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母亲走了 精选

已有 6021 次阅读 2017-2-21 10:37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2017218日上午十时许,突然接着二弟的短信,只有几个字“妈妈今天走了”。看到这几个字,心中就是一震。虽然母亲的情况我们早就预感,但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还是让我受到很大的震动。于是立刻与弟弟通电话,弟弟说,昨天夜里母亲就睡得不安稳,不时地在叫喊,可是听不清在喊什么。早上听到母亲在咳嗽,约九点多,忽然感觉母亲那边很安静。再过去一看,母亲已经没有了呼吸。二弟立刻给母亲做心脏按压,试图恢复母亲的心跳。这时,三弟听到消息后,也从家里赶了过来,与二弟轮流给母亲做心脏按压。

120急救车赶到后,做了心电图,量了血压,对弟弟们说,已经没有生命体征了。心电图是直线,血压为零。后面的事,就是给母亲清洗身体,更换衣服。

我在电话里对二弟说,我马上就赶回去。老伴很快联系到女婿,然后就驱车直奔天津。到了家里,走到母亲的遗体前面,我立刻下跪,磕了四个响头,口中连喊“妈妈!妈妈!”眼中没有眼泪,但心里特别沉重,想到的只是这样一句话,我没有妈妈了,我没有妈妈了!

与弟弟们简单交谈几句后,三弟要为办理死亡证去跑社区等地开证明,还要去社区医院开母亲的死亡证。我想起几年前,在父亲去世后,母亲执意要办理遗体捐献的事宜。当时三弟不太同意,因为父亲当时在捐献遗体的时候,就有家人表示不赞同。母亲说,既然三弟不肯去,那你来帮我办这件事吧。我是赞同和支持母亲的做法的,当然就去找到天津市红桥区的公证处,在他们的协助下,办理了遗体捐献的申请事项,以及公证书。

三弟已经把公证书的文件都准备好了。在我的女婿的帮助下,我找到了天津医科大学教务处的电话。因为是星期六,办公室里没有人。但电话留言里给了一个手机号。我拨打了这个手机号,一位姓王的老师接听了电话。交谈几句后,初步确定了星期一他们派车来运送遗体。在这个过程中,我问起,遗体在家里停放这几天,我担心会发生一些不好的变化,问王老师应该怎样处理。王老师给出的建议是,可以找一个殡葬服务部存放遗体,也可以租赁一个冰棺,在家里存放。

三弟妹的一个妹夫有些关系。在他的帮助下联系到一个殡葬服务部,租来了冰棺,将母亲的遗体摆放好之后,启动电源。冰棺能保持零下七到九度的低温。这可以保证在母亲的遗体运送走之前,不会发生什么变化。

初步的事宜都安排得差不多了。我和弟弟们谈起了过去的往事。有些事,母亲跟弟弟讲过,而我却从来都不知道。二弟说,母亲告诉他,我是出生在汉口协和医院,二弟出生在安庆同仁医院。而三弟出生在什么地方,他们俩都不太清楚。而这事倒是我还知道。我告诉他们,三弟出生在北京友谊医院。那应该是苏联专家援建的医院。我之所以有这个印象,是因为母亲在生产前已经住院,父亲带着我和二弟到友谊医院去看望母亲。母亲挺着大肚子,穿着病号服,和我们笑着谈天。这个印象还是很清晰的。汉口协和医院与安庆同仁医院都是外国人办的医院。那两所医院原来的医生护士都是外国人。汉口协和医院是英国人。安庆同仁医院可能也有英国人,但是不是还有美国人就不清楚了。北京友谊医院的医生护士都是中国人,但有苏联专家。

小时候在安庆,我记事的时候,二弟已经出生了,由外婆帮助带着。母亲还要上班,所以没有时间带他。我由祖母带着,所以平时是看不到母亲的。只是隔三差五,祖母带着我去外婆家,间或能够见到母亲。但是,在安庆时与母亲相处的记忆几乎为零。有时,父亲从外地回来,与祖母和我一起吃饭,这时我也没有见过母亲。

1953年,从安庆到北京时,祖母带着我,母亲带着二弟,坐上从安庆到汉口的轮船。二弟小,和母亲有个床位。我和祖母就睡在船舱的地板上,只铺着一张席子。

到北京后,和母亲就天天见面了。母亲在邮局上班,早出晚归。家务都是祖母和一个从安庆带来的保姆一起做。母亲在星期天的时候,也一起搞卫生。我印象较深的是母亲总是在擦窗户的玻璃。我家还得到过一个居委会发的“清洁”的标签,原因就是玻璃擦得很干净。

记得母亲刷牙时,总把一副假牙取下来用牙刷在刷。我从来也没想起问过,母亲为什么那么年轻就配假牙。这次二弟告诉我,母亲在贵阳时,那时也就二十多岁,因为患严重的牙周炎,上牙床的四颗门牙全给拔掉了,只好配上假牙。这假牙一带就是七十年。2016年,我把母亲接到北京,住了三周。晚上母亲刷牙时,还是自己取下假牙,自己用牙刷在刷。

