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驿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老李 一个行走者的思想历程

博文

艺术让我们想起了什么?

已有 6007 次阅读 2011-9-6 15:08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艺术让我们想起了什么?

——关于心理内容表征问题的一些思考

上海交通大学 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 200240

摘要:艺术作为一种外在知觉刺激,唤醒了我们的情绪、感受,并由此形成意识,最后这种刺激进入到心理内容领域。由于心理内容可以分为两类,概念性的与非概念性的内容,艺术的巧妙之处在于它唤醒了对于非概念性内容的表征与再表征过程,由此可以发现人类认知过程中的诸多隐秘机制。

关键词:艺术;脑觉醒;心理内容;非概念化;表征

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识码:A

不论我们的性别、肤色、以及受教育程度如何不同,我们都会有一种或多种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比如音乐、美术或者小说等,一旦遇到经常会产生强烈的共鸣或者深受感染,内心波澜起伏,感觉那首音乐、油画或者文字正是为自己写的。也许我们根本就不认识那些创作出精彩作品的艺术家,但我们怎么又会强烈地感觉到那些艺术形式就是自己内心的真实表达呢?这是很值得深入挖掘的现象。换言之,我们为何会喜欢艺术?一种艺术形式在我们内心中唤醒了哪些心灵秘密?这就是本文要讨论的话题。本文主要想解决如下三个问题:首先,经验唤醒与心理内容的关系;其次,心理内容表征中的过滤与再表征问题;第三,艺术刺激与心理内容唤醒的机制。

心理内容的表征与过滤原则

人类的认知过程大致顺序是这样的:通过五种感觉器官获得外界的各种丰富感觉刺激,然后这些感觉刺激以心理内容的形式被存储,这些被存储的心理内容就是我们常说的记忆,其中有些内容由于得到某种强化就成为我们的经验,用于我们应对遭遇到的各种情境并做出快速的决策,其实,所谓的决策过程就是对这些心理内容进行计算以及语义赋值的过程,以此我们就形成了关于外在事物的认知过程。认知过程的最后完成还需要一个检验与确证的过程,这就是认识论中经常提到的真值条件问题,即一个经过心理计算与语义赋值的命题是否为真的问题。关于这个环节自古希腊以来人类已经形成了多种比较成熟的成真判断条件,如符合论、融贯论等。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要回到大脑中(也就是哲学传统中所谓的心-身问题中的心的部分),看看这些进入到大脑内的感觉刺激是如何最终形成一个具有真值条件的认知判断的。这个问题就是当下国际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心理内容的表征问题。

在分析心理内容之前,需要把心理表征过程做一点简单梳理,传统的认识论认为人的心灵像一面镜子,可以直接反映外在世界,近代以来的研究已经证明这种过于简单化的镜式哲学不能正确反映人类的认知过程,真实的人类认知过程要复杂得多。瑞士心理学家A.卡米洛夫-史密斯(Annette Karmiloff-Smith)在1992年出版的《超越模块性》一书中提出的表征重述理论(representational redescription)对于我们理解表征过程很有帮助。在她看来:“表征重述是心理中的内隐信息以后变成心理外显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先是在一个领域之内,然后有时在几个领域之间。……RR模型认为知识的表征和再表征至少有四个水平。分别是内隐(I)、外显1E1)、外显2E2)和外显3E3)。表征的这些不同形式并不构成与年龄相关的发展变化时期。它们是一个重复的循环中的部分,在各个不同的微领域内和在整个发展历程中一再发生。”【1】从卡米洛夫-史密斯的这个界定中,至少可以发现表征重述的两个基本含义:首先,感觉刺激以及经验的存在是有层次的;其次,感觉经验从内隐到外显是一个不断重复的循环过程。这种界定与皮亚杰的认识发展的阶段模型进行了有效地区分。在皮亚杰那里认知过程是不可逆的,换言之,每个阶段有自己的独特任务,以此形成特定的认知格局。那么,在史密斯那里,表征重述的各个阶段的划分很有意思,水平I表征是分类的,因此还不能形成领域内与领域间的表征联系。表征重述过程发生在E1E2E3层面,而E1的表征是水平I以程序方式编码的表征重新编码为一种新的压缩形式的结果,它的主要特点是减缩描述,它失去了以程序方式编码的信息的许多细节。在表达层面,只有在超过了E1的各个水平上,意识的通达和言语报告才有可能。具体来说,只有E2水平上表征可通达意识,但不能言语报告,在水平E3层面表征可通达语言,此时知识重新编码为跨系统的代码。这就是卡米洛夫-史密斯表征重述理论的主旨。回到本文的主题,我们可以做进一步的拓展:所有的感觉刺激最初都停留在水平I阶段,这是原始刺激,也是未来心理表征与计算的基础,它是按照功能分类的,这也就是美国哲学家福多(Jerry Fodor,1935-)在1983年提出心理模块假设的主要原因。这一阶段也是所有认识的起源阶段,关于这个阶段的存在状态,目前还存在很大的争议,不过结合目前的各门学科的研究进展,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在水平I阶段,各类感觉刺激以分类的形式存储,这种安排有利于心理计算速度的提高,也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按照福多的说法这个阶段的特点就是:“输入系统是范围特异性的。”【2】至此,我们不需要把上述两位学者的理论再做进一步的展开,笔者对感觉刺激的这个阶段的特点提出一个形象化的说法:认知的分工合作模式,它符合认知的经济学原则。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认知速度对生物的存活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换言之,人类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快速的判断与决策,由于人脑的运算介质的速度太慢,这就要求我们的各类感觉刺激是分类加工的,以此来提高有机体整体的运算速度。

