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时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onbin 自我营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学术生态系统

博文

在主动阅读中缝合自己的海量碎片化知识 精选

已有 16913 次阅读 2017-2-14 16:52 |个人分类:一孔之见|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碎片化知识

我们的时代进步很快,大家在享受这个时代为我们带来方方面面福利的同时,也在不断质疑时代为我们的生活所带来的林林总总的“弊端”。有时候,换一个角度来问自己:我们究竟在质疑什么,在吐槽什么——其实不就是挑战传统模式的变革么?其中,知识的碎片化就是一个关注率极高的话题。不管是谁,也许都在这个问题上达成了共识:长期接受碎片知识,会让一个人的思维变得狭隘,难以进行复杂的思考,因而是有害的。

网上有段文字,似乎很好地诠释了其弊端形成的理由。知识由两部分组成:接受的事实或观念,可看成一个个点;连接这些点的线,也就是联系,它们共同构成的复杂网络,就是我们的知识结构。事实决定了一个人的知识广度,联系决定了其知识深度。有了联系的能力,如果只知道 ABC,也可以根据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推导出 DE,甚至是 F,这个过程就叫做思考。但是,如果不了解这个内在逻辑,即使你知道了ABCDE各片段,也难于得到F,因为简单将ABCDE放在一起,只是在扩充事实,而不是增加联系。

为什么会产生这个变化?也许回顾一下历史,会有所帮助。在文字还没有产生的时代,信息是通过语言而传递的,各种秩序、经验和智慧只能依靠口口相传。文字产生后,信息可以被记录下来,跨越更广的时空进行传递,但仍然非常有限。随着活字印刷术的使用,文字全面取代语言,提升到了文化的中心位置,成为最重要的信息载体,大规模图书的印刷,将前人的智慧凝结到书本之中,成为后人继续向高处攀爬的基础。现在,信息从书籍上迁移全球超过50亿张的数字屏幕上,包括电视、电影、电脑、平板和手机,甚至是手表,还有正在到来的VR眼镜。凯文凯利在《必然》一书中将其定义为屏读(Screening)。的确,不知不觉中,屏幕近乎成为大多数人获取信息最重要的方式,我们对屏读生活不仅习以为常而且根本无法离开了。

如果我们理解屏读只是一种阅读方式的改变,那就太小看它了。潜移默化中,我们的阅读文化和对待文字的态度也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在这个屏读时代,每个阅读者自己也可以是媒体,都可以为流动的屏幕添加或修改任何内容,可以一条微博、一篇断章取义的文字、一张随手拍摄的照片、一段一时兴起的的评论......,似乎没有什么规范和标准,随手抓来的新闻就可以转发,这里的真相缺乏权威来源,只是各用户贡献的碎片拼接出来的。相应地,阅读文化中读者曾经所崇尚书籍的经典逻辑已不复存在,也逐渐无视了凝结在书本中的权威,更不可能对其报以敬畏之心。

这个时候,习惯以书本阅读为主的老一代,与拥抱这个时代最新科技产品的屏读者,总是在爆发冲突。老人经常会说:你们天天玩电脑,看手机,多浪费时间呀!有时间看看书、写写字,出来陪我们聊聊天,看看新闻联播不是更好吗?老人们担心,年轻人花在阅读上的时间越来越少,长此以往,阅读和写作岂不是要彻底终结?然而,事实告诉我们,这个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屏读正在引发新的写作热潮,人们只是从在纸上写字搬到了在屏幕上写字,所有的网页都需要人来写作。截止到2015年,互联网上的页面总数已超过60万亿,而且该数字每天还以数十亿的速度增长;互联网用户每天发布8000万条博客,5亿条段子。随着屏幕数量的增加,我们日常的写作/阅读密度和总量,都比父代祖代曾经的“白天看报纸,晚上看电视”时代不知道要高多少倍。

