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中国发展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已有 3560 次阅读 2018-12-4 08:04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美国学者大卫·科茨在谈到中国向前发展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时,讲到了一些问题。给我印象深的有两点。一个是贫富差距的问题,一个是年轻人消费观念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众所周知。问题在于解决的办法。应该肯定,国家现在所进行的精准扶贫,是一项减少贫富差距的重要举措。这项工作工程很大,要进行一段相当的时间。可能在某些时段,我们原来的目标已经达到了。贫困问题解决了,但不等于贫富差距的问题就跟着都解决了。脱贫的标准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指标。达到脱贫的指标,就可以说消除了贫困。然而,在超越了贫困线之后,人们之间的贫富差距依然会继续存在,不会很快消除。

原因在于,现在我们的经济体系仍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关系并存的状态,那么就存在着资本与市场,再加以私营经济。这三项因素就会导致贫富差距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消除。甚至可以说,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贫富差距还会存在,而且也不排除有继续扩大的可能。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我们现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目前的混合型经济架构,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消资本、市场与私营经济。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在收入上的差距就会继续存在。虽然原来那种标准的贫困状态不复存在了,但是相对的贫与富是会继续存在的。这种差距是会继续存在的。那么人们心理上的不平衡,当然也会继续存在的。

这种不平衡、不满意,表现的是这种状态中存在着不公平。而不公平本身也是矛盾的一种反映。只要我们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着这样的政策,那么这种贫富不均的状态就会长期存在。因此,如果要达到真正消除贫富差距的问题,就要做好进行长期努力奋斗的思想准备。这项消除贫富差距的工程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

从心理状态上说,虽然存在着这样的不公平,我们在一定程度上还要容忍它的存在。因为我们的基本政策不能改变,那么由于这种基本政策所带来的相关状态也不会很快改变。所以我们的心理要有较强的韧性和承受力,要认识到这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存在的一种必然现象。

这并不是说,承认这种现实的存在,就等于承认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是天然合理的。尽管这种现象的存在有其一定的必然因素与合理因素,但这种现象的存在,毕竟会给社会带来不大不小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存在对于社会的发展是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的。所以我们不可能置之不理,如果放任,就会出现更麻烦的问题。

当然在这个阶段中,我们对于减缓贫富差距的扩大,或者尽可能减少贫富差距扩大的速度与幅度还是有不少事情可以做的。首先,对于私营经济在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违法行为,要坚决予以监管与制裁。不少私营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就采取种种违法手段,来谋取更多的财富。这也是存在贫富差距扩大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当然,有的企业盈利较多,并没有做违法的行为,只是他们的产品具有较高的附加值。这样的经营我们当然还要保护。只是在诸多私营企业中,这样的企业是少数而不是多数。所以加强对私营企业的监管,对防止贫富差距的不当扩大极为必要。

其次,在我国今后的经济发展中,要优先发展国有经济和其他的公有制经济。这是消除贫富差距的一个带有根本性改变的做法。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生产决定分配,那么公有制经济的生产所决定的分配形式就是按劳分配,因此具有更大的公平性。如果参与公有制经济的劳动者人口增加了,那么进入私营经济的劳动者就会有所减少。这样,通过按劳分配来获得收入的劳动力人口也会增加,他们的收入会更加稳定,他们收入的幅度会增加得更快一些。他们在总体上的收入水平也会更高一些。

公有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需要一定条件的,不是单纯建立几个国有企业或者集体所有制企业就能解决问题。所生产的产品要有更高的技术含量,生产工艺流程也有更高的技术含量,产品的市场需要量要不断地增长。这几个方面成长了,成熟了,公有制经济就有了立足点。

再次,对于非按劳分配收入的人口,加强税收的监管,对于抑制贫富差距过快增长是绝对有利的。我们现在的税收监管还是不太到位的。对于那些富豪们的收入,目前的监管看上去不太有力。这导致在税收方面,国家的收入存在着一定的流失。而且越是工薪阶层,所得税所缴一分不少,而非工薪阶层的所得税的缴纳则不太让人满意。关于这部分税收的问题,一定要严格依法解决。这件事不能再拖下去了。

第二个问题,关于消费观念或者消费趋向的问题。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是对于消费产品的过于奢侈的要求。房要豪宅,车要豪车,再加上其他的所谓奢侈消费品。看上去占据了一大块GDP,但实际上,这种奢侈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刺激作用极为有限,对于就业人口的增长更没有太大的意义。而且,豪华与奢侈消费品的扩张,对于人们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是有负作用的。豪宅、豪车,以及奢侈消费品,其高昂的附加值,对于社会生产并没有多少真正的实际意义,只能鼓动起一股歪风。在这个问题上,国家必须有所作为,善于引导。

人人都想过好日子,这没有错,但过好日子不等于过奢华的日子。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奢华的生产与生活会占有更多的资源,而产出的结果却并不能向更多的人提供服务与产品。前些天,我提出了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是量入为出,有人表示不同意,说我不懂金融。其实,这种生活方式与是不是懂金融并无太大关系。中国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坚持艰苦奋斗,而信用消费与奢侈品消费,与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是截然相反的。中国的发展如果要更久远的可持续性,那么艰苦奋斗就是永远不能缺少的。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1149724.html

上一篇:研究生去做中学教师有什么不好?
下一篇:美国的无耻与无赖
收藏 IP: 114.250.38.*| 热度|

1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0 23: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