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xi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cxie

博文

说说预报与决策的关系

已有 3475 次阅读 2018-2-22 23:20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在“从不信到信服---信服务”一文中,“预报”是关键词,但仅仅讲了做预报的速度,简单提了一下预报质量,说明多做几次一般质量就有保证,否则就没有饭吃了。而“预报”最关键的质量是“准确度”,没有提及是要专文讨论,以下观点供批判。

1、预测与预报之间的界定

预测是为预报所开展的一切工作;预报是成果,成果是要直接服务于应用。评价成果的质量关键就是“准确度”,如果达到可用的“准确度”就是成果,如果达不到“准确度”就不能算成果。否则“狼来了”的成果会引起混乱。

这样简单的界定好像大家都清楚?如果清楚就有了“可以预报与不可预报”的划分。如:短期1、2天的天气预报就能达到应用的“准确度”;而半年一个月的天气预报就难达到应用的“准确度”,前者可以预报、后者不可以预报。

准确度”是多少?如何确定?不同行业其实都有大概的标准,能用上的是硬道理。不这样界定,太多的预报科研成果就难分价值。对“预报”难题,如果当下有“不可预报”的说法,大家就不需要费心思去品头论足了。在一定时期内,地震不可预报、干旱不可预报、定时定点定量的预报不可预报等等。

预测是要坚持做的长期工作,努力为“可以预报”奋斗,但预测过程是否有预报成果要界定清楚。

有一个传说可以反思。四川大学丁晶教授(随机水文学模型国内第一人)2008年在一次全国会议上讲:“这辈子最大的遗憾是随机水文学没有一处工程应用”。

2、预见期的作用

在预报作业中,“预见期”值得大家推广和重视。预见期内可以预报、预见期外不可预报。

预报模型(公式)大多是对过去模拟(检验有效果),但未来不是过去(一致性?)、动态变化是绝对的,太长远太复杂后,模型就难适应。实际工作中,对决策者来说,大多要解决的是:当下、面临时段、接下来的几个时段该做啥?如何做?(又快又准)。所以,把实测、把预见期内可以预报的工作做好更实惠!

3、预报与决策

预报是为决策服务的、是决策的基础,如果把预报问题解决了、预报成果理清楚了,决策就容易多了。但是,有不可预报、预见期内有预报“准确度”等动态变化问题,“预报”难题并没有完全解决。一方面,“预报”强调的是快速不断提升质量的服务;另一方面,在“预报”服务同时强调“科学决策”,“科学决策”更是一个快速高质量的服务过程。

预报为决策服务,预报不足的地方却要反过来让决策为预报服务了,所以,决策靠预报、预报靠决策,预报决策的协同工作都要靠服务。高时效、能适应的“预报服务、决策服务”就是“云服务链http://www.yunqishui.com/”中推出的方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49738-1100777.html

上一篇:从不信到信服---信服务
下一篇:重视决策过程强化为决策服务
收藏 IP: 221.11.20.*| 热度|

5 宁利中 明波 梁骥超 石文涛 金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4 16: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