也许,你从我的口气已经看出,我是乐意看到这样时代的来临的,而且还热切拥抱,这应该归为如下的原因。从长尾理论来看,传统意义上的主流知识是一个坚硬的头部,而现代海量的、零散的、无序的碎片化知识则形成了一条长而细的尾巴,碎片化是受众追求自我、追求个性的必然结果。这种追求其实并非是现代特有的,人类的创造性,正是对“个性化”追求中锻造出来的。将长尾上的个性化需求累加起来,就会形成比主流知识还要大的创新驱动力。另外,碎片化知识的阅读,也是充分利用了碎片化时间——而这些时间在曾经的时代,什么也没有做。

我们在阅读一些科学家的故事的时候,总觉得那个时代的人太厉害了。比如,亚里士多德被称为是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和法律;牛顿在力学上提出了牛顿运动定律,在光学上发明了反射望远镜和颜色理论,在数学上发展了微积分、证明了广义二项式定理,在经济学上提出金本位制度。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那真是一个知识全面融合的时代,在他们的心目中,根本就没有我们现在的语文、数学、科学、艺术、工程、管理、法政、经济等等各式各样的分科。

也就是说,很久以来,随着各分科的不断专业化,知识的碎片化就开始产生,我们甚至将各专业的知识进行提炼,美其名曰系统化。之所以现在对这个问题特别关注,是因为随着知识大爆炸时代的来临,我们的专业分科越来越细,各分科的内容越来越多,总体性知识已被解构,一个人要掌握两门以上的专业知识,已经显得极为困难,更谈不上对世界的整体性理解了。多亏有了信息时代的跟随,一方面让我们有机会通过碎片化信息来了解其他学科的认识,另一方面有可能通过更加简单的方式,重构已被解构的总体性认识。正如网上对“碎片信息”的定义:为了达到易于习得的目的,通常会显著降低认知成本,最明显的方式就是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碎片化知识通过连续的新鲜内容,不断刺激你的大脑,让你始终处于“又知道了新东西”的喜悦中,从而难以自拔。其实,我丝毫没有看出这有什么不好。如果我们都是通过“知道新东西”的喜悦和刺激来了解其他学科,重构我们个性化的知识体系,何乐而不为呢?

诚然,长期接受碎片信息,也许思考能力并没有提升,网络并没有扩大,甚至是有害的,因为他已经习惯了用孤立的知识点去看待问题,习惯了浅层思维,难以对事物进行深入剖析,长此以往将有可能弱化他对于复杂事物的思考能力。为了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在学习中,就应该将被动推送的碎片化知识,主动选择并缝合到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扩展自己的知识网络,并逐渐成为我们思维的一部分。学习知识应该为自己所用,而不是让自己去迁就知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利用海量知识,追求更高层次的个性化,提高并发挥我们认知世界的独特魅力。

海量碎片化知识,是这个时代馈赠给我们最伟大的礼物,我们不能无视其存在,更不应该主动放弃,否则就是放弃这个时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02444-1033619.html

上一篇:创新远离墨守成规,也拒接冒险
下一篇:碳并非人类的宿敌
收藏 IP: 202.120.232.*| 热度|

63 吕喆 谢平 张晓良 姬扬 李健 武夷山 马志超 张波 曾杰 李曙 陈楷翰 喻海良 张世成 牛登科 LetPub编辑 王飞 吴斌 迟延崑 蒋力 韦玉程 罗汉江 章成志 李久煊 李晓瑜 胡涛 张海权 袁圳伟 翟文宝 张磊 张骥 应行仁 肖可青 郑永军 宁利中 张忆文 龙良鲲 张克明 孙颉 杨正瓴 吕洪波 任磊 黄育和 康建 彭思龙 杨辉 王嘉文 柴栋梁 陈南晖 梁洪泽 白龙亮 强涛 李世玉 彭真明 蔡庆华 zjzhaokeqin aliala willchan xlsd loyalSciencefan icecreamer ddsers yangb919 wenn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2: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