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致远”本来是指人个体,意思是“平稳静谧心态,不为杂念所左右,静思反省,才能实现更远的目标;或:只有心境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能厚积薄发、有所作为”。我将这个描述个人境界词汇移植到刻画“大学环境”确是结合我国当下大学浮躁的实际,是发自我内心深处的理念。我游览国外名校不多,但每当看到欧洲那些古色古香大学里面有点“神秘”场景,看到哪里的教授和学生在校园里步履匆匆,神态自若,或悠然自得的样子,我的心中就自然涌现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畅快感觉。那种场景与校园古老及现代建筑和许多名人雕塑相互交融相得益彰,一幅既古老又现代的大学美景令我向往和憧憬。我内心总想,要是我们的大学(至少那些重点名牌大学)能有这样一番优雅景致该有多好啊!
然而,我们有的大学校园境况确属另外一种背离宁静致远境界的景象。领导们耐不住寂寞,总要想方设法(或策划)通过媒体将学校动静闹大,一些并没有精神和科学技术含量的学校新闻充斥各种媒体。而且这种表现往往被少数上级领导正面称赞为有魄力,有的革命群众也被这种“魄力”所迷惑。直到经过多年后我们才会发现,这些大学花了国家巨额资金,换来的却“只有华丽大楼,缺少高水平大师”,培养的学生“只有数量,缺乏质量”结果。这种魄力除了给他们自己脸上贴金,为他们组织上的“进步”提供阶梯外,并没有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什么“正能量”,套用以前一句老的政治语言:“这种人魄力越大,对大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破坏就越大”。据说正在接受调查的南昌大学前校长就是在10多年前,他担任华东地质学院(原抚州地质专科学校)院长时,省里领导到他们那儿视察,这位院长慷慨激昂的汇报,以及“很有魄力”的表现被这位领导看重。从而直接提拔为南昌大学校长(其实级别一样,只是学校名气不同)。最近又听到传闻,这位校长早已经不能满足南昌大学校长的位子,急于向上级组织要求进步,谁知事与愿违。当然,显示“大刀阔斧魄力”的大学领导决不止这一位。这类校长有个特点,要他真正坐下来谈点学校发展切实可行意见,谈点具有普世价值的高等教育理念,可能就卡壳了。我们偶尔可以在中国科学报的“大学”栏目里面看到一些大学校长发表的没有什么创意的治学理念。因为他们平常没有时间看点书,他们的时间多被会议,考察,听汇报和大刀阔斧工作占用,而难以坐下来冷静思考一下学校发展真正所需要做的事情。
前几天吃饭一位教授说,哪位名牌大学校长孝敬自己的父母也要通过媒体来炒作(我说也许并不是他个人意愿)。实际上校长们很多活动与学校内涵发展并无实质关联,有的甚至有“官学或商学勾结”之嫌。在一些学校经常能看到校领导们簇拥他们的顶头上司视察学校场景,个别领导身上缺失风骨的神态,我总有一种悲哀的感觉。然而,我们一些公众却认为,校长们曝光及学校在相关媒体上发布新闻目的多数还是为了宣传学校,就像我回复一位博友在我的博文:“我曾经批评过南昌大学校长”那样,有时实属无奈之举。他的评论是:“刘老师 您觉得某个大学今天搞一台话剧进京汇演明天推个什么登珠峰的典型全校学习,但自己的优势专业,一直在吃老本而逐渐势微的某所重点大学的校长合格吗?”。我当然知道博友说的是哪个大学,所以我带点调侃回复道:“嗨!有什么办法呢?(学校)好好的从北京迁出来,地域优势差远了,利用这点传统(项目)炒作一下,也是无奈之举呀!现在的年轻校长正在观察中。两个优势专业还是排第一,是的,不能吃老本”。以我的观察,我们当下大学里面广泛存在的与大学精神不符的“噪音”主要有:学校成为一些考研教父们宣扬应试考试的场所;校园成为一些修养较差明星的秀场,我亲眼看到过哪个殴打老婆的LY声嘶力竭地秀英语的场景;校园成为一些无良商业广告场所,震耳欲聋声响让人烦躁不安,公告栏贴满了各类商业广告;校园有时成为少数官几代和富几代炫耀场所,发生在河北大学的著名事件:“我爸是李刚”至今犹在耳畔;校园有时也成了少数学商学官勾结的场所,以前听说个别官员在职读研,秘书代劳,亵渎了大学神圣的殿堂。
