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rlmyl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rlmylt

博文

误入歧途的规范化教学管理 精选

已有 8023 次阅读 2016-10-25 10:11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科研方面考核多,教学方面表格多,已经成为高校教师吐槽的普遍现象。如果一个现象,在个别人身上发生,个案不足以反映整体,不足为奇;反之,一种现象在许多人身上普遍发生,一定是某种机制、体制出了问题。

一、教学管理可不可以规范

   教育自古有之,并非一件前无古人的新鲜事物,在教育方面古人给我们留下了教育管理方面的丰富遗产。有教无类,教无定法,这些古人总结的教育规律无不说明了无论是教还是学,都难以执行军队那样整齐划一的强制性规范,也无法像工厂自动化生产线那样全过程控制。可以想象,全国近3000多大学,近3000万在校大学生,130多万高校教师,涉及12大类、上千个专业目录,上万门课程,包括理论教学、上机实验、野外实习、毕业论文多个环节,如何对如此千变万化的教学主体、教学内容、教学环节规范化?理科的毕业论文与艺术设计专业的毕业论文从内容到形式上如何整齐划一?舞蹈专业的考试形式与计算机专业的又如何具有可比性?林学、地质、农业、水利等专业的野外教学实习,面对千变万化的大自然如何做到提前若干周制定缜密且严格执行的计划?在实验室遇到突发事件,教师又如何按照有关规定,填写一张张纷繁复杂的表格进行层层请示汇报?

   即使在帝王将相的封建年代,面对千变万化的战场形势,为保证战争的胜利,一个明智的君主,往往遵循“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变通原则,赋予军队作战的将领一定的自由裁量权。然而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中国众多大学的教学管理,在加强、规范、全过程的口号下,把几乎所有的专业、所有的课程、所有的环节全部规范化了。如果查阅一个高校的教学管理文件,其容量之大,足可以编纂一部大百科全书了。

二、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面对每况愈下的大学教学质量,很多大学纷纷出台了不少管理规范。遗憾的是,这些文件除了增加教师负担、引起一片怨言外,基本上起不到应用的作用。原因在于,管理层没有抓住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那么,影响大学教学质量关键因素是什么?社会环境、淘汰制度、教师教学内在积极性的激发,无疑是其中的三大关键因素。

   在一个尊师重教、知识经济的社会,全体公民自然会由衷地产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高潮,想想上个世纪80年代的情形就可以略知一二。比较而言,淘汰制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负面的驱动机制,尽管治标不治本,有生于无。至于激发教师教学内在积极性,可以做的工作就更多了。

   社会环境的改变,非一日之功。淘汰制的施行受制于出口狭窄的国情,在绝大部分二三流高校难以推广。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是个投入巨大、见效缓慢的系统功能。提高课时费补助,增大实习经费比例,改善教师办公条件,增大实践教学学时,需要学校投入巨大资金,在蛋糕一定条件下需要利益者做出某些牺牲,领导不愿意。

    既然宏观环境难以改善,实质内容改革领导不愿意,剩下的自然就只剩下形式了。于是在规范化管理、全过程管理靓丽口号下,各种规范文件满天飞,视导组、督导组各类钦差大臣到处跑,学生评教、年度考核层出不全,教学管理人员疲于奔命地忙着布置工作。不断折腾的最终结果就是,一线教师苦不堪言,教学质量并没有提高。相反,越来越多的教师视教学为鸡肋,选择了逃离。

   单以中部某百年老校为例,40元一节的课时费已经延续了16年,至今未涨分文;试剂准备、实验指导、实验报告批改的实验课,教师付出的心血比理论课多出不少,计算学时却要打八折;一个本科生四年的实习经费总共只有300元,这点钱连一次长途野外实习的包车费都不够,每次实习指导教师总要从个人科研课题贴钱;300元一个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经费标准20年没有改变,指导学本科生创新项目不计算任何工作量,全凭老师积极性;许多教授、博导没有独立办公室,连个指导学生的空间都没有,连许多实验仪器都摆在走廊上;经常的情形是,一个不到30人的教学小班被安排进了容纳150人的阶梯教室,任凭任课教师喊破嗓子,学生全部拥挤在最后几排岿然不动;教学楼大部分教师休息室都被各种办公用房挤占,老教师偶尔到教学管理人员办公室借个休息的小板凳还被要求出示教师证。姑且不谈学生学习积极性、重科研轻教学的考核机制,仅仅教学管理中本应做好却没有做好的种种现象的存在,如何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三、规范化管理何时终了

    如果从教学规律来讲,教学是一件良心活,管理层可以提出原则要求,不可以施行强制性规范。实际上,面对着数以千计的教师,数以万计的学生,成千上百的课程,管理层的各种规范文件,尽管严密到无以复加,也难以面对如此巨大的管理对象进行有效监控。

    曾记得物理学有个规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会保持匀速运动。目前情形下,各种不断强化的教学管理,实际上起到了对重形式、轻内容管理模式的加速度作用。而作为管理对象的一线教师,在绩效管理、非升即走、去事业编的综合作用下,逐渐被边缘化而失去了发声的魄力。故而,按照物理学规律,在作用力越来越强、反作用力越来越弱条件下,规范化管理会呈现加速度恶化趋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14548-1010718.html

上一篇:丑小鸭还是周老虎:学术界的造神运动
下一篇:从学术年会看高校科研生态环境
收藏 IP: 223.2.112.*| 热度|

42 黄荣彬 武夷山 郭战胜 史晓雷 黄永义 姜咏江 陈南晖 陈新 杨正瓴 赵斌 张能立 蔡小宁 王德华 孙华 牛登科 李志俊 彭渤 冯大诚 梅卫平 李兆良 刘建兴 农绍庄 梁洪泽 姬扬 赵美娣 林中祥 彭真明 姚伟 焦飞 fanteklv cloudyou biofans bridgeneer copier louiexp xchen idealist AliceRChen zhyzh zhjq2016 khzh xibujd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7: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