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从我国媒体上经常看到一些大学招聘人才的广告,他们中既有国内名牌大学,也有一些省属大学和西部大学。这些大学引进人才广告最为显著特点是开出的年薪越来越高,多数为年薪百万,有的高达180万元。这种反常高年薪能招聘到它们所需要的人才吗?当然,如果你要和这些普通高校或西部大学招聘单位领导讨论这个问题,人家一定会反问:我们既没有地域优势,更没有学校品牌和平台优势,我们能给的就是这个年薪。你能说人家说的没有道理吗。
前几天中午陪香港大学两个教授吃饭,大家也在议论这个问题。一位港大教授说,按照这种高年薪招聘到的人才,实际工作中可能会碰到一些问题。你想在一个课题组里面,作为带头人拿的薪水是其他人的10几倍甚至20几倍,这样如何能够协调好各个成员之间工作的积极性。按照我们常说的责权利三者关系,拿着如此高年薪者究竟做出什么样的“惊天动地”业绩才能大体与其所得的“利”匹配。我曾经指出这样情况,有的单位主要想利用这种“人才”的头衔和在国外取得成果造势,去国家有关部门争大项目和经费,或用来应付各种考核装装门面,而不是请这种人才来做一些具体高端科学研究,为提升学校相关学科的整体水平作贡献。一些单位个别人才也很会适应国内这种“游戏规则”,到处忽悠,引起国内同行的反感,导致引进单位适得其反,难以实现当初引进人才的初衷。
很多年前,我听说过一件与此相关事情。一个省属大学引进了一位“人才”,在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项目时,由于自身条件比较过硬,通过了通讯专家评审。但在会评答辩时,有专家提出“你现在所在学校科研平台能否支持你高质量完成这个重点项目”。显然,这个问题引起了会评专家的共鸣,最后还是否决了这个项目。这表明,仅靠个别牛人去争项目,专家们不一定会支持,当然,我认为专家们在这个问题上认识没有什么问题。我们常说“筑巢引凤”就是说的这个道理,你没有准备好一定的科研平台条件,即使引进了一些这样人才,也只是面子工程而已。我想反而会扰乱本来就很脆弱的国内正常的学术环境。
看到媒体大事渲染一个重点大学引进一位人才的“事迹”。人才来了后果然不负众望,充分运用自身优势,拿到了国家很多类别的大科研项目,估计经费达数千万元之巨。用媒体宣传的话说,这位牛人填补了学校多年来,多个类型项目的空白,例如973项目,也发表了这个学校从来也没有发表过的NS论文,后来也当了院士。这就是我们需要的引进人才“典型”吗?在我的人才观念里,如果牛人来了后带领团队做出的科研成果,提升了学科的国际地位,让他们团队成果走在世界同行前列,那意义就不一样的。我是这么理解的,国家投入的科研经费就像一个大锅里面的食品,你拿多了,别人就少了,这就要看谁产出成果的效率了。而不应该去和国内水平不高同行们比,拿了如此高的薪水和巨额经费产出的成果应当主要到国际舞台上“秀”。
最近,我和儿子视频也经常讨论这个问题,即“高薪能引来真正做学问的人才吗?”。儿子说:“如果冲着高待遇来的人一般不会是真正想做学问的人才”。我想他的看法可能代表了在海外留学人员中积极的正面观点,尤其是那些想做事年轻人的想法。我分析揣测,作为一个40岁左右正处於科研“创作”高峰期的年轻人,如果已经小有成就,他们至少可以在海外找到三种类型的职位:教职,一般针对取得了较好学术成果,即有好论文发表记录的人;研究人员,可以在研究机构或大学的非教职岗位(研究员),属于科研高级打工仔;公司职位,尤其对于那些从事应用型技术类型研究人员,例如我在美国从事石油勘探开发服务公司的学生。在这三种类型人员中那些想做点学问的年轻人,尤其是少数高水平,够得上高年薪的人才,加上他们的“爱国心”和对科学研究的“酷爱”,一般会将招聘单位的学术研究氛围和科研平台条件等放在“优先考虑”地位。他们清楚,全职回去,生活方面,尤其是青椒们最为头疼的住房不会有什么问题。既然能给如此高的薪水,一套像样住房还会有问题吗?但是如果他们在科研工作中缺乏基本的平台条件,科研团队成员中水平不高难以配合,办理经常出国学术交流的手续繁杂,尽管可以给他配上秘书,但是国内行政单位低办事效率,行政化官员作风,酒肉文化,卡拉ok文化,导致他们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步履维艰,他们还能长期呆下去吗?当然,对于一些名牌大学给引进人才创造的科研平台条件比他们在国外单位还优越,那就另当别论了。
在我的印象里,20年前广东汕头大学开辟了我国高薪聘任人才之先河。1993年汕头大学高薪聘任一位数学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前校长,恰是我们一个县的老乡,据说县里曾经为他举办过70大寿),当年国人还在崇拜“万元户”时,给他的月薪1万。为此,当时在媒体上引起轩然大波,开展了广泛讨论,后来又有多位数学家加盟(实际上多数非全职,为“客座”)。当然,在这些数学大家的领导下,20年来汕头大学的数学学科不知道在国内处于何种先进地位。
无容置疑,作为物质条件的钱是办好一个大学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建设高水平的科研平台需要巨额资金支持。但一定不完全是,因为,当年在云南边陲办学的西南联合大学的物质条件之差前所未有,但培养出的人才至今无可比拟。前几天香港大学理学院一位副院长告诉我,2002年他邀请我访问时,港大年经费约30亿港币,而今11年过去了,年总经费变化不大,况且港币贬值,应该说港大实际有效经费在下降。而且香港大学经费和内地大学经费在使用分配上也存在很大差别。他们那儿学校总经费中教职工“人头费”占重要部分,而我们相反。据说,目前我们国家一些名牌大学年预算经费超50亿,估计可能有超100亿并不鲜见,听说武汉一所重点大学为45亿。这样的经费规模至少位居亚洲很多大学前列。但是必须承认,我们办学效果比人家差的很远。我们大学水平除了在英国泰晤士报的大学排行榜上前百名能看到我们少数几所大学的身影外,其它排行榜,包括我们国内上海交通大学和武汉大学研发的两大排行榜,我们的大学似乎都在百名之外。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3: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