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通洲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ngzhujushi 《装备环境工程》编辑

博文

科学研究的计划性

已有 3890 次阅读 2009-4-29 16:14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研的定义应该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无论对于这个未知世界是一无所知还是所谓的初步了解。既然是这样,就不能通过对研究过程的限定来进行考核。因为只要存在探索,则必然存在偶然性。存在偶然性的结果就必然会导致不能按计划完成:一种结果是,没有完成计划所规定的任务;一种结果是,超额完成了计划当中的任务。现行考核就是对于未能完成计划的处罚,而对于超额完成则成为科研人员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情,至少在某些人的眼里是这样一种情况。
           实事求是的说,计划应该是,科研过程中的一个为保证科研成功而有效的科学的合理的对方案进行实施的依据,而不应该成为考核的最终依据。
           是科研就有偶然性,就有不确定性。强调计划不是考核的最终依据,并不是否定计划的重要性。科研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实践,而且是一种最为重要的社会实践,小到关系一个工厂技术的储备、效益的大小、竞争力的强弱;大到关系一个国家的未来,民族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因此,科研本身的实践管理自然及涉及到计划性。有所不同的是这里提到的计划仅仅是科研过程实施步骤的依据,是规划,是一个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规划,而不是作为考核某一特定时期是否按计划完成的结果的依据。也不是考核某次研究的过程是否成功的依据。一句最实际的话,同时也是最简单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检验某次科研是否成败,科研成果是否有用,关键是看该成果能否带来实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作为工厂实际直接对市场的科研更应该是如此。而不是考察某段时间内是否按计划地完成来判断某次科研是否的成功。如果按计划按部就班自然不会有出格的事情发生,但是这是完全以一种必然性的眼光来看待科研,否认了科研过程中所出现的偶然性的问题,无疑是对科研人员本身的一种藐视。既然一切都是在意料中发生的,那谈论创新还有什么样的价值?那就只是改造旧的东西或者说现存的设备工艺就可以了。况且改造也不可能是最简单地,传统定义上的手动改自动、自动改手动的循环,而是对某一事物具有深刻认识的前提下以提高某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增大安全保障系数、加强科学管理的一次生产和管理的各个方面的提高。设定阶段性的考核本来是无可厚非,从量变到质变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逐渐的量变和阶段性的质变目的都是为了最后有一个质的飞跃,即最终能够创新出一个科研成果以达到最初设置该研究项目的。关键问题是制订计划的人也并不能完全预测到该计划的连续进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且在科研过程中谁也不能保证科研的目标是一成不变的,它应该不断的修正这个目标。调整实现该目标的方法,以期最终能达到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6298-228934.html


下一篇:西江月---郊游
收藏 IP: .*| 热度|

2 唐小卿 左正伟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8: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