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定胜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olyskyz 哲思天地_科学研究是快乐的,也应该是快乐的。

博文

‘爱屋及乌’与‘恨乌及屋’-对称性存在的逻辑推演

已有 5707 次阅读 2018-11-4 11:38 |个人分类:求学经历与人生感悟|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引子:

世界在本质上是对称性存在的,但各种对称性存在的特征不一:或直观存在或抽象存在,或显性存在或隐性存在,或静态存在或动态存在(或同时出现或先后出现),或长周期或短周期。在我以前写的文章中已有过多篇运用了或涉及到对称性思想的文章。当然,还是那句话:真正可靠的评判和结论,必须来自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细致观察,必须通过对物质世界和社会现实的科学分析,在实践中进行科学检验,和进行符合逻辑与实证的科学评判。

进入正题:

爱屋及乌是指由于极其喜欢屋子,因此连屋子里的乌鸦也一并喜欢上了。真正的寓意是指极为喜欢某个事物之后,不加分辨地连带将其缺点不足也一并喜欢上了;或是由于欣赏某个群体(包括某种身份、某种形象之类的),因此不加分辨地连带把该群体中的某些不良分子或不良特性也一并欣赏上了***。

爱屋及乌这个成语从正面的角度,揭示了由于缺乏足够的理性分析力和理性判断力(或是慵懒于理性分析和理性判断),因此放大了对某些事物或某个事物群体的积极评价,不能客观准确地看待其可能存在的缺点与不良特性。这是一种不理性的或理性不够充分的正面思维模式或者说‘阳光’思维模式&&&。

相应地,在现实世界中,有与“爱屋及乌”完全对称的一种思维模式的存在:恨乌及屋。具体地是指:由于厌恶某个事物(或厌恶事物的某个细节),因此连带把该事物所在的群体都给厌恶和否定了(或是连带把该事物的全部优点和价值都给无视甚至否定掉了)。这是一种与‘爱屋及乌’思维模式完全对称的,负面的思维模式或‘阴暗’思维模式,其本质上也是由于不理性的或理性不够充分所导致的。

不论是‘爱屋及乌’,还是‘恨乌及屋’,都与当事人的理性程度和智识能力有关,而且有意思的是,这两种特质往往会出现在同一个个体身上,即:爱屋及乌的人,很容易出现恨乌及屋;类似的,在某些事情上恨乌及屋的人,在另外的某些事情上也很容易出现爱屋及乌。

但需要重视的是:理性程度不仅与知识水平、智识水平有关,还与心理特质和心理健康程度有关。此外,更为复杂与深刻的是:心理与理智之间又存在互相作用,并非单向作用,即心理会影响理智的发育和成长,同时理智也会影响或改变心理的发育和成长。这二者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决定的。在这种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的不仅在于当事人的天赋,更与当事人的家庭教育氛围、学校教育乃至社会氛围等都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当然,在现实社会中,可以用“爱屋及乌”来形容和概括的现象,还有很多种其他的表现形式。比如:某事物有某些显著的优点,过度偏爱之后,导致其存在的缺点不仅被无视了,甚至被看做和解释成了优点;或是由于某个群体中的大部分人都很优秀或高尚,因此认为该群体中的所有人都是一样优秀或高尚的,无视其内部可能的不足和不好;等等。

&&&‘我喜欢看到事物的积极面和阳光面’等等说辞,在现实中经常可以看到。当然,有阳光的心态是非常好的事情,是有必要去采取的积极心态,这种心态对于提升精神感受质量,和激发生活热情与激发事业热情等都有很大的好处。但是,如果太过激太过头到无脑和无是非的程度,就很容易成为自欺欺人、推卸社会责任和丧失社会责任感的‘爱屋无乌’了。


补充:

爱屋及乌与恨乌及屋还很容易导致这种具有对称性质的心理学现象:过于轻信和盲从。具体包括:要么轻信别人的美好(过度赞美和过度美化他人),或轻信他人对别人做出的赞美;要么轻信别人制造与传播的谣言,轻易对他人做丑恶的判断,或轻信他人对别人做出的丑恶判断。

无论是上述哪一种类型,本质上都是一种理智上的缺陷和不足。但具体的成因既可能与智力不够高有关,也可能与心理过于阴暗有关,或与智力不足与心理阴暗都有关(心理阴暗又会加剧智力判断能力的受损,和催生虚伪懦弱、道貌岸然的人格特征)。由此导致逻辑判断能力缺陷,和对证据的辨别力不足,以及对是非、真假的分辨能力不足,甚至有时或经常出现对是非判断的颠倒。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234816-1144457.html

上一篇:独立人格与利益捆绑
下一篇:对称性的心理现象和认知现象——从‘爱屋及乌’到‘恨乌及屋’
收藏 IP: 223.68.90.*| 热度|

4 陈楷翰 王从彦 杨正瓴 马德义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7: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