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spub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anspub

博文

Open Access 什么是开源期刊?开源期刊的历史?开源期刊的好处

已有 24136 次阅读 2013-4-1 17:05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期刊, 开源

开源期刊,又叫“开放存取”简称OA(Open Access)。是指将学术信息资源放到互联网上,任何人可以免费获得,而不需考虑版权或注册的限制


什么是开源期刊

[1]开源期刊,又叫“开放存取”简称OA(Open Access)。是指将学术信息资源放到互联网上,任何人可以免费获得,而不需考虑版权或注册的限制。

开源期刊即“开放存取”根据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的解释,是在基于订阅的传统出版模式以外的另一种选择。这样,通过新的数字技术和网络化通信,任何人都可以及时、免费、不受任何限制地通过网络获取各类文献,包括经过同行评议过的期刊文章、参考文献、技术报告、学位论文等全文信息,用于科研教育及其他活动。从而促进科学信息的广泛传播,学术信息的交流与出版,提升科学研究的共利用程度,保障科学信息的长期保存。这是一种新的学术信息交流的方法,作者提交作品不期望得到直接的金钱回报,而是提供这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公共网络上利用。

按照布达佩斯开放存取先导计划(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 BOAI) 中的定义,OA是指某文献在Internet公共领域里可以被免费获取,允许任何用户阅读、下载、拷贝、传递、打印、检索、超级链接该文献,并为之建立索引,用作软件的输入数据或其它任何合法用途。用户在使用该文献时不受财力、法律或技术的限制,而只需在存取时保持文献的完整性,对其复制和传递的唯一限制,或者说版权的唯一作用应是使作者有权控制其作品的完整性及作品被准确接受和引用。

开源期刊是一种免费的网络期刊,旨在使所有用户都可以通过因特网无限制地访问期刊论文全文。此种期刊一般采用作者付费出版、读者免费获得、无限制使用的运作模式,论文版权由作者保留。在论文质量控制方面,OA期刊与传统期刊类似,采用严格的同行评审制度。开源期刊不再利用版权限制获取和使用所发布的文献,而是利用版权和其他工具来确保文献可永久公开获取。

传统出版模型:科学家投稿(一般不支付审稿费)-->学术刊物(审稿、组织同行评议)-->出版、印刷、渠道-->读者(订阅)

开源期刊出版模型:科学家投稿(一般需支付审稿费)-->开源期刊(审稿、组织同行评议)-->网络传播-->读者(免费)

在传统出版模型中,出版商通过销售,用读者的订阅费来支付“审稿、组织同行评议”及“出版、印刷、渠道”等的成本,出版商可在此过程中赢利。而在开源期刊出版模型中,开源期刊向科学家收取审稿费,并同时接受国家及私人基金的赞助以维护“审稿、组织同行评议”及维护网络平台的费用,对读者则是完全免费开放的。开源期刊是典型的社会公共事业,是非赢利的,需要国家、社会向其注入资金。

ISI对开源期刊下了个简单的定义:任何经由同侪评论的电子期刊,以免费的方式提供读者或机构取用、下载、复制、列印、发行或检索文章。


开源期刊的历史

[2]Open Access,开放存取亦称开源期刊,简称OA。OA运动于20世纪90年代末在国际学术界、出版界、信息传播界和图书情报界大规模地兴起。1991年互联网上出现第一个OA知识库arXiv。其初衷是解决当前的“学术期刊出版危机”,推动科研成果利用因特网自由传播,促进学术信息的交流与出版,提升科学研究的公共利用程度,保障科学信息的长期保存。

2001年12月,开放协会研究所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召集了一次有关开放访问的国际研讨会,并起草和发表了“布达佩斯开放存取倡议”(BOAI)。BOAI对Open Access的定义为:开放存取文献是指Internet上公开出版的,允许任何用户对其全文进行阅读、下载、复制、传播、打印、检索或连接,允许爬行器对其编制索引,将其用作软件数据或用于其他任何合法

目的,除网络自身的访问限制外不存在任何经济、法律或技术方面的障碍的全文文献。开放访问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学术信息免费向公众开放,它打破了价格障碍;二是指学术信息的可获得性,它打破了使用权限障碍。

2003年,马普学会就发起了《科学与人文知识开放存取》的柏林宣言,旨在为公共财政支持的研究提供更多公开发表的机会。2007年12月31日马普学会(MPS,Max Planck Society)最终中止与施普林格(Springer Verlag)维持数年的协议。协商失败是因为双方没有就价格问题达成一致。马普学会副会长Kurt Mehlhorn表示“即使在最后一刻,施普林格出版集团也没有降低价格的意向,因此只能终止合同,别无他法。”