当然,我们也有的大学校长,尤其那些在国外名校呆过较长时间,并心领神会人家一点治学精神,且责任性较强的校长们还是能够静下心来,按照现代大学精神管理学校。他们懂得让教授们自由自在地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的深远意义。前几天和一个在国内名牌大学当教授的学生吃饭,他刚从中科院一个研究所调到哪儿。他说在那个大学感觉真好,教学科研非常自由。他去哪儿半年有余,只开过一次会,除了一点硬性教学任务外,所有时间都是自己自由安排,“做自己的科学研究”(我一篇博文的题目)。
年轻人没有经历过我国历史上长达10年(1966-1976)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那时候全国人民全天候干革命,涉及人群之广,包括男女老少,上至老人,下到儿童(小学生)世上罕见。这应该可以算得上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全民参与,时间持续如此之长的剧烈社会运动。后来导致严重影响生产,政府赶紧提出“抓革命,促生产”。然而实际上某些人抓革命有劲,促生产疲软。大学全部停课,直到文革结束。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要保证业务人员5/6的业务工作时间,就是指每周6个工作日必须要有5天搞业务。全国人民将“政治学习”时间主要安排在周四,“周四全民学习日”体现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幽默。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当然具体表现就千差万别,绚丽多彩。很多单位主要安排周四下午为组织活动,不痛不痒的的学习传达尽量安排在周四下午,没事就罢了。现在我们这些纯业务人员(指没有双肩挑的教学科研人员)几乎可以全天候干业务了,真是“天翻地覆慨而慷”(一句文革期间常用的毛泽东同志一首诗中一句词)的变化。
我理解的宁静致远学校环境不仅仅是安静环境,而是一系列寓意深刻的表现。我憧憬的宁静致远校园情景包括(大家可以补充):校园里人们步履匆匆,脸上绽放淡定表情,一副谦谦君子的Style;人们肩上背着书包,手上拿着或腋下夹着大摞资料或书籍,一副书生学者面孔;树丛里面三五成群学生,或师生讨论问题的细小声音,并配以丰富的,恰到好处的肢体语言,远处看就像一副动感画面;教师办公室里桌面上摆放着大堆中外文文献和手稿或备课资料,靠墙的一排落地书柜里面摆满各类书籍资料,呈现一个学问大家办公室的Style;教授办公室里面会偶尔传出教授与学生细声细语交流声音;领导们在校园里总是脸带微笑和老师或学生们点头示意;学校公告栏里贴满了来自国内外学术大家学术报告通告;就餐时热闹的食堂里经常传出:“师傅我要??”,食堂师傅回答,“好咧,请稍等”的热情文明言语;师生到学校行政机关办事,进门就能听到办事员满脸笑容对你说:“老师同学请先坐,稍等”,呈现一派全心全意服务,而不是管理的美好景象(我们很多行政单位叫“??管理处”,而国外大学很多称为“??服务中心”)!当你偶尔路过正在上课教室时,你会听到老师条理清晰,阴阳顿挫的讲课语调,黑板上醒目的中英文板书和恰到好处的PPT演示。曾经看到一篇博文,博主说(大意)“有一天,他和几位同学路过他们的母校西北大学,碰到上学时一位教授。教授现在年事已高,戴着高度近视眼镜,腋下夹着厚厚的书籍,佝偻着腰从他们身旁走过,他们情不自禁向老师鞠躬问候,并行注目礼目送老师离开,尽管它们上学时教授并没有上过它们的课”。看完这段文字让我心中对这几位学生充满了敬意。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2: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