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起跑线和分流

已有 1793 次阅读 2017-9-15 06:44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在涉及教育的各类文字中,有两个词会让人感觉到焦虑不安。一个词是“起跑线”,另一个词是“分流”。起跑线的说法,人们应该比较熟悉了。虽然早就有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说法,而且也对起跑线的说法进行了批驳,说人生不是一百米短跑,而是一个漫长的马拉松赛跑,所以在起跑线上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其实并没那么重要。话是这么说,但实际上,每个孩子的父母在听到起跑线的概念后,依然会胆战心惊。

有些受过一定教育的家长,在最初听到起跑线说法的时候,也会表示出不以为然的样子。但随着自己孩子的长大,看到周边同事、朋友的孩子又是参加这个班,又是参加那个班,又是学英语,又是学钢琴,于是自己的心里也开始不那么淡定了。万一自己的孩子将来什么都不会,干什么都不行,那该怎么办?人家孩子身上都是技能和本事,而自己的孩子跟人家孩子一比,就差得很多,这难道还不够让人焦虑的吗?再怎么淡定,也撑不过多长时间。最终还是在各方的压力下,把自己的孩子也送上了各种不同的技能班进行培训。仿佛只有这样做,才算对得起孩子的未来,才算跟孩子的未来有了个交待。

稍微冷静点的家长,可能在选择让孩子参加的培训班方面多少还有那么一点理智。比如,不让孩子参加过多的这类的班,总还有点适可而止的控制。但是,不管怎么说,总得让孩子学点什么。完全一点都不学,现在的家长,似乎根本不可能忍受。当然,如果孩子的兴趣,正好与参加所培训的专长相符合,那就算是要烧高香了。如果孩子完全没有这样的兴趣,那还真有点麻烦。放弃吧,钱已经花出去了,一般都是上万的钱。不放弃吧,孩子太痛苦、太受罪了,心里也着实不忍。该怎么办?不知道。似乎也没人能知道。

另外一个可怕的词汇叫“分流”。这个词汇比所谓“起跑线”还要可怕。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汇是在孩子上初三时的家长会上。学校的校长就在会上说,如果你的孩子通过中考不能考上理想的高中,那将来他们就会被分流。分流,分到哪儿?流到哪儿?校长没有明说,但实际的含义很清楚。你能考上理想的高中,就能上大学,能上更好的大学,将来就是人上人,就能找到好工作,就能有更好的收入。如果不能考上理想的高中,那就会去中专、技校、职高等这样的学校,只能从事一般不重要的劳动或工作,或者从事体力劳动,做一个普通的工人等。在校长看来,所有的家长都不会喜欢让自己的孩子将来去做这样的工作,所以用分流一词来吓唬家长们,可能会让家长更加有力地督促自己的孩子,努力学习,能较高的分数通过中考,将来不至于被分流到那个所谓下层的阶层之中。

在这位校长的眼里,当然绝不止是这一位校长,人生就是分为等级的。学而优者,未必出仕,但一定比学而不优者将来的出路要好得多。而那些从事普通劳动者工作的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不行,都只能算是人生的失败者,用英语说,就是loser。这样的校长,这样的教育,对那些孩子们,究竟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应该承认,在今天的社会里,确实还存在不同的阶层,还有事实上的不平等。这是客观存在,是无法掩盖的。但至少在法理上,在公民的权利与资格上,人与人应该就是平等的。那位校长讲到分流,就给不能上好的高中,将来也不能上大学的孩子们指出了一条可怕的道路。这位校长可能认为自己的好意,是督促家长和他们的孩子要努力学习。但我们都知道,总会有一些孩子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不可能进入好的高中,在那个时候也不可能进入大学,更不用说进入好的大学去学习了。总是会有一些孩子会从事那些与高等教育关系不大的职业。这样的职业可能收入不太高,可能社会地位也不太高。但在人格上和公民资格上,我们都是平等的。这一点如果不讲清楚,就是有意在侮辱那些不能进入高中和大学学习的人们。

在现实中,除了存在这样的事实上的不平等之外,也存在着行行出状元的事实。现在有不少行业中需要高技能的技术工人。他们的收入有时比硕士研究生的收入还要高一些。这种情况尽管是不太多,但并不是不存在。所以那种把分流看成就是绝对地划分出高收入与低收入的群体,或者绝对地划分出高阶地位与低阶地位的等级,都是不负责任的。

我们的国家现在还很穷,所以人们的收入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随着我们国家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技术工人技能的提高,那些所谓低收入的阶层是一定会发生变化的。这样的情况也一定会成为现实的。所以,那种认为中考或者高考就成为所谓分流的手段,实际上是很短视的。中国作为制造业的大国,工业化进程还没有最终完成,我们也需要成千上万的技术工人。这些技术工人不会只是简单的操作者,他们中也会出现很多专家等高技能人才。这样的人才在我们国家是绝对不可或缺的。所谓分流的说法既不符合客观实际的需要,也是很不负责任的。

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于做博士或者教授。那些博士和教授也有很多事情自己是做不来的。所以社会才有分工。在剥削制度存在的前提下,分工本身就包括着阶级或者阶层之间的歧视与不平等。但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下,这种情况正在有所改变,也应该有所改变。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分工,本身就是社会公民平等的大协作。虽然现在我们还不能完全去除掉那种事实上的不平等,因为这种不平等正是我们的社会中仍然存在着资本与市场的原因所造成的。而到了将来,资本与市场一定会退出社会主义的经济体系。真正的平等就一定会到来。我们现在所要做的,不是要扩大这样的事实上的不平等,而是应该尽力缩小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那种会撕裂孩子们心灵的所谓分流的说法,还是尽快从我们的校长和教师的嘴里清除出去吧。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1076027.html

上一篇:朝鲜问题之解
下一篇:婚姻得就和
收藏 IP: 123.113.223.*| 热度|

2 吕喆 徐令予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9: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