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xi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yxiao

博文

关于函数逼近的思考

已有 5290 次阅读 2016-9-1 11:2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误差, 函数逼近

最近在做一个关于函数逼近相关的课题,于是把我的理解顺便作为笔记,写上博客,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思考。


首先,我们要清楚,函数逼近主要干的事情是什么?

就是:在选定的一类函数中寻找某个函数F,或者某一簇函数{F_i},使它在一定的意义下对已知函数G,作出近似表示,并且求出F,或者{F_i}表示G产生的误差。


那么这里的具体问题是那些呢?

就是:首先,F或者{F_i},怎么去寻找?有什么样的法则,原则,和方法?  其次怎么定义“近似”?在离散情况下的欧氏距离,还是连续条件下的某种逼近原则?  最后,误差计算的方式和方法,计算公式或者计算思路是什么?有什么不同,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什么样的误差最合适?所以,总而言之,要是专门研究函数逼近,问题是非常丰富的,提法也是极具挑战富有多样性的,内容十分丰富。


首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就是选择逼近函数问题,给定函数G(x),用来逼近G(x)的函数一般(这里我只是说一般,但是很多高手,包括那些已经被时间干掉的大神们,如切比雪夫,勒让德等,当时选择的就是自己构造的“秘密武器”)要在某个较简单的函数类中找,这种函数类叫做逼近函数类。

举例:我们在有限维条件下,思考傅里叶变换,其实就是一个函数逼近的思想,傅里叶变化的定义是这样的:任何连续测量的时序或信号,都可以表示为不同频率的正弦波信号的无限叠加!这里的无限叠加只是数学家的一种思维方式,从真实的数值和计算机计算来说,从没有无线叠加一说,所以我们“人类”考虑的,一般为有限维,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傅里叶变换的思想,转化成:任何连续测量的时序或信号,都可以逼近地表示为不同频率的正弦波信号的有限叠加!

用公式表示一下就是:

当然这里的n就是有限维具体表现了。

逼近函数类有很多很多,毕竟宇宙这么大,想寻找毕竟函数这样的东西还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寻找到合适的逼近函数集,是非常难得的!在一个逼近问题中选择什么样的函数类作逼近函数类,这要取决于被逼近函数本身的特点,也和逼近问题的条件、要求等因素有关。这里举几个在课本中当作模板用的几个函数集。

多项式:我们可以想象,在多项式的逼近中,可以用到泰勒大神提供给我们的定理:泰勒展开!非常美妙的发明!!!其实是发现,但在当时,无异于一场血雨腥风似的革命了。

切比雪夫:不说了,课本上都讲烂掉了,但是这个人会在函数逼近这条路陪伴你很久!

其他如由代数多项式的比构成的有理分式集,由正交函数系的线性组合构成的(维数固定的)线性集,按照一定条件定义的样条函数集等也都是很有用的逼近函数类。


然后就是“逼近”方法:给定G并且选定了逼近函数类之后,如何在逼近函数类中确定作为G的近似表示函数f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插值就是用以确定逼近函数的一种常见方法。所谓插值就是要在逼近函数类中找一个f(x),使它在一些预先指定的点上和g(x)有相同的值,或者更一般地要求g(x)和ƒ(x)在这些指定点上某阶导数都有相同的值。至于为什么,可以理解为,他的一种匹配条件吧,在大肆寻找对象的同时,设立一些条件来过滤一些磕碜的个体,也是非常必要的。那么至于这么去选取这种“匹配条件”,可以依靠先辈们提出的种种原则,或者是自己设立一个“关卡”,来寻找逼近的最佳思路。

在各种逼近问题中,线性算子也是广泛应用的一大类逼近工具。所谓线性算子是指某种逼近方法l,对于被逼近函数 ƒ、g,在逼近函数类中有l(ƒ)、l(g)近似表示它们,并且对于任意实数α、β都有l(αƒ+βg)=αl(ƒ)+βl(g)。线性算子逼近方法构造方便。

介绍完线性算子,还有非线性的,线性的,一次类推。也不必,因为很多情况下用不到。至少对我这种凡人来说。

接下来这里介绍几种的逼近方法: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π周期的连续函数f(x)的n 阶傅里叶部分和Sn(ƒ,x),它定义了一个由2π周期的连续函数集到n阶三角多项式集内的线性算子Sn。Sn(f,x)可以用来近似表示f(x)。

还有典型的切比雪夫的最佳逼近,属于比较简单的非线性逼近。


最后就是误差计算了,误差可以称为逼近度。为了衡量函数f对g的近似程度(逼近度),在逼近论中广泛应用抽象度量空间内的度量概念。对于在逼近问题中经常遇到的一些函数类,常用到的度量有很多种,比如定义在【α,b】上的全体连续函数C【α,b】中任何两个函数ƒ(x),g(x)的接近程度可以按照一定的误差范数公式来衡量,比如


那其实这个范数公式就是非常典型的“距离式”的计算思维了,在离散情况下,积分就是累加,逼近函数和被逼近函数在样本点的距离累加,当然的p是在一个维度上计算距离,欧氏距离等等。但是这并不是唯一的标准,聪明的读者也许会更聪明的误差计算,或者思路,引导最好的函数逼近效果。达到人生巅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99739-1000115.html

上一篇:关于KKT条件的若干理解
收藏 IP: 183.195.251.*| 热度|

1 杨正瓴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2: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