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军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gyongjun

博文

书香蒜味——四大名著中的大蒜

已有 7546 次阅读 2018-10-22 23:19 |个人分类:舞文弄墨|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大蒜,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

       409b911192bb45f89cb9f689529f28bd20160926225909.gif

    大蒜,与人类相伴四千年的一株草,这种葱属植物的种植历史,与人类历史一样古老。大蒜原产自西亚和中亚,相传在公元前115年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中原,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中国人不仅把大蒜作为调料而且以蒜入药,汉代以后的本草著作、文学作品和笔记野史中多有记载。四大名著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文学作品,记录了那个历史时代的生活全貌。仔细阅读,可以从中能找到大蒜的许多影子。

1.gif

《三国演义》:华佗治病的大蒜驱虫神药

《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治风疾神医身死 传遗命奸雄数终华歆向曹操推荐华佗,讲了如下故事:“一日,佗行于道上,闻一人呻吟之声。佗曰:此饮食不下之病。问之果然。佗令取蒜齑汁三升饮之,吐蛇一条,长二三尺,饮食即下。”东晋干宝编撰的志怪小说集《搜神记》里,也有一段类似记载。蒜齑,捣碎的大蒜末。病人口中吐出的蛇状的虫子,应该是蛔虫。这个神医华佗用大蒜汁驱蛔虫的故事,表明在东汉末年,大蒜已成为中原地区老百姓的日常调料。人们习惯把大蒜捣碎后加酱醋等调料,做成蒜醋汁,用大饼蘸着吃,与今天大蒜的食用方法并无二样。华佗等汉代医家尝试以大蒜入药,用来治疗疾病人,开启了一个大蒜的本草时代。

2.gif

《水浒传》:梁山好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蒜条金”

唐代寒山《诗三百三首》中有:“蒸豚搵蒜酱,炙鸭点椒盐。”到了宋代,大蒜依然活跃在人们的餐桌上。“吃肉不吃蒜营养减一半”的道理,宋代人们就明白。《水浒传》第四回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那庄家连忙取半只熟狗肉,捣些蒜泥,将来放在智深面前。智深大喜,用手扯那狗肉,蘸着蒜泥吃,一连又吃了十来碗酒。

梁山好汉除了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还喜欢大秤分“蒜条金”。例如第二回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过了十数日,朱武等三人收拾得三十两蒜条金,使两个小喽罗,乘月黑夜送去史家庄上。”宋代流行一种长条形的金条货币,有手指般大小,因形状与蒜苗相似,故称为“蒜条金”,民国时期这种金条又被称为“小金鱼”。《水浒传》全书中“蒜条金”一词,共使用了5次。梁山好汉打家劫舍杀富济贫,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蒜条金”,快意人生何其爽矣。

1.gif

《西游记》:老孙的猴拳有一招叫“捣蒜打”

《西游记》作者是明代人。到了明代,人们日常饮食已离不开大蒜。明代龚廷贤编写的《药性歌括四百味》中有:“大蒜辛温,化肉消谷。”《西游记》第七十七回 群魔欺本性 一体拜真如:“将有三更尽时,只闻得老魔发放道:手下的,我等用计劳形,拿了唐僧四众,又因相送辛苦,四昼夜未曾得睡。今已捆在笼里,料应难脱,汝等用心看守,着十个小妖轮流烧火,让我们退宫,略略安寝。到五更天色将明,必然烂了,可安排下蒜泥盐醋,请我们起来,空心受用。”吃蒜的风俗已由民间传播到魔界,就连妖怪们吃唐僧肉,也要用蒜泥佐料蘸着吃。

大蒜不仅是用来食用的,还能激发人们造型艺术的灵感。第二十四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行者四下里观看,看有甚么金击子,但只见窗棂上挂着一条赤金,有二尺长短,有指头粗细;底下是一个蒜疙疸的头子。”金击子是仙童采摘人参果的专业工具,这样的宝贝造型当然是精美绝伦,它的把柄设计成蒜疙瘩头造型,如此看来蒜头造型在明代工艺品造型中,应该是非常流行的元素。看过一些文物照片,元明清时代, 许多蒜头形状瓷器金银器的造型开始流行,造型非常精美,世称“蒜型瓶”。

1233.gif

蒜臼子,是老百姓厨房里必备的神器,用它把大蒜捣碎成蒜泥,方便快捷,现在依然是老百姓常用的食材加工方法。捣蒜时的动作都不陌生,讲究连续快速,要保持一定的频率。第三十九回 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间生:“那魔王被八戒沙僧使钉钯宝杖左右攻住了,行者笑道:我要再去,当面打他,他却有些怕我,只恐他又走了。等我老孙跳高些,与他个捣蒜打,结果了他罢。”孙猴子模仿人的捣蒜动作,发明了一套猴拳打法,叫“捣蒜打”。用“捣蒜”一词,修饰形容“打”字,把老孙的这套猴拳动作,描写得生动有趣。

4.gif

《红楼梦》:大观园里小厮们磕头如捣蒜

清代人认为大蒜“可以延年却疾”。有个翰林学士,特喜欢吃大蒜,连烹茶煮药,都要加大蒜,人送外号“蒜学士”。不论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已很难离开大蒜。《红楼梦》里刘姥姥是庄户人,进大观园陪红楼小姐们玩行牌令游戏,开口就是 一个萝蔔一头蒜

433.gif

第七十一回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 鸳鸯女无意遇鸳鸯:“司棋又回头悄道:你不用藏着,姐姐已看见了,快出来磕头。那小厮听了,只得也从树后爬出来,磕头如捣蒜”讲的是,丫鬟司棋与小厮在园子里偷情,被鸳鸯撞见。小厮磕头如捣蒜哀求鸳鸯放他俩一马。“磕头如捣蒜形容磕头的频率速度非常快,如捣蒜动作一般,比喻绝妙,善于从生活中提炼词语,显得非常生动形象。在另一本名著《金瓶梅词话》中,也有“磕头如捣蒜”的描写。如此看来,“捣蒜式”磕头方式在清代还是比较流行的。

02253.gif

记得艺人周立波说过一句话:“喝咖啡的,和吃大蒜的怎么能一样呢?”,言语中充满着对大蒜的歧视。书香蒜味,喝着咖啡读着四大名著,寻找书中的“蒜”味,难道不是一件雅事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37607-1142321.html

上一篇:答刘新建博主:为什么总是要创新药?
下一篇:一头蒜的艺术范(1)
收藏 IP: 112.40.21.*| 热度|

18 陈楷翰 宁利中 刘全慧 张忆文 朱晓刚 许培扬 李学宽 杨正瓴 何海 李泳 刘立 信忠保 冯大诚 张晓良 鲍海飞 张珑 liyou1983 ljx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1: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