由于外在世界的事物是以整体形式存在的,它包含了诸多物理性质,这就要求人类的认知过程,先要在领域特殊性的约束下经过分类加工,然后在领域一般性的要求下进行重新编码,把由各种感觉器官形成的刺激再综合起来,由此形成对外在事物的完整表征。奥地利哲学家马赫曾在《感觉的分析》一书中提出:物是感觉的复合。从表征重述的角度来说这个命题就是正确的。比如,我们对一个苹果的了解,就是由视觉刺激形成的外观呈现圆形的、色泽上呈现红色的表征,再加上嗅觉形成的清香表征,以及味觉形成酸甜表征,只有把这些分类的表征重新综合起来,我们才能形成一个对苹果的整体性认识。但是这里也存在一个问题,即在表征过程中我们过滤掉了很多细节信息,这种感觉信息的过滤也是为了提高表征速度的需要。还拿上面对苹果的表征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从对苹果的表征中无法细致了解这个苹果到底有多园?有多红?有多酸?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信息我们无法准确了解呢?其实,这里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心理内容的分类引起的,有些内容是无法概念化的,这导致表征内容的狭窄化;其次是在心里表征过程中的信息过滤问题。之所以会发生信息过滤现象,也是为了加快心理的计算速度。正是由于这种信息过滤,对人类认知的准确性构成了一种威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本文要讨论的第二个问题:心理内容的分类问题。

心理内容的分类与表征机制

自英国哲学家埃文斯(Gareth Evans1946-1980)在死后出版的《指称的多样性》一书中率先提出非概念性内容以来,很多哲学家沿着这条道路对于经验内容进行了深入分析,如英国哲学家皮考克,屈森斯、美国哲学家麦克道威尔等人。为了论证的方便,本文不打算对上述哲学家的观点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只是希望利用现有的研究成果对于心理内容的分类问题进行一些拓展,并在此基础上对本文提出的话题进行一种新的解释。

