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rlmyl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rlmylt

博文

同学,请不要太功利,因为你们还年轻! 精选

已有 29807 次阅读 2015-9-29 07:56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朋友受一个二本大学艺术学院领导的邀请,给该院环境艺术专业的二年级研究生上选修课,由于与该专业学生的研究方向相关度不大,学生以消极对抗的方式来对待学习:迟到、早退、请假成为常事,每次到课率不到50%。慑于拿学分的压力,勉强到课的几个学生,稀稀拉拉地做到最后一排,玩着手机,聊着天,全然不把学习当回事。朋友的这门课名曰“城市规划”,其实对于拓宽学生视野、扩大艺术设计专业的就业面是极有裨益。作为资深教授,朋友的教学水平、科研能力是不容怀疑的。即使如此,朋友的课程还是遭到了学生用脚投票的滑铁卢。气氛之余,朋友在课堂上忍不住对学生说:同学,请不要太功利,认为凡是与画画无紧密关系的课程都是浪费时间。你们很年轻,前面的路很长!

     曾几何时,我们没有这么功利。刚刚出生的儿童,来到这个世界,对外界充满了好奇。走在南京的大街上,我经常看到躺在妈妈怀中的婴儿,用稚嫩的小手指指点点,恳求父母给他(她)解释这大千世界的奥妙神奇。从小学到初中,绝大部分孩子对求学也是抱着渴望的态度。那种披星戴月、早出晚归的辛苦程度,不亚于在职场打拼的职场一族。即使是刚刚入学的大一新生,看看军训场上整天的口号声,就能感受到他们对于知识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

     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学生们变得越来越功利。大二的学风远不如大一,大三又不如大二,大四的课程基本上全部要为考研、面试、实习、考证这些实用的东西让路,已经成了高等院校学生学风演变的一般规律。到了硕士学习阶段,凡是与研究方向无紧密关系的课程都被学生忽略。到了博士阶段,除了论文之外,“神马”课程都可以不予考虑了。

     其实,笔者并不想对这种日益功利、日益精致的人生哲学过多评价。人是社会的产物,社会都很功利,岂能希望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怀抱远大的理想?在早已被社会大环境污染得同流合污的大学,一个个功利的人戴上人才桂冠、坐上领导的宝座、评上教授职称、拿上国家级奖学金,这种对学生的示范效应,胜过1000次思想品德课。因此,在几乎所有的大学,随着学生年岁的增加,受环境污染程度的加深,本来并不那么功利的一片白纸般的学生,也变得日益功利。

    尽管如此,不同于木已成舟的中老年人,对于前面的路很长的学生,我也很赞同朋友的观点:年轻人,不要太功利!原因有三:

    1、功利的学习生活很枯燥。因为功利,容易把所有的精力、时间花费在投入产出最高的项目,必然忽视了生活中的亲情、友情、爱好。我经常路过一个学院的研究生实验室,望着常年累月坐在电脑旁紧锁眉头、苦思苦想地憋论文、奔大奖的学生,我总是怀疑:他们真的学习的很快乐吗?

    2、功利带来的成功难以持续。因为功利,必然会舍弃一些短期内难以带来明显效益的重要课程、实践环节、实习机会,使得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趋于单一化。如果社会的产业结构、人才需求状况发生重大的变化,或者研究生被迫放弃优势专业方向改行,短期的成功将难以持续。

    3、功利的人生必然很纠结。因为功利,在功课的选择、研究方向的取舍、论文的发表方面必然遵循利益最大化原则。利益最大化背景下,很多选择必然与爱好、志向不一致。长期从事枯燥乏味、自己不喜欢的事情,那种痛楚、纠结,也许只有当事人自己清楚。

   4、功利的学习会对师生关系产生严重的伤害。教学相长,是教学的一般规律。可以设想,一个满怀激情的教师站在讲台上,望着教室里稀稀拉拉、萎靡不振、呆若木鸡学生时,他怎么会愿意把自己真知灼见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一个导师,当他吩咐的事情,被手下的弟子以回报率过低婉拒的时候,他又怎会倾心指导这些功利的学生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14548-924237.html

上一篇:大棒+胡萝卜之后呢?
下一篇:聊一下英格兰的大学教育:启示与思考
收藏 IP: 49.77.230.*| 热度|

77 李本先 蒋永华 姬扬 张晓斌 李永丹 杨正瓴 文克玲 徐绍辉 麻庭光 陈楷翰 赵保明 檀成龙 周真明 蔡宁 陈艳锋 范毅方 朱冬青 许方杰 王德华 李宁 韦玉程 陈南晖 史仍飞 郭文阁 逄焕东 刘忠波 程毅 戴德昌 刘克 杨金波 姚伯元 璩存勇 高峡 王林平 沈华勋 叶春浓 蔡小宁 林中祥 黄永义 汤茂林 秦志远 吕喆 徐耀 郑新奇 邹谋炎 张骥 李强子 戴小华 段石松 刘俊伟 柳东阳 赵国梁 宋华华 邹桂萍 曹须 孙友甫 曹俊兴 熊志勇 王修慧 陈筝 钱家骏 薛宇 李盛庆 舒灿伟 xibujd copier biofans shenlu bridgeneer fsdw xuqingzheng taoshl veketory qzw chenhuansheng zhyzh sally208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11: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