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篇博文选题酝酿已经半年有余。去年7份在爱尔兰都柏林呆了一个月,期间多次游览了具有520年历史的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古老校区,领略了儿子所在研究所那座二战时期的古老且不华丽建筑的风采,深切感受了这所历史悠久大学的文化传统。为此曾经专门写了一篇博文:“庄严圣神的都柏林(圣)三一学院”(2012年7月10日),抒发我对大学历史文化的粗浅认识。20年前访问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地质研究所,在哪儿呆了20天,也感受了这所500多年历史的世界知名学府风范。这些记忆在我心中萌发出一种渴求学习了解“大学文化真谛”的本能。记得2000年4月去美国新奥尔良开会,路径旧金山转机,在一个学生家里小住一晚。第2天上午还有半天空余时间,早饭后学生对我说:“刘老师,我知道你想去哪儿,我陪你参观斯坦福大学”,我说你真是我的知音。一个不显眼的校门(指我们进入斯坦福大学的那个门)、校内富丽堂皇的教堂、圣神的胡佛塔、透过窗户看到的一个个并不宽敞但堆满书籍的教师办公室与美丽的中央大草坪和游人如织场景,就是这所世界名校短时给我留下的美好记忆。
众所周知,大学是莘莘学子求知和成才的圣地;教师传授知识和创造知识的殿堂;职员施展管理和服务才华的场所。由这些芸芸众生合奏出和谐美好的大学文化乐章,铸造辉煌的大学历史和灿烂文化,培养出具有社会良知与创造知识和技术人才,不断产生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成果,这就是我心中理想大学。
以前我对大学文化并没有什么具体认识,也不理解一个大学丰富的文化艺术氛围对于莘莘学子成长具有的重大意义。尤其对我们这样专业性很强的单科性大学(我们国家1952年向苏联老大哥学习,通过院校专业调整创办了很多单科性大学,例如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的著名八大学院)设置社会科学和艺术类专业很不理解,认为那样会干扰我们特色鲜明的地学类学科办学水平。几十年走过来,我这个“落后观念”被彻底颠覆和改变。现在我能深刻理解学校设置社科和艺术类专业不仅为了适应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也为学校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师生全天候地接受社会科学与文化艺术熏陶提供条件和基础,对他们成长为人格健全的“人”具有积极意义。
最近看到博友提到美国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依据我的理解,将这些课程比喻为“洗脑袋”课程,不过人家洗脑袋一定让学子们的脑袋越洗越聪明,越洗悟性越高,越洗人格越健全。博友引用哈佛大学对 “核心课程”的解释,“其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在开始研究树木之前,能够先看一眼森林。最好能够把这个森林地图印在大脑上,以后走到再细小的道路上,也不会迷路”,我想这样培养的学生才会达到“光辉顶点”。根据我在大学几十年观察,我们大学一般也设置了一些“公选课程”,然而,这些课程似乎并没有得到大多数大学生的喜爱,对他们心灵成长也没有起到足够的作用。
关于“大学文化”内涵,从相关文献搜索和查阅得知,“大学文化是指大学思想、制度和精神层面的一种过程和氛围。它是理想主义者的精神家园,是大学里思想启蒙、人格唤醒和心灵震撼因素的结合体。一所理想大学应该让大学外的人神往,让大学内的人心情激动,是莘莘学子们值得永远怀念的场所。大学用人文精神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并成为民族复兴和文化复兴的中坚,引领社会前进。大学文化是知识、能力、人格的升华和结晶”。当然,对于当下多元化社会,大学文化也涉及宗教文化、博物馆文化、科学文化、娱乐文化、社团文化、广告文化、学术文化、创新文化、教化文化、世俗文化及功利文化等。我们的大学管理者和受众要学会鉴赏大学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
体现和传承大学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大学的全体教职员工,他们应当随时随地“修身养性”,做优秀大学文化的传承者。启功先生为北京师范大学题写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应当成为我们大学所有成员追求的目标,并以此感化莘莘学子。而不是相反,例如我们偶尔看到博友谴责自己大学,这是大学悲情文化恶果。中国人民大学前校长纪宝成曾经说过,他们学校竟有科长训斥教授,那是庸俗的长官文化,有的大学管理者们的激情表现属于没有内涵的“秀文化”。
看到一则报道,57岁的华中科技大学楼管人员周凤琴8年中听了学校246场各种讲座,留下10多本笔记本(中国科学报-2013-4-25第7版)。这是一位年近花甲普通妇女,然而她的求知理念却远超我们当下大多数在校大学生和老师。我揣测这位妇女学习目的除了自己“修身”外,将来也“大有用场”。她这把年纪将来的主要工作之一可能就是帮助自己儿女“排忧解难”照顾儿孙,她的学习可以为将来带出高质量的孙子辈作知识储备。让知识武装自己,将来以一个知识奶奶或姥姥出现在孙子辈面前,这是一个多么崇高的境界。她称得上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值得当代大学生和老师们学习的人”。
一个人受到大学文化正面影响通常很难在短期内显现效果,加上我们当下“急功近利”社会负面影响,是一些大学生不太重视大学优秀文化传统学习的主要诱因。我们学校的主页上“震旦讲坛”,“海外名师论坛”等几乎每周都有来自全国或世界各地邀请的社会名流报告,如今已有150多期,例如:“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走进林徽因”“当平常人,做非常事”等。遗憾的是我们很多理工科大学生和老师对这些讲座并没有给予多大热情。他们认为,这些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似乎与他们的专业教学与学术发展无关。他们主要热衷于那些和自己专业“亲密接触”及“立竿见影”的讲座,这样的讲座一年也没有几个,这是对大学文化精神内涵的歪解。
最近一些年我们这儿地质地球物理实验班学生几乎每一届都有学生免试推荐到北京大学攻读硕士或直博研究生。我也为其中一些学生写过推荐信,他们到我办公室告别时,我一再叮嘱他们,到北京大学读研究生的意义,除了满足你们的“名校情结”外,更重要是要学会享受学校的多元文化,只要时间能安排过来,一定要主动去聆听各类大家报告,尤其是国外牛人的报告,享受和品尝这样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否则你就会辜负这所名牌大学的“品牌”。我还鼓励我们这儿学生多注意周边大学(例如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文化讲座,以弥补我们学校这方面的不足。成才之路千万条,需要年轻学子们的激情和努力。
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多元化社会,我们的大学生需要深邃的大学文化熏陶和洗礼,让优质的大学文化渗透到你的心灵,“融化到你的血液中”,你就会在当今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将来过着尊严和舒适生活奠定基础。当然,一个大学的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尤其对于一些建校历史较短的大学,需要大学管理者运用各种手段结合学校自身特点“请进来”“走出去”培植既具有普世价值,又有自己特色的“大学文化”。哈佛大学校长说:“大学生课堂外的收获应该大于课堂上”。我想这儿的“课堂外”就应当包括学校丰富文化艺术知识学习和体验。耶鲁大学校长说:“他们的本科生很幸运,因为他们每周有一个小时与知名教授交流”。显然,知名教授交流一定不限于专业知识,也许更多的是传授学校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和传统,让学生感受名校知名教授身上拥有的气质与品位。
值此五一国际劳动节之际,祝全世界劳动者节日快乐!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3: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