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B1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TB11

博文

博士后都去哪了 精选

已有 14468 次阅读 2018-2-1 11:4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前几天Nature biotechnology发表了一篇有趣的文章,题目是“Visualizing detailed postdoctoralemployment trends using a new career outcome taxonomy”。直白的翻译过来,应该叫博士后都去哪了。我自己身为博士后大军的一员,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这也是我看到的第一个针对博士后职业发展的研究,所以在这里大概介绍一下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的作者来自美国国立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NIEHS)职业发展办公室和生物统计部门。作者从研究机构网站和社交平台上搜集了NIEHS从2000到2014年间几乎所有的在岗博士后的信息,并对这些博士后之后的职业发展,工作地点和工作部门等信息进行了统计。

地理因素

在统计的所有博士后中,美国和国际学者大概是一半一半(51%vs49%)。91%的美国博后留在美国,但国际博后只有45%留在美国。在不同国家之间这种趋势也有所不同。中国或者印度的博后有三分之二留在美国,而日本和韩国的博后只有五分之一会留下。而欧洲博后的归国比例大概在一半左右。留在美国的博后中,有三分之一工作在北卡罗来纳州,也就是NIEHS的所在地。

职业发展

在职业发展方面,约半数的博后在学术领域工作,27%在公司工作,15%在政府部门,另有4%的博后工作在非盈利组织。在工作类型方面,37%的博后在专业职员岗位(professional staff),30%进入tenuare track职位(一般是助理教授)。13%的博后进入管理部门,另外分别有6%的博后进入非tenure-track的教师岗位和进行下一轮博后。在工作内容方面,70%的博后之后仍会从事研究类型的工作,其中31%偏重基础研究,23%偏重应用研究,7%是临床研究,另有3%进行计算工作。这几个分类也有一些有趣的依赖关系,具体可以参考原文。这里仅举一个例子,就是多数进入学界的博后,走的都是tenure-track。而走这个路径的多数是做基础研究。

职业发展的区别

美国博后和国际博后在职业发展上也有很多不同。这里只说几个有统计差异的情况。首先美国博后在政府部门和公司工作的比例都是国际博后的两倍左右。但国际博后有61.5%进入学界工作,而美国博后的比例只有36.9%。在工作类型上,走tenure-track路径的国际博后也要显著多于美国博后(39.9% vs 21.1%)。在研究领域方面,几个大的门类中,从事基础研究的国际博后占40.8%而美国博后占20.9%。从事应用研究的国际博后为17.9%,少于美国的28.6%。

国家和性别的影响

这是另外一处比较有趣的地方。前五大博后来源是美国,中国,日本,韩国和印度。走tenure-track路径最多的是来自韩国和日本的博后,分别占各自总数的60%和56%。这点上中国的33%略大于美国的21%。在博后时长上,日韩去做faculty的博后平均都做了30到40个月,中国人做的更久一些,美国人做的最久,快到五十个月了。但是去专业职位的人群中,日韩两国的博后耗时要远多于其他三国。在性别因素上,日韩两国走tenure-track的博后男性居多。在专业职位中,美国和印度人多是女性,其他三国男性偏多或男女较为均衡。而进入管理部门的,基本只有中美印了。

Tenure-track比例

最后一条是博士学位领域和找工作的关系。Tenure-track比例最高的是生物统计和计算生物学,达到了56%。其次是流行病学的48%和病理学的38%,化学表现也不错,也是38%。生物学居中,为31%。表现不太好的是微生物学的22%,细胞生物学23%,以及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分子生物学的24%。

所以最后一个结论是,如果你在美国干的是计算生物学或者生物统计,那还过得去。如果干的是分子生物或者微生物,还是该多想想职业发展了。



Reference:

[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bt.4059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27304-1097966.html

上一篇:量子芝诺效应的一个理解
下一篇:哈佛的亚裔录取,如何从近半跌落到两成
收藏 IP: 18.189.72.*| 热度|

10 刘立 文克玲 张莹 郭文炎 张北 蒋国华 宁利中 余国志 陆泽橼 彭真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1: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