母亲一生极为节俭。一件外衣,一穿很多年,打了补丁,也还要穿。从经济条件来说,母亲不是非穿补丁衣服不可,但是她从来不讲究这些外在的服饰。我的姨妈和舅妈们,从经济条件上,都没有母亲的收入高,但母亲的服饰永远是最简朴的那一个。有时,我们或她的儿媳们给她买了新衣服,她都说真是没有必要,她有衣服穿。

母亲到了晚年,依然节俭。一支牙膏,直到再也挤不出来了,就用剪刀剪开,用牙刷在上面涂抹,继续使用。母亲说过,当年在抗战时期,生活特别艰苦,所以这种节俭的习惯就一直保留着。任何一点浪费母亲都不能容忍。

母亲对我们的管教还是很严格的。虽然母亲上班工作,时间很紧,在那个年月,晚上还要在单位开会,不到九点都到不了家。特别是祖母去世、父亲调往外地后,全家的家务和对孩子的管教都落在母亲一个人身上。有一次,我因偷了一张京工大院食堂里工会正在出售的电影票,然后编个瞎话去首都电影院看电影。回来被母亲揭穿了,于是拿着一根扁担用力地打我。说是用力,只是我当时的感觉,现在想来,母亲能用多大的力?但那次教训后,这类事我是再也没有干过。

那根扁担是怎么来的?弟弟说了这样一件事。当年我们住在车道沟时,压水井供水总不正常,需要用水缸储存一定量的水。于是父母和家里的保姆到蓝靛厂去买水缸。买水缸这事我有印象,但为什么要买水缸我已经不记得了。我们一家都去了蓝靛厂。我小时候有毛病,坐车、走路、坐父亲的自行车,都容易头晕,一晕就天旋地转。那次去蓝靛厂,走到半路,我又晕了。结果母亲和保姆轮流背着我,继续往前走。买了水缸,没法弄回来。父亲就买了根扁担,由母亲与保姆俩人一起抬了回来。

后来,那个水缸不再用来装水了,改装粮食了。后来水缸破了,找人给锯上,继续使用。直到2005年父母搬家,从天津丁字沽零号路搬到湘潭道水竹花园,这个缸才弃之不用。那也至少用了五十年。

我个人感觉,自我小学五六年级直到初中,母亲对我似乎有点偏爱。这个感觉是怎么来的,我也说不清。具体有哪些更详细的事例,我也想不起来了。但这种感觉一直存在。在母亲的关爱下,我真的有一种幸福的感觉。后来,母亲带着弟弟随父亲搬到天津。我不想离开北京,但对与母亲的分离是有点难过的。

自从离开家自己独立生活之后,开始并没有怎么特别想家、想念母亲。有时生病,也不想别人那样,一有病就会想家。但突然有一天,我特别想家,主要是特别想念母亲。这种想法当时怎么也克制不住。结果弄得中专时的班主任也察觉到我的情绪不太正常。可是我对他什么也不想说。

参加工作之后,每年都有探亲假。其实,平时春节、五一、国庆都可以回去。一回到家,母亲就想方设法给我做好吃的。当她知道我喜欢吃猪肘子时,每次我回去,她都要炖猪肘子。但是我毕竟一天天长大了,对母亲的依赖也越发减少了。这样的感觉我并不喜欢,可是似乎也没有办法改变。

记得小时候,我闹肚子。晚上母亲抱着我上床睡觉。那次,母亲用手轻轻地拍着我,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母亲在拍我睡觉。多少年后,那种感觉依然记忆犹新。可能在母亲的怀抱里,心里是最踏实、最安静的。

母亲虽然没有说过,但是我能感觉到,当母亲离开北京时,是希望我也跟着一起走的。可是由于我很希望自己独立生活,能尽早离开家庭,所以对母亲的感受虽然也了解一点,但更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所以从16岁之后,与母亲就是聚少离多了。

父亲离世后,母亲也要办理遗体捐献事宜。这次弟弟告诉我说,其实母亲是最早要提出捐献遗体的。当时父亲对母亲说,我们都这么老了,这样的遗体谁会要?父亲原来从来没有提过他要捐献遗体。但在病重的最后几天,他却坚持一定要捐献。弟弟说,父亲就怕给我们添麻烦,而他一生中最怕麻烦别人。这话我也理解。母亲走后,有亲属说,还是火化吧,不要捐献了。我们弟兄三人都表示还是要尊重母亲的遗愿。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在她的儿子们的心里,母亲永远是最伟大的母亲。这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1035018.html

上一篇:破坏生产力的国企改革
下一篇:两参一改三结合
收藏 IP: 114.241.10.*| 热度|

47 谢力 吕喆 郑永军 武夷山 李健 汤茂林 史晓雷 罗汉江 姚小鸥 冯大诚 姜玉梅 任胜利 褚海亮 王春艳 翟自洋 张海权 鲍海飞 王安良 信忠保 付雷 吉宗祥 刘光银 杨绪洪 梁劲康 武永军 蒋永华 冯兆东 林涛 郭红建 赵美娣 高义 蔡小宁 孙立杰 王启云 石磊 韩晓阳 刘钢 sqcrft hongbinwu wangqinling aliala nm2 wuxiangchao haoye ericmapes zjzhaokeqin qx12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3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9: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