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所说的圈子指学术范围,不是指拉关系。做科研需要交流,需要一个同行的圈子。不与任何人交流,不参加任何学术活动,不可能得到同行的认可。除了年轻的学者外,一般从事10年以上科研工作的人,必须有一个学术圈子。你的工作需要同行的了解和认可。
很多人抱怨基金申请,说没有人认可。其实恰恰说明你在本领域还处在圈外。同行专家应该了解本领域哪些同事在做工作以及进展情况。奠定一个圈子的“知名度”很重要,尤其在国内。这个知名度是靠个人多年的耕耘努力获得的,除非你一“炮”成名。
记得若干年前,基金委曾经有一项政策,既连续获得资助且成果突出的可以再获得跟踪资助一次。这说明基金委对一位科研工作者坚持科研方向,不断取得进展的一种认可。
做科研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积累。谁也不会随随便便成功。当你在国内外同行中小有名气时,基金申请就相对变得容易。因此,年轻时坚持的方向不要轻易更改,不能跟风,要有恒心和信心做好自己。
科研是集体的智慧。别人的工作对自己有所启发,有所借鉴,有所提高。因此除了自己闷头工作外,经常参与学术交流很重要。让同行了解你,认识你,知道你一直在努力!
论文评审,基金评审,其实就是小同行了解你的过程。你的报告给人留下较深印象时,你在圈子里自然有了话语权和知名度。你做的工作越多越出色,获得圈子认可的机会就越大。基金委评审专家的遴选一定是各领域的“精英”。
进入圈子,是个渐进的过程。科研工作者要有主动性,积极参与学术交流,扩大视野。
不能只做自己而不与人交流。与同行的交流获得思路,灵感,如同经常看文献一样。任何领域都有一批高手,与高手切磋,对自己水平的提高毋容置疑。面对面的交流效果远大于背对背的交流,这也是人类社会群体性的表现。只有你融入圈子,成为其中的一员,你才有更多的机会。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5: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