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学生告诉我有关三氧化二砷发现的历史在科学网的争论, 作为当事人, 我希望能将这段历史清晰的还原. 由于文献清楚, 事实真相皆有据可查, 不难辨别.
1971年3月, 哈医大一院韩太云药师(已故),根据荣秀成药师(原在黑龙江省医院,当时下放在林甸县)收集的民间验方:中药砒石(成份为三氧化二砷As2O3)和轻粉(成份为氯化亚汞HgCl)合用能治疗“瘰疬”和“毒瘤”,直接取化学试剂As2O3和HgCl研究制成合剂“癌灵1号注射液”,又称“713注射液”.
1972年,哈医大一院普通内科(普内)血液组(现在的血液内科前身)应用“癌灵1号”(As2O3+HgCl)于临床,但由于泛泛地用于各型白血病,显示的疗效并不明显,人们逐渐对“癌灵一号”丧失了信心。但值得提出的是,文革期间,临时到血液组工作的检验科生化室的金镇敬(不久,回检验科, 1990年左右调入血液内科工作)负责的农村患者董某(女),经癌灵1号和6-巯嘌呤等治疗病情不见好转或恶化后,中断治疗出院。一两年后,董某一切如常人,来院复查,又在中医科巩固维持治疗,结婚生子,长期存活26年以上。
随后一直到1985年, 哈医大一院中医科的张亭栋教授等使用“癌灵1号”(As2O3+HgCl)结合中医辨证治疗及化疗对多种白血病进行了治疗研究. 总体上完全缓解率较低 (见相关文献, 26%左右). 虽然指出“癌灵一号”之有效成分为三氧化二砷及对早幼粒型白血病效果最好, 但由于疗效较低, 该混合疗法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共识, 也不能得出癌灵1号是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特效药的结论.
1990年左右, 哈医大一院中医科副教授孙鸿德等在对长期存活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随访中得到宝贵的启示,总结了哈医大一院从1974年至 1985年以癌灵1号为主, 结合中医辨证论治, 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3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991年文章报道完全缓解率达59%, 1992年报道完全缓解率高达65.6%. (这两篇文章应为一篇文章, 但1992 的文章给了我启示, 因此我引用了1992的文章). 读完文章后, 几个问题浮现在我脑中, 是癌灵1号对早幼粒白血病有良好的作用, 还是中医中药与癌灵1号必须联合治疗? 如是癌灵1号的作用,是As2O3的作用还是Hgcl的作用? 为回答以上问题, 我查阅文献发现:
1、 中医方剂中君、臣、佐、使药物,无确切抗白血病的作用,因此中医药不是疗效的“主要功臣”;
2、砷(As2O3)具有“原浆毒”对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中毒时,骨髓中幼粒细胞增多(早幼粒进一步分化就是中幼粒,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发生机制①早幼粒细胞恶性增生;②早幼粒细胞不能分化成熟;③凋亡受阻使早幼粒细胞过多积聚),重者骨髓受到抑制。
3、氯化亚汞(Hgcl)还未观察到对白血病有治疗作用;
4、中药配伍歌诀“十八反”其中:“水银莫与砒霜见……”水银是汞与砒霜(As2O3)在一起可能会引起中毒,也可能会“相克”降低疗效。
基于上述文献资料,我们决定选择单一的三氧化二砷注射液(为了保密,最初常称“713”,有时习惯还用“癌灵1号”。)进行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及机制研究。很快, 就得到了令人振奋的结果. 后经大约三年临床试验, 我们的研究成果首见于1995年6月《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张鹏、王树叶,胡龙虎等.“713”(As2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17例临床观察与机制探讨.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1995,29(3):243
1995年8月哈医大一院中医科张亭栋,以张鹏等上述文章为依据在中国国家专利局申请专利.
1995年8月在中国国家专利局申请专利后,哈医大一院王桂照(院长),张亭栋与陈竺去美国专利局,又以张鹏等的上述文章为依据(参考文献),申请二氧化二砷发明专利。在美国申请的这项专利,由于专利申请人与关键文章作者不符
1995年9月,在第八届全国白血病会议(大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专题讨论中张鹏教授中心发言:“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临床及机制研究”。会上,马军和陈竺也作了发言。因为有日本、法国等国际学者到会,中华血液学分会李家增主任委员为保证我国As2O3治疗APL研究的领先地位,在会议期间召开了与会的中华血液学杂志编委会,研究决定将张鹏等关于“As2O3治疗APL临床及机理研究”一文提前于中华血液学杂志1996年第二期发表。请参见:
张鹏,王树叶,胡龙虎等.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72例.中华血液学杂志,1996,17(2):58-60.
1996年8月陈竺教授主持的上海瑞金医院、哈医大一院、哈尔滨市血研所及国外一些单位协作研究,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一步证实了As2O3具有诱导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NB4 细胞凋亡的作用,为As2O3治疗APL提供了分子生物学的依据。也增加了国际上对As2O3诱导凋亡研究的关注,并加速了国际上应用“肿瘤凋亡治疗学”治疗肿瘤的研究。请参见:
Chen GQ, Zhu J, Shi XG, et al. In vitro studies on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arsenic trioxide(As2O3)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of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 As2O3 induces NB4 cell apoptosis with downregulation of Bcl-2 expressiln and modulation of PML-RARα/PML proteins. Blood 1996;3:1052-61.
1998年, 在美国申请的三氧化二砷专利,由于专利申请人与关键文章作者不符, 专利申请被驳回.
1998年6月, 为取得美国的三氧化二砷专利, 哈医大一院院长王桂照要求我将As2O3发明权转让给他, 我没有同意. 事后, 我不得不提前退休. 后来我听说, 世界范围内的三氧化二砷专利被外国公司取得.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02: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