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某教授对“中国式科研”的酒后真言 精选

已有 41726 次阅读 2018-9-2 10:30 |个人分类:建言献策|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中国式科研, 真言

 

前天下午,在杭州某知名大学工作的某教授打电话给我,说他来京参会,晚上想和我见面聊聊。于是乎,在中华民族园附近某饭店,我定了个小包间,把酒聊天。

这位教授为“海龟”,科研做得好,有原创性工作,回国前发表过几篇NS论文,酒量也不错,对“中国式科研”有相当透彻的洞察,和我谈得来,是要好的朋友。在酒过N巡,菜过M味后,教授打开了话匣子,我也不时“见缝插针”充当“记者”角色,以下为对话节选(大意)。

我说“若给我国有一定基础的科研单位提供足够的经费、足够的高大上仪器、足够的发展空间,能做出来什么?”

他答曰“我国不少单位和科研人员,已不次于‘土豪’啦,但已习惯了‘跟班’式科研,当习惯成自然时,要想扭转,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到的。更可怕的是,我国学界浮躁风蔓延,功利心严重,为争抢‘帽子’急功近利甚至铤而走险,几乎丧失了科学精神。除此,我国学界还普遍缺乏科学鉴赏力,缺乏伯乐,缺乏自信,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习惯于唯洋人马首是瞻,真正的人才基本上被‘黑暗’吞噬了,屠呦呦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若她没拿到NB奖,谁知道她是谁?还有,我国的科研人员,在长期的惰性环境熏陶下,大都缺乏深邃的逻辑抽象思维能力,以惯性思维为主导,少见天马行空式思维带来的‘神来之笔’,导致难以凝练出关键科学问题,这对重要原创是绊脚石。试想,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使人财物方面都绰绰有余,但缺创新土壤,缺创新思想,缺舍我其谁之创新志气与勇气,缺十年磨一剑之毅力,能做出有重要影响力的原创成果吗?”

我又谈到“我国科研人员众多,拼SCI论文数量有优势,至于论文引用率,凭‘中国式的聪明’,任何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但无奈水军和水货太多,发表的论文过一段时间连自己都不想看。如果把现在的人员压缩一半,可能对论文数量有影响,但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会有什么程度的影响呢?”

他答曰“你太客气啦,科研突破通常不需要‘人海战术’,而需要精兵强将,即使把目前的科研人员砍掉90%,对科技发展的影响也微乎其微,众多水军们的所谓成果可有可无,几乎不会在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知识库中,添加有价值的贡献。目前,我国真正不为名不为利、静心攻坚克难、有超凡创新能力的科研人员很少,但这些人像当年的屠呦呦一样,被打入‘冷宫’无人理睬,挣扎在贫困潦倒的边缘。然而,这些人是我国引领性原创的‘千里马’,当其中某些人一旦有了重要突破,那么贡献和影响就了不得,若把有限的财力和物力集中到这些有原创能力的人手中,该是什么景象呢?这不用我多说了吧。”

我回应道“言之有理,判断某项研究是否为原创的一个简易原则,是看其是否具有可替代性,谁都能做的一般不为原创,世界上只有一个人能做出来的肯定为原创。不过,若让这么多的人下岗,该如何安置呢?”

他没有马上作答,吃了几粒花生米,慢吞吞说“发动群众想办法吧。”

 聊到这里,我俩哈哈大笑。把酒倒满杯,一饮而尽。从饭店出来,仰望星空,尽管天上飘着乌云,但星星依稀可见,有其点灯,或可让“中国式科研”找到正确的前进路径。

相关:

[转载]跟班式科研,误己误国——某国立研究所所长的自白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087774.html

科学鉴赏力的软肋,制约着我国原创性科学的发展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087056.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132323.html

上一篇:如何凝练具体的关键科学问题?
下一篇:简评2018年伽师中强震群与1997-1998年伽师强震群
收藏 IP: 103.77.56.*| 热度|

145 孙志鸿 梁光河 黄仁勇 王媛媛 张国宏 刁承泰 王毅翔 王庆浩 潘学峰 刘立 徐绍辉 王从彦 孟佳 冯向军 高友鹤 季丹 刘锋 李毅伟 吴斌 李东风 杨正瓴 鲍鹏 李文靖 檀成龙 吴晓娲 文克玲 赫荣乔 崔锦华 胡文兵 张成岗 徐满才 董健 杨学祥 范振英 刘铁 李剑超 彭真明 陈楷翰 刘山亮 刘建彬 刘建兴 喻海良 陈飞 张鹏 郭新磊 吕健 吴嗣泽 任磊 张文超 张一新 范会勇 代恒伟 汪晓军 杨小军 李兆良 陈精明 孙学军 杨顺楷 焦飞 冯玉磊 黄洪林 黄永义 李恒德 熊建华 潘碧峰 张小元 于雷 李伟 杨冬 熊玉兵 陈南晖 严鹏 鲍海飞 张学文 常树建 郭景涛 刘琪 李望云 吕洪波 黄志涵 武夷山 李培 陈贤泽 李学宽 靳强 汤茂林 赵杰 余洪波 王德龙 范文来 范杰 代保湖 刘玉仙 唐小卿 晏成和 高峡 李建国 吴明火 李斌 江克柱 胡晓攀 武伟伟 张骥 陈理 李永振 李志俊 刘浔江 马志超 韩玉芬 刘振斌 王启云 黄荣彬 李楠 张志镇 杨建设 洪枫 许方杰 蒋永华 张鹰 章明锋 段法兵 何金华 钟定胜 张大猷 谭铎平 吴国林 李亮 吴晔 刘俊华 史长智 王洪吉 鲁学星 王满喜 穆齐锋 章仕灵 王枫 杨金波 简小庆 傅晓明 朱林 李坤 liyou1983 shenlu zjzhaokeqin Hyq18936853798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9: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