如果我们把接收到的感觉刺激的信息作为形成心理内容的基础与来源的话,那么根据这些信息的特点,我们可以把心理内容分成两类,即概念性内容与非概念性内容。按照英国哲学家屈森斯的说法:“在我们进行认知活动的所有时刻,我们对概念的拥有或者是处于浮起状态(形状经验),或者只是半沉溺状态(颜色经验的悖论),或者是几乎完全沉没的状态(疼痛经验)。从本义和比喻义两个方面来看,概念的运用都是我们在环境中找到我们道路的能力的结果,即处于浮起状态。我们的非概念能力支撑着我们的概念能力;他们不仅仅是转变阶段的一部分而已。”【3】根据屈森斯关于心理内容的划分,我们可以进一步地把心理内容分为三大类,即概念性内容、非概念性内容与准概念性内容(李侠、王贝贝,2011),三者之间并没有完全明确的分界线,而且随着个人禀赋以及后天学习的区别,导致对不同的个体而言,这三种内容在整个心理内容中的比例分配也是很不相同的。换言之,同样感受(刺激)形成的心理内容在不同的个体内心中也会引发程度不同的反应,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就是三种心理内容在不同个体之间的表征程度问题。按照哲学家福多等人的观点,“概念性内容对于句法结构高度敏感,在心理计算过程中容易被表征。而非概念性内容对于语境呈现敏感性,在心理计算过程中不容易被表征。”【4】回到屈森斯的说法,在认知过程中能够浮起的大多是以概念性形式存在的心理内容,而那些完全沉没的心理内容则是非概念性的,也是无法意识到的。还有一些所谓的处于半沉溺状态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准概念性心理内容。我们能够进行交流的经验大多是处于概念性与准概念性之间的心理内容,而那些完全沉没的的心理内容我们虽然无法意识到它们的存在,但是,正是这些内容为概念性与准概念性内容提供了存在的基础,同时,这些处于沉没状态的心理内容也为内容从隐性向显性转化提供了一种可能。在大多情况下,非概念性内容向概念性内容转化,这个转化要经历准概念性内容阶段,正是这种原因,揭示了人类自身在认知中存在的固有局限性。这里存在的难点是内容转化的动力机制问题,虽然现在还没有公认的理论能够把这个问题完全说清楚,但至少可以推测,随着个体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加速了心理内容转化的可能性,这一点是已经得到多学科研究结果的支持。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内心比较敏感、感情细腻,而有些人则反应比较迟钝,除了天赋原因外,更多的影响因素就是教育的结果。比如一些与人类情感的表达有关的心理内容,我们都无法完全准确地表征,表达的效果也因人而异。这类表达感受性的词汇包括爱、恨等,试想,千百年来人类为何在爱情主题上的表达无穷无尽,而且总有不同的爱情出现,并引起人们的共鸣,就是因为像“爱”这类表达情感的词汇,它是一种介于概念化与非概念化之间的准概念性内容,它的表征是不完善的,因此,我们很难给它一个明确的定义,这也就是人们力图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其内在细微差别的原因之一。

英国哲学家T.克兰(Tim Crane1962-)认为,知觉是非概念化的。按照他的说法:“知觉状态具有如下两个特征:首先,知觉的目标是真理,尽管在某种程度上与我们并不相信我们的知觉相一致。知觉以确定的方式表征世界,它的目标是告诉我们知觉到的世界是怎样的,但是这种表征能够被相互矛盾的知识推翻。其次,知觉的内容是非常详细的、非常具体的,比信念内容、命题态度等包含更多的信息。有时称这种现象为知觉经验的丰富性。”【5】从这个意义上说,意向性内容都是可以概念化,而知觉经验内容却不是。目前学界争议的焦点在于:“是否知觉状态是完全概念化的还是完全非概念化的,或者某种混合形式。麦克道威尔坚持它们是完全概念化的,而埃文斯则坚持它们是完全非概念化的,而皮考克则坚持认为经验是分为多层内容的,其中一些是概念化的,而另一些则是非概念化的。”【6】根据我们的日常经验,可以肯定地说知觉经验中包含非概念性内容,这一点是无可争议的。

在心理内容的表征过程中还存在一个重要方面:即在表征过程中的语义赋值问题。笔者曾提出语义赋值是“一个分段累积加载的过程。”【7】,这个语义加载模型比较好地说明了两个问题:首先,在空间上心理表征过程中的语义赋值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分段的;其次,在时间上语义赋值是一个累积过程。关于后一点,美国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Daniel Dennett,1942-)则提出了“多重草稿模型”,与此有些类似,只不过他强调了心理内容的修改模式。现在我们需要把问题向纵深推进,以此来解释我们为何会喜欢艺术?这个问题涉及到两个问题:其一,指称问题,其二,心理内容与意识问题。

