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s32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qs321

博文

浮躁的研究生教育 精选

已有 15878 次阅读 2013-2-24 08:3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研究生, 浮躁

一天下午一个外校硕士研究生考生来我办公室聊天,他已经获知今年报考我院一位教授的硕士研究生失败。我和他除了谈到读研究生是否有必要外,自然谈到国家刚刚出台研究生交费上学的事情。这个事情已经成了前些日子科学网讨论的一个热点。看来网友们对这个政策虽然褒贬不一,但似乎赞成和支持者渐多。我不想对这个政策本身发表什么具体意见。因为政策已经出台,执行而已,况且硕士研究生交费已经实行多年。此外,国家对研究生培养经费投入也明显增加。实际上,据我所知,至少在重点高校,研究生奖学金、助学金、导师项目补贴,加上“三助岗位”补助等收入,学生负担大部分可以消化。所以收取的学费只是属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已。而且我相信,只要研究生教育质量能够不断提高,国家的投入一定还会不断增加。否则一味盲目加大研究生教育投入只会浪费国家有限资源。这个政策也会促使一些家境贫寒学生下决心报考比较好的学校、比较好的专业和比较好的导师,还会慎重考虑是否有必要选择读研究生,克服以前的盲目性。我想读研究生一定要物有所值,要考虑“性价比”。因此,我想就研究生教育方面的问题谈点自己的认识。  

据我所知,近些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就像本科生教育规模那样飞速发展。本科生招生规模从我们那个时代(上世纪60年代中的文革前)全国总人口6亿多,每年招收20万左右,到现在13亿多总人口,年招600多万。这个招生人数递增速度可能属于世界之最。当然,本科教育规模超常发展,导致培养质量降低是大家都承认的没有争议的共识。然而我认为,大学本科教育质量再低,虽然也浪费一些资源(主要指教育效率低),但是对于提高国民整体文化素质应该具有正面效果,现在不是叫普通高等教育大众化了嘛。小时候大人们就告诉我们,一个人多识几个字,会懂得更多道理,何况是大学教育。但是研究生教育就不应该这样了。因为,研究生教育应当担当起国家科技创新的重任。研究生群体应该是国家基础和高技术产业的主力军。例如,有的重点大学研究生发表的学术论文数量已经占据半壁江山。因而,研究生教育不应该盲目追求规模和数量,而应该花大力气,从体制机制入手,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使他们成为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

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从一开始就不够完善,一味强调“中国特色”,排斥具有普世价值的研究生培养体制。尤其近些年来,随着急功近利,教育部门的政绩观,导致研究生教育总体质量降低。“研究生总数上去了,但是质量下来了”。高质量、高水平研究生人数所占比例较低。我本人在职总共招收研究生20名,其中硕士研究生15名,博士研究生5名(其中2名为硕-博连读),这个数量大概相当于我的“同龄人导师”和我的“学生导师”招生大户的若干分之一。在指导这些研究生过程中也碰到一些共性问题,借此博文谈点个人认识。

这篇博文所指的研究生教育的浮躁现象主要体现在:

1、招生规模浮躁。一味追求数量,主要体现在近些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张。我不清楚政府主管部门为什么要那样在意研究生数量规模。我认为,我国经济发展既需要高技术人才,也需要普通技术人才;既需要发展高科技企业,以满足现代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也需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以满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大学本专科毕业学生就业需求。

2、导师遴选浮躁。将导师身份,尤其是博士生导师身份看成是一种高于教授以上的一个变相职称层次。我们主流媒体在介绍一些教授时非要加上这个“博士生导师”头衔不可。导致一些领导尽管管理工作繁忙无暇具体指导研究生,也要去争这个导师头衔。导师头衔只能上,不能下。博士生指标不够分,像武汉大学某些院系那样,为了照顾已有博导们的情绪,甚至搞轮流坐庄。有的学校更简单,教研系列的所有副高职称人员均为硕士生导师。

3、研究生质量评价标准的浮躁。评价一个研究生的水平和能力尽管是一件复杂事情,但在学术共同体同行面前还是有一些通行标准,例如科学研究能力。我在以前多篇博文介绍过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然而,目前在许多培养单位,往往将复杂事情过于简单化。例如简单强调发表论文数量,甚至“精细”到发表论文期刊的影响因子(IF)值,这是一件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因此产生一些“灌水论文”,为我国即将跃居世界发表论文数量第一做出了“突出贡献”。

4、指导研究生过程的浮躁。关于研究生指导方面科学网的博主们已经发表了很多博文。这些博文大多是博主自己亲身体验总结,很有借鉴意义,也值得政府相关部门及院校领导们重视。有人形象地总结了国外发达国家几类研究生指导风格:微观管理者把你当作有手的工具”, 让你做这做那;撒手不管者坐在办公室里从事文案工作, 很少去实验室;大多数导师每天到实验室晃一下, 问是否有新结果, 并主持小组讨论。实际上,创造课题组浓厚的学术氛围,让研究生们主动“做自己的科学研究”(我退休前一个报告的题目),才是一个导师的重要工作。“创造学术氛围”可是有做不完的事情。一篇“不管牛导师,带出了一批牛学生”文章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然而,由于招生规模过大及研究生导师素质参差不齐,导致研究生指导过程杂乱无序。其中至少存在两类导师:一种是导师无能力指导,尤其那些领导导师;另一种“项目导师”,他们招收研究生的目的主要是完成一些学术与技术含量不高的以重复性工作为主的生产(横向)项目,让研究生们“干苦力”,就像北大退学研究生说的那样。其实有的生产单位给大学教授们的“生产项目”中也有一些“硬骨头项目”。如果有水平和负责任的导师,是可以指导学生从这些生产项目中提取出有价值的科学技术问题,并通过完成这些项目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反之,有些研究生3年下来,最多只学会了一点属于重复性的比本科生多一点的生产技能,距离一个名副其实的研究生还差得很远。



研究生招生与培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3617-664606.html

上一篇:国家基金申请书中的科学问题与关键问题
下一篇:纠结的学科评估
收藏 IP: 111.172.33.*| 热度|

50 叶春浓 张启峰 李伟钢 滕立 闵应骅 魏武 韦玉程 赵美娣 史仍飞 孙亮 高孟绪 李维音 张永华 孙学军 罗春元 吴锦宇 晋华 王启云 李冰 达虎 王枫 张木诚 朱志敏 李宇斌 吉鹏举 张华容 徐耀 李志俊 彭思龙 蒋永华 张骥 陈冬生 崔晓聪 杨月琴 韩枫 崔小云 伊雪峰 乌洪芳 傅蕴德 杨欣 张灿宇 wgq3867 shadowmessenger tyguomiao louiexp tbudcs lbjman ahsys yunmu redastro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9: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