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lorw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ylorwang

博文

处长科长的工资高于教授应是可以接收的 精选

已有 30698 次阅读 2013-3-18 20:35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教授, 工资, 处长, 科长, 罢课

最近科学网上报导了重庆工商大学的老师因工资评定不合理而罢课的事件,网上普遍认为这个工资制度不合理,我想这个制度能出台,该大学也是经过一定时间的酝酿而产生的,应也有一定的道理。作为教授,从换位思维的角度考虑,我觉得处长科长的工资高于教授也还是可以接收的。

 

现在国家强调廉政,若这些科长,处长全力为学校,为教授,为教师服务,接收各方面的监督,没有其它黑色或灰色收入,给他们高于教授的工资应是可以接收的。当然,我看了他们的教师与行政人员的比例,觉得有点荒唐,学校的主体应是教师,这大学,行政人员的数量居然比教师还要多,这是必须改进的地方,美国的一些高校,有些系中教授,副教授,讲师二十多人,行政人员就只有一个系秘书。我们学院,行政人员所占的比例也差不多只有十分之一,我不懂一个以教学为主的学校,要那么多行政人员,官员做什么?

 

从工资上看,教授的工资低于处长,但教授的收入工资只是他的一部分,他还有其它的正当收益:上课有课酬;发表SCI论文有论文奖,申请专利有专利奖,我在我们学校,科研成果不算多,一年都有数万元的科研成果奖励,听讲有些教授,就发表SCI论文,一年都可以有几十万的收益。拿到科研项目有项目提成,且做这些项目时,一些交通费(汽油费),吃饭的费用等还可以报账;技术开发成功了也有奖金,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可拿500万呢;另外还可以做各种评审专家,如评标专家,项目验收专家,项目评审专家等等。我一周平均收到二次以上邀请,最多时,一天收到四个不同单位的邀请,当然,不少邀请因没有时间而没有参加,做专家也是有收益的。所以,一个干活的教授,他的其它收益应远大于工资的,而官员,严格意义上讲,他就不应该有其它收益了。你想一想,他的工资不应该比你高一些吗?另外,教授是弹性工作制,除上课必须准时外,在家办公都行,而官员还需要坐班呢!

 

有教授可能批评我的观点,讲不是每个教授都有成果的,有些教授只会教书,不搞科研,没有成果,那好,争论的问题,与学校要权益的问题就不是工资,而只是课酬的补助应该定多少合理的问题。

 

也有教授讲,他搞长久理论研究,不能立即发表什么研究成果。那目前的教授工资也可以够温饱吧?等搞出成果了,收获就很多了,若获得国家技术进步奖,奖金可以高达500万。若能获得诺贝尔奖,数百万人民币的瑞士法郎也是非常可观的,且你可以通过NB奖,顺利地获得“院士”的头衔,那时想去东北某省,那边可有一个亿元人民币等着你呢,你还在乎这几万元的工资。

 

教授总不能讲我什么活都不干,什么成果也没有,但我就应该拿高工资。若是那样,农民兄弟都会笑话教授的,古人还云:无功不受禄呢。

 

其实在美国,教授也不是高工资群体;在国内,慢慢也会是这种情况。我弟弟只是大学毕业,在外资企业工作,一年的工资加奖金就有120多万元,税就交了40多万元,我在大学做教授,博士学位,一年的工资也就只有8万多万,若为了工资,完全不应该回到学校。但回到学校做教授,是有其它的精神享受的,因为老师的快乐与骄傲,是带出了优秀的学生。 教授们为了一点点工资,闹出罢课的事来,不让别人笑话吗?对于一些助教,讲师,要求增加自己的收入,应还是情有可原,特别是保证大家的公住房方面,学校还是要替年青老师们认真考虑的。

 

有可能我这篇博文会引起争论,甚至有人会骂我,我只是表述我的观点。但这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公平是相对的,合理的权益要争取,有时也要换位思维。不是总有人提出“高薪养廉”吗?若这些科长,处长真的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没拿其它黑色或灰色收入,在减少冗员的前提下,他们高一点工资又何仿?

 



谈谈教师的待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32399-671531.html

上一篇:外资也有失算的时候——外资与本土(8)
下一篇:美国之行—外资与本土(9)
收藏 IP: 14.18.25.*| 热度|

52 肖重发 魏东平 陈一良 张鹏举 陈楷翰 武夷山 王春艳 曹聪 肖小敏 罗春元 宁利中 蒋永华 何代杰 李健 尚书勇 陆雅莉 孔梅 吕壮 陆俊茜 刘淼 李斌 张业明 陈锡云 李磊 张骥 徐传胜 王世通 戴德昌 刘智颖 刘宇斌 郭慧 赵凤光 赵广立 任元 徐军 徐耀 占昌朝 黄晶柱 杨正瓴 林旭龙 岳金星 简磊 乔中东 孙广东 王志宏 spring2013 spider wgq3867 cloudyou tbudcs bridgeneer adai11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0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6 14: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