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种描述图片内容的方法
龚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论文写作的时候,少不了要描述图片。怎么描述图片的内容呢? 许多作者其实做得并不好,犯了很多错误,洋洋洒洒写了很多废话。本文用下图为例,分析两种常见的文字描述方法,并解释其特点和问题。
图1. 某国1950 - 2015年服务业、工业和农业在GDP中的比重。
第一种描述方法:图1 给出了某国服务业、工业和农业在GDP的比重。1950年,它的工业占比18%,农业占比53%,工业占比29%。到1979年左右,它的服务业和农业的占比出现了交换。所以从1979年以后,某国的主要GDP贡献来自服务业。在2012年,服务业,工业和农业在GDP中的比重分别为59%,27%和14%。
第二种描述方法:自从1950年开始,某国政府抓住时代发展趋势,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服务业和工业。经过70年的努力,包括改革开放,引进外国资本、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制定长远计划等,该国成功从一个农业型社会成功转型为服务型社会(见图 1)。预计10年后,该国产业结构将和一些发达国家持平。
上面的两段话,差别很大。第一种描述方法被广泛用于各类文献中。它的每个描述都很正确的,准确的,而且所有重要的东西都覆盖了,写作条理也很清楚。但是,这些文字几乎是一堆毫无意义的废话。这是因为一般的读者不需要看这些文字,直接看图片,也都可以看到这些细节。第二种方法不是直接描述图片,而是分析数据背后的原因,所以它得到的结论是该国经过70年的努力,成功实现了产业升级和转型,成为服务型国家,以及它未来的发展趋势。此时,图片只是这个结论的一个佐证。因此,你可以认为这样的描述,重点是对这个问题的分析,而不是图片。
这两种写作方法,一个讲了一堆几乎一目了然的废话,另外一个讲述了数据背后的原因,二者高低立见。第二种写作方法才是我在本文中要推荐的。当然,我并不是说第一种写法就完全不可取。如果通过这些细节描述,能够得到一个明确的结论,则这些细节描述也是可以接受的。我所反对的是那些没有价值的细节描写。所以,希望学生以及其它相关人员在描述图片的时候,不要完全着眼于图片的数据本身,而应该找到这些数据背后的原因,分析这些数据的意义,并得到一个确定的结论等等。这些才是读者最希望获得的信息,它们才是文章的真正价值所在。
最后谈一下我的写作习惯。在科技论文写作过程中。我总是喜欢先把数据背后的原因列出来,这样这些图片和数据就成了这些原因顺理成章的结论,即第二种写法。所以,在第二种描述中,我仅用三个字“见图1”就结束了对图片的讨论。我经常和学生说,如果你假设读者是聪明人,那么这些显而易见、一目了然的东西,就没有必要再给出来了。因此我们应该要写那些看不到,或者不是那么显然易见的东西,并且得到一些确定的结论。这些结论可能是数据背后的逻辑分析,也可能是数据的总结和延伸,它们可以体现作者本人对这些数据的理解,并有一定的带有主观色彩的“洞见”和“观点”,它们甚至可以决定文章的“价值取向”或者“发展方向”。比如在第二种方法中我用“预计10年后,该国产业结构将和一些发达国家持平“,从数据引申出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文可以看作我的前一篇博客文章《谈科学论文中的糊弄》的姊妹篇,所以第一种写作方法,在我看来就是某种形式的“糊弄” --- 写了一堆文字,避重就轻,什么价值也没有。
本文同时在知乎发表。https://zhuanlan.zhihu.com/p/704461176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11: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