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s32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qs321

博文

回忆科技英语学习的两件往事 精选

已有 9960 次阅读 2013-3-29 22:1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学习, 科技英语, 两件

曾经有科学网博友谈论关于科技文献翻译的有关问题,勾起我对几十年前学习英文过程的一点回忆。加上前些日子张海霞教授曾就加强汉语学习写过一篇博文,后面又有多位博友就提高国人的汉语水平发表了多篇博文,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引起了我的共鸣。我完全同意他们关于应该重视提高年轻学子汉语水平的观点。因为,我自己多年来在和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接触中,尤其在修改它们的论文或者项目申请书时,深切感受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前些日子看了和改了多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深感语言文字表达的重要性。可以想象,如果一个很好的科学创意由于自己文字表达不到位,让评审同行不能准确判断出你的创新理念,该是多么可惜的事情。所以,加强汉语口头和书面表达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除了在文字表达方面常规问题外,例如重点突出,对本学科专业词汇的娴熟掌握程度等,一个突出问题是缺乏鉴别书面语口语之间表达词语的区别。刚改完一位年轻人的一篇手稿句子中“的”字用的太多,就是典型的“口语”与“书面语”两者混为一起典型之一。

我不想将这个问题提高到国家历史文化传承的高度,那是文人墨客们的事情。我只想以一个科学工作者在自然科学及技术研究、交流的角度来阐述加强汉语语文的重要性。我们参加一些学术会议,总会为那些口头表达能力出众学者的精彩学术报告演说效果折服。如果一个很好的学术成果,在交流时由于你的语文文字功底差,不能准确表达给听众,那是多么遗憾的事情。而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之间尽管差别大,但还是具有密切正相关。此外,汉语水平除了影响我们日常对某些具体事件准确表达外,还将直接影响到一个人英语交流意思的准确性。因为,对于99%的科技人员而言(那1%是指英语语言学研究者),英语就是我们与西方(欧美)科技交流的工具,它与政治丝毫没有关系。我曾戏说,当我们的实力足够强大到让世界人民感到必须要向我们学习科学技术和文化时候,他们就必须自觉勤奋刻苦学习中文,主动邀请我们到他们那儿去办“孔子学院”由此,我回忆我在自学英语过程中的两件往事。

一件是大约30年前的事了。我们那一辈由于政治需要,从中学到大学(7年)外语主要是学习俄语,英语只能靠自学。为了尽快掌握科技英语基本技能为我专业学习研究服务,我向系资料室一位上世纪50年代毕业于莫斯科大学的WGH女士请教科技英语学习的事情,她非常简洁地对我说了一句话:“小刘,科技英语学习其实很简单,就是翻破一本字典”。她并没有进一步阐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当然要靠我自己去悟。我仔细琢磨“学习英语要翻破一本字典”这句话,其关键词是“翻破”。对于任何一个初学英文的人,一篇英文文献中所有科技类词汇都是陌生词汇,当然需要翻词典。况且英语表达方式与我们汉语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因此,我们在阅读英文文献时只有采取反复查阅词典方式进行阅读,才能“翻破”一本词典,切忌给首次出现英文生词文献作“中文注释”。因为,假如你在一篇英文文献某些词汇旁边注释大量中文文字,当你下次再次阅读这篇文献时,你就不会看英文词汇,而是看中文了。这样当这些词汇出现在另外一篇新文献中时仍然需要查阅词典。因此,在阅读任何一篇英文文献时,只有通过反复无数次地查阅词典,记住的英文词汇才会是真正记住了的词汇。这样的词汇无论出现在任何文献中,你都不会陌生,一眼认出。这样利用的英汉词典,自然就会翻破。26年前我使用的清华大学编写的“英汉技术词典”确实翻破了(见照片)。当然由于每个人的记忆和理解能力的差异,这个过程持续的时间相差很大。

第二件与英文学习相关的往事发生在20多年前。当时为了巩固加强科技英语学习效果,开始翻译一些专业英文文献。当时出国学习还不是很普遍,能够阅读英文原著的科技人员,尤其是企事业部门中的科技人员还比较少。所以,一些部门行业办有少数译报类杂志,例如有原地质矿产部物化探研究所办的“物化探译丛”,石油物探研究所办的“石油物探译丛”及我们学校办的“地质学译丛”。这些杂志现在都不复存在了,有的经过审批已经转成其它成果类刊物。当年我为了锻炼专业英文文献阅读能力,翻译了若干篇与地球物理研究相关的文献,并在这类刊物发表,那时还有点稿费可供改善生活,这自然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为了提高科技英文文献翻译质量,有一次我向一位来我们这儿出差的毕业于上世纪50年代初的高级工程师GXR先生请教科技英文翻译技巧时,他说的一句话对我很有启发,他说:“在你翻译一篇英文文章时,关键首先要看懂文章的意思。当你看懂英文表达意思时,就要大胆按照中文的表达习惯翻译,而不要死扣语法”。我认为很有道理,当然,这取决于你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中文功底。后来我在翻译一些新的英文科技文献时就采用这种理念。当我看懂了内容后就会按照我们中国人的文字表达习惯翻译,对于个别比较生疏内容就按照英文的语法翻译,尽管那样可能死板些,但是至少不会将原文的意思表达走样。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汉语水平直接决定你的英文交流能力与水平,当然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3617-675142.html

上一篇:做一个中国特色“学人”真有点累
下一篇:究竟该如何评价博士研究生质量?
收藏 IP: 113.246.2.*| 热度|

30 武夷山 林涛 陈飞 李宁 朱云云 吴明火 王海冰 傅云义 韦玉程 赵斌 柳林涛 李建雄 张波 饶萍 刘全慧 陈中 王浩 晋华 黄育和 李宇斌 高洪元 朱志敏 王国强 马林 柳东阳 褚昭明 迟彬 crossing blackrain007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0: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