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驿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老李 一个行走者的思想历程

博文

序:技术通过价值让存在绽放或者沉沦

已有 3364 次阅读 2015-5-22 12:34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技术通过价值让存在绽放或者沉沦

20天前,同事闫宏秀副教授来电话,嘱咐我为她即将出版的新书写一篇短序,当时欣然领命。这些年由于个人兴趣的转移以及精力有限等原因逐渐撤出技术哲学领域,但很多朋友都是做技术哲学研究的,再加上技术哲学也是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内一个很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因而,仍然会时常关注技术哲学的一些新问题、新进展,以此去了解朋友们都在做什么。抛开这些私人理由之外,回到公共领域,今天任何一个做哲学的人都无法不去关注技术,技术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存在方式、生活意义以及我们的心理偏好和认知模式,不论我们喜欢与否,技术以一种一往无前的力量把我们连根拔起,让我们成为没有根基的漂浮之物,我们用以证明自己存在的所有方式都被技术掌控,然后技术以隐而不显的方式让我们失去了独立的判断还有自由:要么跟随,要么被淘汰,别无选择。在今天已经容不得笛卡尔式的“我思故我在”的儒雅,在技术面前,决定你以什么方式存在的主宰是技术,那份淡定早已蜕变为急迫的:我技术故我在。思和诗已经被功利主义的技术无情放逐。

我曾幻想:如果有一天所有的电子设备都失灵了,我们会突然遭遇:医生不会看病了、教师不会讲课了、所有的人都将不知所措,那些曾经熟悉的人瞬间成为下落不明者,那一刻,我们会发现自己再也离不开技术,在技术面前我们会油然生发出羞愧感、也会无地自容。技术让人类曾引以为豪的在场感的意义荡然无存,技术革命带来的时空压缩效应,已然让所有存在者去接受缺席的命运。启蒙思想家卢梭在技术革命即将兴起之际曾喟叹:技术是促成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如今,不管我们遭遇了怎样的升腾与坠落,那些无可名状的焦虑与亢奋、希望与绝望,幸福与痛苦,这一切都是技术让存在者的存在或者绽放、或者沉沦,我们已经再也回不去了。

技术依赖的形成造就了存在者的存在被遗忘的命运,问题是我们为什么会对技术形成无法摆脱的依赖呢?这个秘密就存在于技术的展开之旅,人和世界的关系被彻底地改变了,技术通过价值选择开始介入存在者的意识,存在者根据技术与主体的密切程度来判定技术价值的大小,一旦形成对技术的认知模式,存在的形态与生活习惯就被绑定在技术上,很难挣脱,由此生发出个体关于自由的亏损与盈余、幸福与痛苦的感受,那些无可名状的畏、忧、烦随附在技术上,不离不弃。当技术一次次冲破所有的伦理界限的时候,矛盾与纠结就成为自我认同危机的根源,对于技术的这种体认就衍生出乐观、悲观以及技术恐惧等问题。我们至今仍纠结于技术到底是让我们绽放还是沉沦的力量,在技术面前存在者的自由该以什么样式呈现,这些难以处理的问题都是作者试图给予解答的问题。

作者敏锐地把一个抽象的技术哲学问题聚焦于技术、技术过程、价值选择三者之间关系上,这是一个很漂亮的研究视角,由此,可以深入到存在者在技术时代的存在状况与拯救的可能性,虽然作者的某些观点我并不同意,但这不妨碍这条研究进路所预示的意义和价值。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说:语言与世界同构。在我看来:技术型塑与建构存在者存在的结构。相信这点是我们都能接受的。

闫宏秀博士这十年来一直潜心于技术哲学研究,已是国内有影响的青年技术哲学专家。在内心里我很羡慕那些能够多年如一日地坚守某个领域而不改初衷的学者,也许这样更符合专业精神。这本书里有很多漂亮的论证和作者最新的研究成果,其中有些是我不熟悉的,相信这种努力对于我国技术哲学研究的深入是有推动作用的。

此刻,黎明将至,不用刻意去寻找那些掩埋在书堆背后的代表技术成就的计时器械,我喜欢安静地等待鸟儿在黎明时的歌唱,重温那些久违了的从技术中抽离出来的原始感觉。

谨以此文,祝贺新书出版,是为序!

李侠 2015-5-22凌晨4:15于南方


说明:文中图片 ,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9-892279.html

上一篇:王续琨教授的《交叉科学结构论》
下一篇:全民娱乐
收藏 IP: 183.195.251.*| 热度|

5 马雷 刘淼 闫宏秀 张全成 clp28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6 03: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