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dawni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dawning

博文

心平气和地读个大龄土博士 精选

已有 27158 次阅读 2017-2-9 00:04 |个人分类:成长心路|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心平气和地读个大龄土博士

李曙

   在写这篇博文前,我已在网上看到过多篇关于该不该读博士、读土博士值不值、年龄大了还要不要读博士的文章。科学网上就经常有这类讨论。我是在2014年秋天开始脱产读博的。读博之前在深圳一家企业工作过一年,在湖南西部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工作了三年。开始读博时我刚好满29岁。由于我本科和硕士都毕业于非985,211名校,而且自身条件也不好,当年决定读博时也就没想过出国读。于是,从20149月起我就成为了一名大龄土博士生(下文简称“大土博”)。

1 大土博面临的压力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大土博专指年龄较大(30岁左右)时开始在国内院校脱产读博的博士生。网上已经有多篇介绍这类博士生承受的压力的文章。这里我不做过多描述,仅介绍一些自己读博之后亲身感受过的压力。我面临的压力主要有经济压力、家庭压力、周边亲朋好友的压力。下面分别介绍:

经济压力是所有大土博都会遇到的。虽然近年来国家大幅提高了博士生的资助标准,但是处在这个阶段的博士生依然会有经济压力。以我就读的电子科技大学为例,学校给每位博士生的助学金是每月3120元,再加上导师每月提供的科研补助,在国内应该处于中上水平。可是,我们这些大土博正处在人生支出的高峰期。大多已成家、甚至有了孩子,另外还需要买房、购车,经济压力不小。

家庭也是一个重要的压力源。大土博一般都结婚不久,新家庭还处于磨合期。可是由于脱产读博的缘故,他们一年到头在家的日子很少。夫妻长时间不在一起易产生矛盾。当有了孩子以后,更是容易有矛盾。以我为例,20149月开始读博,次年孩子降生,一直到去年底我都大部分时间不在家。自从有了孩子后,我和妻子的吵架次数明显增多,我们有时候甚至都会怀疑对方还是结婚前那个人吗。幸运的是我们都从那段不愉快的时光中走了出来,孩子也在健康而快乐的成长。

周边亲朋好友的压力也会让人感觉不快。与我们相比,在我们父辈们年轻的年代,大学生很少,硕士、博士更是凤毛麟角。在长辈们的意识中,你三十出头了,硕士毕业多年了,现在还读博士了,就应该是个收入高或者有个一官半职的人。可事实并非如此,你的收入可能还没有隔壁老王家初中没毕业就出去打工的小王高。今年回家过年,就听父母说我同村的一个小学同学去年给她父亲很多钱盖楼房,房子盖得高端大气。每当被长辈问到收入情况时,心里总会有一丝不快。与老家那些大学毕业或初高中毕业就工作的目前收入高的同学比,也会得出“你混得不好!”的结论。

2 大土博的优势与机会

大土博相对于年轻博士生存在着不少劣势,这一点有很多人都谈到过,这里不再赘述。但他们也有一些优势与机会。以下我将从他们与没工作过的年轻博士生比较的优势和他们毕业后相对自身发展的机会两个方面来说明。

与没工作过的年轻博士生相比,大土博经历的事情多、有工作经验,这有助于大土博更轻松的理解相关概念和方法。而概念和方法正是一门知识的核心。也许大家有过这样的感觉,在你读大学时看到自己高中时的数学、物理课本,会感觉要比当年容易不少。一些以前很难理解的概念,现在好像很轻松就能掌握。有句话说地好“你现在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实际上,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不光会提升你的气质,也会改变你的大脑。

大土博读博的机会来之不易,他们会更珍视之。他们与年轻的博士生相比,更能感受到时间流逝之快。由于年龄和心态的缘故,重新踏入大学求学的大土博在校园里除了进入实验室没有太多其他选择。年轻的博士生们正处在人生最美好的年华,他们在校园中的选择很多。然而,选择多并非总是好事。近日吴军老师在“得到”App中开设的专栏《硅谷来信》中提到了这样一个现象:为什么印度人在美国乃至全世界跨国公司中担任高管的人比中国人多,甚至美国精英在企业里也竞争不过印度精英?吴老师给出的结论是:印度很穷,印度人到了美国后选择的机会很少,当得到一份工作后只好死心塌地经营好这份工作。久而久之,印度人就站到了很多跨国公司的顶端。从这个角度看,年龄大也许还是大土博的一个优势。