关于指称问题,这是认识论中的经典话题,大体来说,指称把心灵与世界联系起来了,它的指向是向外的。关于指称问题最早的论述应该归于德国数学家弗雷格的工作(1892年),他开创性地把指称分为涵义和所指,并借助于指称概念把语句的真值条件引入进来,这些都是伟大的贡献,后来的英国哲学家罗素更是拓展了指称问题的研究。罗素关注的焦点在于指称内容为空集时的情况,正如他指出:“当我们采取指称词组既表达一个意义,又指称一个所指的观点时,我们面对的一个首要困难是关于所指似乎缺乏的情况。”【8】在罗素看来,获得知识的途径只有两条,即通过亲知(acquaintance),或者通过描述(description),但这里有一个困难,即对于他人心灵等描述性知识怎样得到保证,更为严重的是,这将导致极端的指称论的失败,正如哲学家埃文斯指出:“罗素从来没有在公共语言的范围内对在思考某些事与说出某些事之间做出更多的论述,尽管他对此很感兴趣,但他从来没有用他的思考理论对自然语言中的习语等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9】后来许多学者在指称问题上进行了大量工作,基本上通过指称构建了心灵与世界联系的通道。现在的问题是,指称与心灵是如何建立联系的,这里我们可以初步设想一个认知框架,即指称与意向性有关,而意向性又与意识有关,意识又是由内容决定的,而内容来自于感觉刺激,这样的思路如果正确的话,我们就基本上可以理顺人类的认识通道问题。现在我们来分析,艺术唤醒了我们哪些知觉经验?

情绪、感受与心理内容的唤醒

当某一种艺术形式(音乐、影视、小说等)对我们的感觉器官形成有效刺激的时候,我们会产生比较明显的情绪状态,而情绪状态又形成个体的感受性,感受性进而形成意识,而意识又会唤醒以记忆形式存在的心理内容。这就是我们在欣赏艺术的时候在内心中产生的认识活动的总体路线图。按照美国神经科学家安东尼奥.达马西奥的观点,在感受的背后存在一个复杂的加工过程:“为了研究这些现象,我将它们沿着一个连续统一体分成三个加工阶段:一种情绪状态,它是一种没有意识地被触发并完成的情绪状态;一种感受状态,它是一种能够没有意识地表征出来的感受状态;以及一种被意识到的感受状态,即被拥有情绪和感受的有机体所认识到的状态。”【10】根据达马西奥的研究,以及我们个人的经验可以知道,情绪是指向外部的,而感受则是指向内部的,换言之,情绪是可以被外人观察到的,而感受则是旁人无法观察到的。另外,有些感受也是我们无法完全意识到的。现在需要用最简短的陈述,把情绪、感受、意识与心理内容之间的关系交代清楚:由刺激引发最基本的生命调节,由此激发情绪产生,由情绪再形成感受,由感受再到意识。而意识本身是分程度的,按照达马西奥的理论,意识的发展要经过三个阶段,而每一个阶段都与不同形式的自我有关,“原始自我阶段没有意识,核心自我阶段对应的是核心意识,它也是非言语性的,自传式自我阶段对应的是扩展意识。”【11】对于人类的认知来说,扩展意识是可以明确感觉得到并可以表达的意识。达马西奥对于扩展意识的作用有过很好的描述:一个具有扩展意识的有机体能够对大量的信息给予注意,这些信息不仅仅存在于外部环境中,而且也是内在地存在于其心灵的环境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扩展意识的有机体不仅仅能够对复杂的行为作出计划,而且极大地增加了有机体的适应性。

现在回到本文的主题,由于我们接收到的很多知觉刺激,在形成心理内容的过程中,由于部分知觉经验的非概念特性,在心理内容的表征过程中很多在场的知觉刺激无法得到有效的表征,以及人类认知过程中为了提高心理计算速度所采取的经验过滤原则,导致很多心理内容没有得到表征,但是这些知觉经验以内隐的记忆痕迹形式存在,即便过滤掉的信息也没有丢失,它们仍然存在,只是以隐而不显的方式存在,很多时候提取这些内容的路径线索丢失了,一旦有某种合适的机会,一些偶然的、意外想到的事情经常发生就是内隐记忆存在的明证。当一种刺激发生时,引发个体产生相应的情绪,进而形成某种感受,这些感受迅速上升到扩展意识,而这些扩展意识相当于提供了一种路径线索,它一方面指向那些以内隐记忆形式存在的知觉经验,并再次激活这些内容,另一方面扩展意识也对当下的刺激进行表征,由于存在广泛的知觉经验的非概念化的困难,当下的知觉经验得到一定程度的表征。这样一来,旧内容的表征与新内容的表征都在一瞬间呈献给感知者,此时就形成了对某一艺术的强烈共鸣,这就是我们在欣赏艺术时内心发生的心理表征过程的一个大致轮廓。

