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没有入职高校之前,就听说到现在的大学生旷课比较严重,就算来上课都习惯低头玩手机或者睡觉,总之比较厌学;学生之所以不爱学原因很多:比如社会风气的影响、教学内容的滞后、学习氛围差、学习动机不强等等;但仔细分析之后,找到了一个主要原因:学生就算不学,还是可以轻轻松松的拿到学分,顺利毕业,这个现象在“四非学校”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入职之后,或许出于情怀,又或许出于责任,初出茅如的我居然想一点点的改变这种现状;能否用自己有限的力量,做一些有益的尝试和实验,于是就决定自己所上的课程不放水,换一句话说就是实行不放水的本科教学。所谓不放水的本科教学就是认真备好每堂课,上好每一堂课,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在平时成绩这块,不随意给分;不考虑考试成绩的正态分布问题,严格批改试卷,实事求是,不给学生找分过。具体的操作如下:
第一,立规矩。第一节课详细介绍课程成绩的评定方式,着重强调不会画重点。
第二,严格考勤制度。对迟到、早退、旷课的学生实行扣分制度。
第三,严格作业制度。对没有交作业,或者应付作业的同学,实行扣分制度。
第四,重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实行加分制度。
第五,严格批改试卷制度。严格按照给分标准批改试卷,不随意给分,更不会找分,让学生过。
第六,实行平时分公示制度。在最后一节课公示班上同学的平时分,好让同学知道自己期末考试需要多少分才能通过考试。
刚开始施行“不放水的本科教学”,正如任何新事物出现一样,阻力重重,困难重重,甚至给自己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施行的过程中有的班级挂科率甚至达到50%以上,更糟糕的是毕业班的学生挂了30%。毕业班的学生挂了这么多,着实令人头疼,因为他们挂了,如果没有拿到学分,至少会延期半年才能毕业,而学校对毕业生的就业率有要求,导致他们不能按时毕业的原因主要在我身上。如果放水的话,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当时的压力可想而知,到底纠结他们的补考是否要放水,纠结了一个寒假,最终还是决定不放水,补考该怎么着还是怎么着。还好大四的学生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如果不认真点,真的可能会延期,结果补考的时候,他们也着实认真,回去还是做了充足的准备,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11人有10个人通过补考,这终于让我松了一口气,同时也更加让我坚信,不放水是正确的,也是可行的。
除此之外,第一次“实行不放水本科教学”的直接的后果是,我创造了估计是学校建校以来最低的评教分,这对我还是极大的震动;记得当时学院领导还善意提醒过于我:“以后还是得注意一下,毕竟这么低的评教分对你评职称,还有未来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曾经的曾经,确实犹豫过,纠结过,毕竟这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在财务不自由的情况下,解决温饱问题才是关键,只有温饱问题解决了,才能谈发展。
在这矛盾的心态,最终还是选择坚持,毕竟事情一开始就夭折,不像我做事的风格。所以一直坚持下来,后来发现每一次坚持都会带来令人满意的结果,当然评教分也逐渐恢复到正常的水平,再也不是全校倒数第一。
几年下来实行不放水的本科教学效果显著,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上课出勤率极高,很少出现迟到、早退的现象;
其二,上课玩手机的大大减少,很少看到同学玩手机,因为他们一玩手机,我就让他们回答问题,回答不对的直接扣分;
其三,课后作业几乎都按时提交;
其四,课堂参与度高,正如前几天一个学生和我所说“您的课上大家太积极哈哈,选不中我,我下次举高高,上学期上信息课好多同学都要睡着了,这学期大家都精神饱满,老师,您这个方法太好了”;
其五,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我预期的理想,创造了好几项记录,比如《高等代数》课程创了17名重修生全部通过考试,且获得高分的记录;又如《随机数学》这门课程的挂科率创了新低。
现在仔细想想,当初之所以不被学生接受实属正常,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目前的环境。当这种熟悉的环境被打破,肯定很不适应,也很不爽;再加上我是新来的老师,他们铁定认为我只是随便说说吓唬他们而已,后来一路坚持下来,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学生自然而然就比较容易接受。
回想过往,这一路走过来实属不易,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不过感觉这一切付出都是值得,也印证了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0: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