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新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enceNews 服务职业科学家的传媒

博文

鄱阳湖建坝:另一个三峡?

已有 4065 次阅读 2012-5-15 18:18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三峡, 鄱阳湖


今日湖中石,当年天上星。落星墩,鄱阳湖中曾经的小石岛下,粼粼的湖水已变成了风吹草低的绿色草原,别有一番风景。

2011汛期,这个中国第一大淡水湖,湖面因干旱骤减一半。

20122月,水利部批复了《鄱阳湖流域的综合治理规划》。

关于鄱阳湖是否建坝的争论再起。中国的长江之肾,已不可避免地卷入一场利益角逐之中。

坝还是闸?

2009年底,国务院通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至此,始自1980年的人力控湖进入了攻坚阶段。

鄱阳湖是长江之肾。它的水位高于长江,对长江江西段的河水起重要补给作用。因此,江西方面想在长江和鄱阳湖间建一个大坝,留住鄱阳湖水。  

正在规划中的鄱阳湖枢纽工程坝址就位于鄱阳湖入(长)江水道。这个总投资超过100亿元的工程,将控制鄱阳湖水系全部流域面积。

然而,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到现在还未被国家批准。

2009年,陈宜瑜、李文华和刘兴土等15名院士学者联名上书国务院,反对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认为如果鄱阳湖建坝的话,会在生态方面产生许多负面的影响,不仅影响下游大城市的供水安全,而且必然延长鄱阳湖换水周期,希望政府能给予研究。

他们认为,该枢纽主体结构本质上就是一座大坝。建坝后,鄱阳湖水域覆盖面积会发生显著变化,将引发湿地植被的根本变化。进而,影响生物食物链及栖息地环境。这其中,就包含濒危鸟类白鹤。

按照江西方面的说法,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设计思路已经由此前的调枯控洪改为调枯畅洪,将建改为建。江西省水利厅厅长孙晓山更是解释:没有大坝这一说,我们从来都叫闸。    

自三峡大坝肇始的争坝事件近年来频频见诸公共舆论空间,争议之声未平,鄱阳湖大坝再起波澜。

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晓鸿表示,三峡大坝工程对鄱阳湖影响巨大,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江湖格局” 

事实上,50年来,随着三峡大坝等的建立,长江干流和支流修建了近46000座水坝、7000多座涵闸,隔断了江湖联系,目前仅剩鄱阳湖、洞庭湖还与长江自然连通。

地质环保学者杨勇表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规划方案不断变化,从开始的灌溉、防洪、发电、航运功能到取消发电等就是证明。而到底有没有发电功能,最后方案没有公开,暂时难以作出评价。但从经济回报上看似并不合理——政府放弃了一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习惯性思维。

江西省副省长姚木根在今年人代会上如此表态:如果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能够获得国家批准并尽快建成,江西完全有信心、有能力保护好鄱阳湖生态环境,现在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从整体来看,工程已经势在必行。

鄱阳湖很渴?

近年,鄱阳湖水位下降严重,湖边大片的沼泽地已经干涸,河床变成了菜地。

相关资料显示,2000年以来,鄱阳湖连续出现历史罕见低水位,且枯水期提前、水位持续下降和持续时间不断延长。

对于鄱阳湖蓄水量减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所长王浩分析发现,鄱阳湖环湖区现状供水设施的供水能力,还不能满足湖区需水要求,仅工程性缺水率就达11%。另外,环湖区的年用水量还呈现明显增长之势。

事实上,造成目前蓄水量减少的原因很多,近年极端气候因素不容忽视。

而一些人为原因也应引起重视。如长江上游三峡等蓄水发电,干支流很多水电站和水库的蓄水,都会使得鄱阳湖枯水期和干旱季节入湖水量减少。此外,人口增加,周边地区房地产项目迅猛的发展,也导致用水量急剧增加。

 “解决缺水问题,要先解决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水资源开发和统一规划问题,再依据水资源功能和承载力的科学布局决定,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彻底改变现有的发展方式。王浩说。

不过2011年的雨季,连续的瓢泼大雨却更像是一个大玩笑。旱涝急转间,有人憧憬想泄洪就开闸,想蓄水就闭闸

建坝质疑

作为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天然的调节作用和独有的生态环境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关人士认为,建坝将引发诸多生态环境问题。

更多人担心,在鄱阳湖口建水利枢纽工程,会影响它的天然调节作用,威胁长江中下游防洪安全。每年7-9月,长江主汛来临时,鄱阳湖承担着长江蓄滞洪区的角色,接受上游来水倒灌,被称为长江的天然调节器

鄱阳湖水经湖口站出湖入江的年平均水量为1436亿立方米,入江水量占长江年径流量的15.5%。有人担心,鄱阳湖建水利枢纽工程将把湖水拦在湖内不入江,会改变江湖关系,影响长江下游的用水安全。

一些动物专家和环保主义者则忧心忡忡,鄱阳湖建水利枢纽工程会影响鄱阳湖湿地生态,影响鱼鸟生存。

毕竟,每年冬春季节,都有大量候鸟,从西伯利亚等地飞抵鄱阳湖越冬栖息。 

江豚的洄游要避开障碍物,捕食靠超声波追赶鱼群的习性。现在很多江豚都误入渔网,被淹死。现在白鳍豚、鰣鱼都已经功能性灭绝了,下一个可能是江豚。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姜家虎在谈及建坝时非常担忧。而且,现在的研究力度还不够,许多问题还没搞清楚,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

正因如此,很多专家提出,必须从全长江流域综合管理角度统筹考虑,审慎解决鄱阳湖建坝问题。

2009年,本刊记者曾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他对鄱阳湖建坝持否定态度,认为会影响鄱阳湖湿地生态,影响水生生物的栖息地。

2010119日,江西省委、省政府邀请曹文宣、李文华、刘兴土等院士领衔完成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的六大研究课题

耐人寻味的是,先前持否定态度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现在却支持建坝。他认为科学研究要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不要一味反对,要兼顾生态保护。

鄱阳湖冬季缺水是事实,工程在冬季蓄点水,对候鸟、江豚都有利。曹文宣说。

建还是不建,是个问题。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Normal0

(本刊记者 易蓉蓉 实习生 和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5876-571278.html

上一篇:扯淡的生物燃料
下一篇:内外兼修练就“生态拳” ——走进中科院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收藏 IP: 124.16.12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4: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