2003年8月牛津大学出版社期刊出版启动Oxford Open计划,这是部针对开源期刊出版模式的第一次尝试。他为作者提供了作者付费的开源出版方式,通过这一计划,牛津大学出版社同时兑现了其支持新的出版模式和采取负责的定价实践的承诺。目前该项目在下列领域的期刊中展开:生化核酸领域全部的开放获取;60种参与期刊的可选择的开放获取;《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期刊的全部开放获取;《DNA Research》期刊的全部开放获取。

2008年开始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NIH,世界上最大的单一民间科研基金获取处)就要求Open Access出版业。

2009美国的几所高校开始实行Open Access决议,目前通过该项决议的有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大学及斯坦福大学。

截至2010年,DOAJ(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开源期刊目录)共收录OA期刊4953种,其中2014种提供文章层次的浏览,共收录文章384945篇;在OpenDOAR(由英国的诺丁汉大学和瑞典的伦德大学图书馆于2005年2月共同创建的Open Access机构资源库、学科资源库目录检索系统)注册的OA仓库已达1620个。

2012年7月16日英国政府宣布从2013年开始,由纳税人资助的科研成果都会在网上免费公开,并且任何人都可以阅读和转发。


开源期刊的好[3]

Open Access政策的目标就是让更多的人能免费地获取科学和学术研究成果。作为替代仅限于少数人、有特许权和非常昂贵的系统,它将为每一个想学习的人打开学习的大门。哈佛大学图书馆馆长校罗伯特·多恩顿说,它将是挣脱商业出版束缚、走向免费学术资源的第一步,使得大家都能免费利用我们学校的知识库。

一、对读者而言

OA开源期刊使他们可以无障碍地访问研究所需文献,而不需受到所在图书馆经费的限制。OA开源期刊增强了读者的获取及检索能力。

二、对作者而言

OA开源期刊提供了比任何一个基于订阅的期刊更广泛的全球读者群,不论名望高低或热门程度,可以明显地提高论文的被引频次,扩大研究成果的可见性和影响力。

三、对教师和学生而言

OA 在关键资源的获取上对于穷人和富人是平等的,同时它消除了内容复制和分发的障碍。

四、对出版社而言

OA开源期刊使他们的文献更具可见性,可发现性,可获取性,更有帮助。如果期刊是 OA 的,那么他就可以利用其优秀的可见性吸引投稿和广告,当然还有读者和引用。如果是基于订阅的期刊能提供部分内容进行 OA(每期推荐文章,特定时段以前的文章,等等),同样可以增加可见性,并以此获取订阅之外的更多收获。如果期刊通过刊本存档来提供 OA,那对于作者,它会比那些不提供刊本存档 OA 的更有吸引力。

五、对图书馆而言

OA开源期刊解决了学术期刊的价格危机,也解决了我称之为“授权危机”的问题。OA开源期刊同时还以间接的方式服务于图书馆。图书馆员需要帮助用户找到需要的信息,由预算控制、规模有限的馆藏文献库不再是需要考虑的困难。图书馆员可以帮助教员增加读者及影响,亦帮助大学提升其学术工作。单纯的纸本期刊型式出版与典藏已逐渐减少,图书馆为节省经费,除了纸本与电子期刊绑在一起的限制采购外,多趋向电子化期刊的采购与典藏方式,既可方便读者远端连线使用,又可节省储存空间。免付费使用的电子期刊,相对地又在无形中帮图书馆省了一小笔的经费,但在作业上,图书馆馆员需费功夫整理与维护免费使用网站的连结,并关注新兴学科的相关资源。

六、对于大学而言

OA开源期刊增加了教员及研究工作的可见性,降低了在期刊上的花费,推动了知识共享。

七、对于社会而言

OA开源期刊使人民可以访问经同行评议的研究成果,这些内容通常不会出现在公共图书馆中;OA开源期刊使他人们可以访问那些他们已经以税收形式付过费用的研究成果。即使那些对于亲自阅读文献没有兴趣的人也能间接获益,因为研究者将会直接获益。OA开源期刊能加速的不仅是研究过程,更是技术转化的过程。新药,新技术,新的方法,以及更明智的决策将让每个人获益。

扩展阅读:

文章来源:搜搜百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96192-675911.html

上一篇:从论文大国到学术强国有多远?—访原武汉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
下一篇:白宫下达关于支持开源出版业的指令
收藏 IP: 113.57.162.*| 热度|

6 何学锋 魏青山 孙学军 罗春元 陈冬生 tsunami12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1: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