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为农村孩子留出录取名额

已有 1756 次阅读 2018-7-27 08:0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文革前的高中毕业生人数并不多,那时能考上大学的比例也很低。那时所展示出的应试教育的弊端也不是太明显。文革后,恢复了高考,前二三年,这方面的问题也没有那么突出。孩子们的负担也不是太大。后来,问题开始出现了。应试教育的压力越来越大,孩子们的负担也越来越大。我们开始关注我们的教育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了。再后来,为了解决应试教育的问题,于是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概念。但是,素质教育到底是指什么,其实这个概念的内涵并没有搞得很清楚。以为是在数理化史语外之外的副科或者艺术类课程就算是素质教育了。结果是学生的负担更大了,而应试教育的那一套也没有觉得减轻多少。至少对于初三应对中考,高三应对高考的那段时间,问题尤为突出。

这个问题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因为中考与高考吗?表面上看,似乎是这样。如果没有中考和高考这如此这般大的压力,应试教育也不会有如此广阔的市场。家长们需要这样的方式,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们也难以摆脱这种方式的压力。而且,人们都说,高考是体现教育公平的一种唯一的方式了。取消高考固然不可能,就是对高考进行某种改革,都会被指责会存在不公平的因素,会被某些有权有势有钱的人钻空子。那就体现不了教育的公平了。如果教育没有这样的基本的公平,那么阶级固化的问题就会更严重、更突出。

这样一看,似乎问题陷入了一个死结。放弃高考,或者改变现有高考的方式,就会出现教育不公平的问题。但是如果继续坚持现有的高考方式,那应试教育的问题就解决不了。因为农村和经济不那么发达地区的穷孩子,要想改变命运,只能通过现在看上去还算是公平的高考。而要想通过高考进入理想的大学,这现有的应试教育方式就能起到一点助推的作用。

这么一说,似乎就没有什么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了。现在看来,就是这样,没有什么特别好的办法。但是也有不那么特别好,但也算是有点作用的办法。如果想找到一种让所有的人都满意,都觉得合理的办法,估计不太容易,甚至不太可能。只能找一种相对合理且有效的办法。如果将来人们能找到更为合理而智慧的办法,那当然最好不过。但在找到这种所谓满意度高的办法之前,肯定会有虽然满意度不高,但却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这个办法就是,对于那些双一流的高校,特别是原来的所谓985高校,必须明确在录取新生时,为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留有相当比例的名额。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应该是一个硬指标。特别对于在一线城市内的985高校,对于较多地招收本地生源,要有明确的限制。其比例可以适当地多那么一点点,但不宜过多。而如果实行这项政策,那就对于所谓高考移民的问题必须严加管控,绝对不允许违法违规的现象存在。而且,这样规定的比例应该就是一个硬指标,不允许存在任何通融的条件。

如果实施这样的办法,可能会有人认为不合理。特别是那些城市中学生的家长,觉得这样不公平。其实,任何公平都是相对的。美国的顶尖大学,对亚裔学生限制录取比例,引发亚裔学生家长的不满,认为不公平,认为是种族歧视。但如果换位思考一下,如果美国的顶尖大学里都是按分数录取,那么亚裔学生的比例会一下子高出许多,那么其他族裔的孩子怎么办?非洲裔的、拉美裔的孩子要论考试,估计肯定考不过亚裔的学生。那么他们就没有资格进入顶尖大学学习了吗?这对他们公平吗?所以严格说来,美国一些顶尖大学限制亚裔学生的入学比例,不能说完全是种族歧视,不能说完全不公平。

这种行政干预是对现阶段资本干预的一种必要的制约手段。资本为了他们的子女可以投入大量的子女教育的资金,以保证他们的子女能受到最好的教育,为他们的子女能进入国内的顶尖大学打下很好的基础。但是,那么贫困家庭的孩子完全没有这样的条件,也没有这样的可能,他们在这个方面一开始就输在所谓起跑线上。这公平吗?肯定有不公平的方面。

更重要的是,为了保证社会人才流动性的活跃,为了能让更多的社会底层的孩子有机会改变自身的命运,这样的做法是十分必要的。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因为教育资源的匮乏,而受到的一些不公平的对待,是不是应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有可能接受更好的高等教育的机会作为一种补偿?而且,在基础教育没有得到发展的才能才干,是不是有可能通过良好的高等教育而得到有效的开发?这些情况都是完全可能的。

曾几何时,国家教育管理部门也针对名校中农村孩子的减少做了一些努力和调整,情况比过去略有好转,但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没有硬指标的规定,穷孩子能进入顶尖高校的比例还是过低。这是不符合社会主义大学的教育目标的。社会主义大学不是培养贵族的,更不是培养世袭式的贵族的。我们要让我们的社会有更大的流动性,让更多的社会下层的孩子有机会展示他们的能力和才干,为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让这些孩子们的生活和命运能有一个更大的变化和更多的选择机会。

或许在将来,资本对于教育的负面影响在减退,那么这类所谓硬性的规定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我们期望着那一天的到来。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1126121.html

上一篇:足球与兴趣
下一篇:霸王别姬
收藏 IP: 114.241.12.*| 热度|

2 郭景涛 曾智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6 13: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