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母校的生日

已有 2983 次阅读 2012-3-19 21:39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校庆, 一零一中

明天,就是我的母校——北京一零一中学校庆66周年的日子。如果从入学那年算起,到今天整整五十年了。一零一中,是我生命中的重要经历,毫不夸张地说,这段经历对我一生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母校对我们的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的教育。从我们入学的那一刻起,母校就用她的革命传统滋养着她的儿女。我们在校的年代,每年校庆,学校都会排练校史联唱,到了1966年,母校20周年校庆的那年,学校把校史联唱改编成歌舞表演,模仿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模板,排练了山寨版的音乐舞蹈史诗。歌还是当年那年歌,又加上了配歌的舞蹈。不过,那一年,我们已经毕业了,只有看的资格,没有参与的机会了。
学校对我们的品德教育,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劳动。我们都有劳动课,每周都要劳动半天,一般都安排在星期六。要干的活,什么都有。初一年级的,去挖菜地,给菜园浇水。再大一点,上初二初三之后,就去厕所淘粪,并把粪抬到山上,浇到桃园的桃树下,有时也给葡萄浇大粪。到了秋天,甚至停课两周,要么给学校养的羊搂树叶,要么下乡帮助农民秋收。在夏天麦子熟的时候,更是要下乡去参加“三夏”劳动,即夏收、夏播、夏种。其实我们能干的就是帮助农民拔麦子,别的也干不了什么。
在劳动中,谁要怕脏怕累,那是会被大家耻笑的。只有争着参加不怕脏不怕累的活计,大家才觉得这样做才不是落后分子。我认为,我们在学校这几年所培养的劳动观点,对我们一生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后来,我参加工作以后,不管是在工厂,还是在学校,无论什么样的工作,包括参加各种公益劳动,我们都不会怵头,而且一干起来,都特别带劲。
在1955年之前,母校是一所干部子弟学校,1955年之后,母校向社会招生。1962年,到我们入学的那一年,我们班既有北大清华的子弟,也有海淀街上劳动者的子女。可能是学校有意安排的,我们班没有干部子弟。后来上初二以后,来了两个蹲班生,这两位都是干部子弟,我们班才有了干部子弟零的突破。
我也接触过高年级的同学,其中有些干部子弟,表现得非常出色。他们衣着朴素,学习努力,而且和各方面的同学都能打成一片。在一零一中,是不允许学生攀比家长的职位的。如果有谁这样做,肯定会被耻笑,这样的人实在太浅薄了。据说,八一中学的学生就喜欢攀比家长的职务,八一学校里的军队干部子弟比较多,在有军衔的时候,如果某学生的父亲是大校,另一个学生的父亲是上校,那么那个大校的孩子就可能会要求上校的孩子听他的。这在一零一中,是不可能的事。
在那个年代,所有的人同学都在学着艰苦朴素。即使是干部子弟,无论男生女生,都要学着做针线活,至少要能缝补自己的衣服。所以针线包流行每个班和每个同学身上。那时候,穿补钉衣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而且没有人认为穿补钉衣服有什么不光彩,有什么难看的。
在那个年代,极“左”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一零一中也是如此。在文革前,一零一中就有高中学生对当时的课本教材,主要是语文课本中的某些课文开展了批判,其中就包括朱自清的《绿》。据说,在文化大革命中,北京一零一中的红卫兵率先跑到广州,揪斗红线女,还给红线女剃了阴阳头。红线女就是今天凤凰卫视军事评论员马鼎盛的母亲。广州的市民对于一零一中的红卫兵很不满。在文革中,一零一中也发生了将一个美术老师毒打致死的事件。虽然那个老师因为某些罪错正在被劳动教养。所发生的这样的事,也正是作为一零一人所需要反省的。
一零一中还有一些做法至今仍然是值得肯定的。1964年和1965年,一零一中在北京郊区农村各招了一个班,都是京郊农民的子女。这在北京的重点中学中似乎还没有过。1966年,文革开始了,这项工作就难以为继了。至少,这说明,一零一中并不只是单纯为培养干部子弟,她在用自己的力量尽力为教育公平做出自己的努力。在改革开放以后,一零一中多次组织教师到西部贫困地区支教,培训当地的中学老师,与当地教师交流。这在北京市的重点中学中也是不多见的。
文革前,一零一中的优秀高中毕业生,高考报志愿时,第一志愿不是清华北大,而是报考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其次是报考北京航空学院和北京工业学院,这都是与国防科技和国防工业有密切关系的院校。1964年,大庆油田的报道风靡全国,我们学校的高中生就有不少同学报考了北京石油学院。那时没有人考虑毕业后工作条件的艰苦,只是认为这是国家的需要。一零一人总是把国家最紧迫的需要作为自己奋斗的志向,这一点到今天也值得称道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549511.html

上一篇:真正的艺术家
下一篇:小聪明与大智慧
收藏 IP: 1.203.103.*| 热度|

1 吕新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9 08: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