下面来谈谈大土博的机会。从自身发展来看,经过博士阶段的训练,会使你对某个方向有较深的理解并养成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你是一个真的对研究感兴趣的人,而且做着自己感兴趣的方向,那么即使是个大土博,也是一个幸福的大土博。读博对你而言就是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经常听到有人说“这么大把年纪了,还读博,值吗?”,“读博的机会成本太高了!”,“读博太浪时间了,还不如去多挣几年钱。”可如果真的是对研究感兴趣,真的要为拓展人类认知的新边疆做哪怕是一丁点的贡献,这几年时间又算什么呢?如果是这样,即使是浪费时间,也是将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

从外部环境来看,现在这个时代是一个知识变现较为便利的时代。长期以来,知识无用论在社会上都非常有市场。在我们的生活中似乎也是如此。一个国内毕业的博士,如果去高校就业。他的薪酬水平可能并不比一个没受过高等教育,在工地上打工的工人高,更可能比与他同龄的做生意的朋友少。一直以来高等教育行业都不直接创造价值,教师的工资由政府统一支付。但是,现在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国家相关部门已经正式发文,允许有精力和能力的老师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或创业。能灵活运用知识的人将可以直接创造价值了。他们的经济地位势必上升。他们不光受到国家政策支持,一些企业也开始向这些人抛出了橄榄枝。前几天,著名知识服务提供商罗辑思维的负责人罗胖就向全国高校的好老师发出了邀请信。罗胖提到:好老师的价值被低估了,他们的时代已经到来。

3 心平气和地做个大土博

作为一个大土博,我们面临诸多压力,与年轻博士生比存在明显的劣势。但是我们也该看到自己的优势与机会,并且心平气和的过好博士阶段。

心平气和是接受现状的表现。我们无力改变现状。我们不可能让自己年轻、我们不可能逃避这个阶段遇到的问题、不可能改变我们生活的这个大环境。我们只能从现状出发,不因自己年龄大、面临的问题多、大环境中的不美好因素多就去纠结、就去抱怨,而忘了自己为什么要读博。有段著名的祈祷词说得好,愿上帝赐我一颗平静的心,去接纳我所不能改变的事物;赐我无限勇气,去改变那有可能改变的东西;并且赐我智慧,去辨别这两者的差异。

心平气和是一种智慧。读博路上会遇到许多挫折与困难,如果我们沮丧、退缩,我们将无法成长。偶尔我们也会有取得成绩的时候,这时可以高兴一下,如果就此盲目自大也会陷入麻烦。我们是一群食人间烟火的凡夫俗子,也会被社会的金钱、权势、利益所吸引,会为自己不如别人“混得好”而失落、而抱怨、而心浮气躁。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要心平气和。我们应该知道那些心浮气躁、那些负面情绪都只有一个作用,那就是白白浪费我们宝贵的注意力,最后“然并卵”。

做到心平气和不容易。它需要强大的元认知能力,元认知能力的磨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元认知”即我们审视自身思想的能力。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在被负面情绪所控制。比如,我们抱怨导师提供的科研环境不好、抱怨学校的条件不好、抱怨亲人不理解自己。这时,如果我们能发现自己在抱怨,我们可能就不会去抱怨了,而去做自己该做的事。平时多用“元认知”能力审视自己的行为可以让我们心态趋于平和。

大土博们,既然我们选择了读博,那就心平气和地去读吧。读博是我们生命的一段历程,我们与其痛苦、抱怨、纠结、浮躁的去读,不如心态平和的去读。与其背着世俗成功的压力去读,不如以自身成长为目的去读。与其以满眼压力、劣势、困难的受害者模式去读,不如以处处充满自由、优势、机会的掌控者模式去读。

加油吧,大土博,在读博路上你并不孤独。

                                                                                                                                               2017年早春于吉首大学

相关博文:

【1】30岁后,值不值得去读博

【2】“读博≠赌博”之我见

【3】读博,你后悔了吗 中国博士生存群像谱

【4】我为何读博士?

【5】他当了10年文科教师 37岁考上物理学博士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39267-1032428.html

上一篇:回家过年感受到的家乡的变化
下一篇:我为什么要在科学网上写博客
收藏 IP: 211.143.22.*| 热度|

59 吕洪波 宁利中 郭战胜 张忆文 史晓雷 韩晓阳 罗汉江 黄仁勇 吉宗祥 彭真明 孔祥雄 胡荣桂 文克玲 李明阳 吕建晴 胡靖东 张海权 翟文宝 孔梅 周浙昆 杨金波 柴栋梁 姚宏伟 刘钢 刘全慧 张家峰 朱亮亮 黄永义 任文龙 杨艳明 徐耀 钱程 王春艳 陈德福 张建福 管延斌 迟延崑 尧中华 蒋新颖 刘圣林 杨绪洪 杨顺楷 苏光松 李俊彬 郝红艳 杨森 王林平 信忠保 qinghe118 blackrain007 xchen xlsd ericmapes UNCblue zhongmiaozhimen green8998 chenhuansheng Cellulosic wuxiangcha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7: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