的申请领域吧。虽然各个处/口的资助方向有所差别,但也有交叉学科,同时你的研究工作或者领域看似也可以在2-3个处/口申请。这种情况,建议你上基金委网站查询这些处/口最近3年资助的项目及申请人。比较分析下,如果和以往资助项目和申请人背景相比,你的背景和研究让你在该处/口鹤立鸡群、名列前茅,那么,你在该处/口申请竞争力就很强。

如果你在一个处连续几年申请未中,你不应该问我是否换一个处去申请,而是要问,你的申请书今年比去年有何大的改进!

很多评审人评价一个基金是否资助,是基于你的申请书的质量:是否有真正创新的科学问题,扎实的前期工作基础,高质量的申请书写作等等。

我每年都遇到,申请人告诉我,去年、甚至前年或好几年都申请了,没有资助。我问评审意见仔细看了吗?答曰,看了。你根据评审意见,做了哪些改进?特别是否有更多新增加的实验结果?答曰,没有,主要理由是……..此处省略13250)。对这样的申请书和申请人,我完全无语!

大部分评审专家会给出一些不资助的理由、甚至改进的建议,如果你踏踏实实的改进,增加了大量的数据结果,提升了写作水平,相信获得资助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反之,每年反复提交一个“老本子”,感谢你为基金申请数目增长、资助的分母数做了极大贡献!

记得几年前参与一个大项目的申报,遇到一位知名专家,是院士候选人。他告诉我,他的一个项目第一次申请没有通过,在随后的一年中,每天到办公室,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该项目申请书、答辩PPT,思考哪些地方/工作需要改进提升………。整整一年,天天如此,第二年他获得了资助。他的话和做事的方式给了我人生最好的一堂课:失败有N多原因,但成功只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持之以恒,功到自然成”。

 

总之,基金申请,战略上先“下定决心,找准处口”。

 




基金申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04614-1152972.html

上一篇:我们发现核仁应激导致脂肪积累及其机理
下一篇:老梁谈基——再谈国家基金申请和写作(战术篇-写作)
收藏 IP: 159.226.149.*| 热度|

11 王恪铭 姚伟 陈万浩 徐兴涛 黄永义 王德华 吴鹏飞 梁微红 高明亮 李帮建 李升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0: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