这里有两点需要特别指出:其一,情绪在唤醒记忆中的作用,期间暗含着一个复杂的通路。如果一项艺术不能激发你的情绪,也就唤不醒那些处于沉没状态的知觉经验和大部分非概念性心理内容。我们之所以喜欢某一项艺术,是因为它激发了相应的情绪并产生了稳定的心理感受,而感受直接通达意识,意识指向心理内容中的非概念性部分,我们对那些艺术作品的喜欢,其实也就是这项艺术作品以某种方式唤醒与激活了我们记忆中的某些被遗忘或被遮蔽的心理内容。其二,艺术在挽救与丰富我们的心理内容。其实,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除了能够唤醒感知者自身内在的心理内容外,它还能创造出基于人类共有的背景信念的可接受的新的心理内容。它对个体而言是一种丰富与提升,所谓陶冶情操就是指这种情形。但是,当人类大脑中负责情绪的脑区出现问题时,艺术的唤醒与激活作用也就消失了,现代的神经生理学已经有非常扎实的证据:“1939KluverBucy描述了切除猴子的颞叶后,猴子随之出现情感障碍综合症。这种障碍以‘心盲’为特征,能观察到的症状主要是一种与对新异目标的恐惧相联系的情绪反应的迟钝。这种障碍的部分症状包括对物体的识别功能的损害,即我们所知道的‘失认症’。”【12】由此可印证笔者上述推论是成立的。

最后一个需要解释的问题是脑觉醒问题,这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各种知觉刺激最后之所以能够以经验形式构成心理内容或者提取以记忆形式存在的心理内容,这里有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脑觉醒系统(the arousal system of the brain)。美国神经生物学家康纳德.帕夫认为:脑觉醒系统对于认知和气质、性格起基础性作用。脑觉醒之所以可能发生,是因为“各种感觉信号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它们最后都汇总在一起。不论是在基底前脑,或者是在感觉类型上非特异的丘脑区,一个嘹亮的、指令性的‘神经系统呼叫(neuronal shout)’必须首先被组织起来,随后,这种呼叫将被广泛发送到许多脑区,以引起各种高级知觉加工以及机体运动控制细胞群的注意。”【13】根据帕夫的研究:参与脑觉醒的神经元之间主要是通过一些神经化学分子——“神经递质”来进行通信的。目前已经发现有五个神经化学性质完全不同的系统(分别是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乙酰胆碱和组胺),它们协同工作以提升脑觉醒水平。关于脑觉醒的神经通路问题,这里不再赘述。由此,我们不难理解,艺术是如何唤醒我们的情绪、感受、以及意识,最后达到对心理内容最大程度上的表征与再表征过程。相反,如果觉醒系统出现故障,轻则出现注意力涣散、精神失常、不能连续完成一个序列的目标导向活动,重则出现长期昏迷、木僵和植物状态(康纳德。帕夫,2008)。相信这种状况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过耳闻目睹的经历。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一项生活经验的细致梳理与考察,我们可以清晰发现人类认知的一些隐秘机制,由此也可以把人类认知过程中的诸多细节如知觉刺激、经验、心理内容与心理表征的整个认知链条连接起来,进而可以清晰地揭示出我们目前关于认识论的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问题,这种努力为未来的研究廓清了前进的道路。

参考文献:

1A.卡米洛夫-史密斯.超越模块性——认知科学的发展观【M】.缪小春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6-24

2JA福多.心理模块性【M】.李丽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5

3】玛格丽特.A.博登.人工智能哲学【M】.刘西瑞、王汉琦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437

4李侠、王贝贝.论思想语言的结构敏感性与“列车隐喻”【J】哲学分析.20112).

5】【6Tim Crane.Elements of Mind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min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151154

7】李侠、郭巧懿.论思想语言与心理表征中的语义加载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1).

8】伯特兰.罗素.逻辑于知识【M】.苑莉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56

9Gareth Evans.The varieties of referenc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2.44.

10】【11】安东尼奥.达马西奥.感受发生的一切:意识产生中的身体和情绪【M】.杨韶刚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0165

12Howard Eichenbaum.记忆的认知神经科学——导论【M】.周仁来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70

13Donald Pfaff.脑觉醒与信息理论——神经和遗传机制【M】.郑瑞茂译.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34-39

说明:本文发表在《社会科学家》2011(7),是为记!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9-483488.html

上一篇:又见阴谋论
下一篇:技术迁移的程度、判据与创新
收藏 IP: 124.78.243.*| 热度|

14 李宁 王芳 逄焕东 李学宽 陈绥阳 陈湘明 张玉秀 吴飞鹏 孟津 覃伟 朱志敏 许亮 scimage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0 21: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