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博友的一篇博文“我为什么不喜欢美国”引起热议。我对博文的评论是:“谁喜欢或讨厌美国属于个人自由。但我正在写一篇博文:“趋之若鹜去美国”记录我在北京美国使馆面签的感受”。博主回复:“去美国的人当然多了啊。我不是说了嘛,很多人就以为美国最好嘛,以为它最好,当然拼命去了”。这篇博文的选题由此而来。
儿子从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学院结束第一轮博士后研究,去美国MIT进行第二轮博士后也快半年了,父子母子相互想念自在情理之中。其实我们不是很愿意出去,主要是家里还有一个老人,每次出去时间长就要找人来照顾,很是麻烦。此外,我们属于那种生活品味不高又念家的人,传统观念是:“哪儿好也没有自己家里好”。但是,儿子的感受也应该考虑,这也是他一片孝心表现,不能打击他的积极性。此外,最近我有一个自认为很有创意的科学研究思想,想直接与国际同行面对面交流,正好位于波士顿附近2个小时车程的(Amherst)马赛诸塞大学地球科学系一位同行教授是这个方向同行专家,想听听她的意见。经过联系,她很高兴邀请我去哪儿讨论这个研究方向相关学术问题,并希望我做一个seminar,正式邀请信也发来了。
儿子帮我们办理签证交费手续,填写非移民表,申请面签时间。因为我于4月15-18号在北京有个会,所以他就预约17号上午11时在北京的美国大使馆面签。我2000年4月份曾经去美国新奥尔良出席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年会(AAPG2000)。当年是持因公护照,而且是在911事件前一年,所有签证手续是由湖北省外事办公室办理,不需要面签。后来出去过几次的国家至今也不需要面签,其中新加坡最为简单,拿着一张儿子发来的PDF签证就可以入关。
4月17日上午11时我们老两口按时来到美国大使馆面签。我是第一次经历这样的面签过程,头天晚上我在北京工作的学生仔细交代我们面签的注意事项,除了相关材料外,不要带任何电子产品进入。所以我将电脑和手机留在宾馆,但还是疏忽了裤子口袋里的小优盘(平常养成的“不良”习惯)。一直到安检才发现,只好又跑出来,让路边的私人保存者敲了20元。按照程序交完材料,提取手指指纹后排队等候安排面试签证官。没有想到人家考虑甚为周到,在一楼还专门安排了2个专供老年人面签窗口(其他人需要上二楼)。按说需要70岁才能享受“这个待遇”,我们还差几岁,但那天老人较少,服务人员将我这个“满头白发”者也列入照顾行列,你看人家多么“人性化管理”。我们很快来到面试签证窗口,签证官看了一下我们准备的简历,简单问了几句我们到过什么国家,只用了2-3分钟就算过了,回来不到一周就寄来了护照签证。
我们原以为特地选择周三面签主要考虑为平常日,面签人是否会少些,但是那天等待面签的人还是不少。据说每天都是如此“人头攒动”“趋之若鹜”景象,我想这究竟是为什么?从周边同事及亲朋好友处了解,我初步判断,“趋之若鹜”去美国的人士中大体主要是这么几部分:1、像我们这样看望子女的中老年人。其中有的还属于我博文“新时代的孝子贤孙”中说的去照顾孙子辈,为儿女“排忧减难”,有的还是儿女双方老人“轮流值班”,这确是属于无奈之举。我老伴总说儿子,你们要是再不生小孩,我们到时想带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儿子调侃说,请放心,到时请菲佣。2、访问学者与学术交流者,例如出席相关学术会议等。这个就属于博友说的“很多人就以为美国最好嘛”。可不世界上这么多国家,发达国家也不少,为什么非要去美国不可?不过这不仅是我们国家很多人的想法,恐怕世界人民中也不少这样认为,否则美国就不会成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移民国家。“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人心所向的事情。3、上学,本科和研究生。据我所知,本科生奖学金主要面对美国公民。因此我们国家孩子在美国上大学本科自然以自费为主,能拿到美国各类奖学金的总是极少数。以前见过相关报道,我们为此送给人家每年超百亿美元。4、各级领导去美国学习管理,例如教育部就曾经组织一些校长们去美国名牌大学学习管理。我真不知道我们的领导们去资本主义国家学习什么管理。人家大学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行“教授治校”,我们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行“教授治学”,两者之间存在本质差别,如何学得来?我们为何不“摸着石头过河”,创出一套“中国特色”的大学管理模式。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人民“趋之若鹜”去美国的现象是一种“自然现象”。四种情况无一例外都是以学习美国为主,无论是专业技术还是社会管理。从费用分析看,国家财政支付所占比例恐怕不少,因为学术交流和干部出去学习都需要国家出钱。从新闻中得知我国每年出境人次高达9千多万,估计旅游者所占份额最多,但是其中以各类学习为目的出境人群中可能去美国的不会少。
上午刚听到一则信息,一位来自国内的年轻人,在哈佛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成果非常出色,经过申请获得了新加坡“南洋学者”项目,这个项目是新加坡政府专门面对国际上杰出青年申请者。项目有两个重要内容,第一是政府提供5年期间总额300万新币科研经费(每年60万),这个额度可能超过我国任何一个人才项目支持经费力度;第二可以任选新加坡公立大学中一所大学教职,这应该是很美的事情。可是经过慎重考虑,这位老兄还是放弃这样的“好事”,决定接受美国一所普通大学教学职位。他说:“对我来讲钱不是最重要,而是美国的优良学术环境新加坡没法比”。从这儿也可以看到,建立一个具有普世价值的良好学术环境才是吸引海外杰出人才回国贡献的基础,这需要我们政府和全体学人的共同努力。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2: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