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基础研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eneculture 语言理解&知识表达

博文

“与其说字本位不如说言本位” 邹晓辉,邹顺鹏

已有 1946 次阅读 2018-6-6 11:57 |个人分类:学术研究|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与其说字本位不如说言本位”

邹晓辉,邹顺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高等教育研究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100083

摘要:本文回顾了汉语研究的几次“本位”转换,认为这就是前辈在探寻汉语理论体系建构的逻辑起点。如果必须在字与词之间做出选择,那么,赵元任“字是中国人心目中的中心主题”的论断,以及徐通锵“‘词’不能代表‘字’而成为汉语的一种基本结构单位”的论断,都选择了字。而之前,其他人分别选择了词(马建忠1898)、句(黎锦熙1924)、词组(朱德熙1982)。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赵、徐两位语言学教授都不懂字和词的常识性义项吗?显然不是。他们是根据学术直觉作出上述断言的。有没有可支持他们这种学术直觉背后的学术性义项呢?这是笔者提出的问题和思考。本文从宏观的类与微观的例两个层面多个角度,分析了字与词的学术性义项,发现常识性义项往往是造成非学术性争议的起因。本研究采用史论结合形式和学术分类方法,通过对“语”与“字”两个亚系统的二八分类,凸显了音节、字、言“迭交”的特点,得出了“汉语就是组字成语的典例系统”的论断。陆俭明、冯志伟都说如果字本位换成语素本位,也就不会有人再反对字本位了。因此,为避免字本位提法所引起的非学术之争,与其说字不如说言是汉语的基本结构单位,从而便于我们集中精力论述字素关系(周上之)、字词关系(潘文国)、字语关系即言和语的关系(邹晓辉)几组术语及其关系(这是字本位内部尝试统一认识的努力之一)。

关键词:普通语言学、形式信息学、汉语形式化、汉语研究的逻辑起点、字本位、言本位

2009-12(上海:第一届汉语独特性理论与教学国际研讨会 论文集:

2013-1-1北大出版社:世纪对话:汉语字本位与词本位的多角度研究 平装)

http://m.blog.sina.com.cn/s/blog_65197d930102vy8k.htm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4143-1117684.html

上一篇:机器学习:人类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的延伸
下一篇:拂晓(灵感记录+回顾展望)
收藏 IP: 117.136.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20: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