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s32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qs321

博文

国家基金申请书中的科学问题与关键问题 精选

已有 98660 次阅读 2013-2-22 21:3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近日修改一位博士后的青年基金项目申请书,勾起我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过程的回忆。当下正是大学老师和科研院所研究人员纠结的时候,尤其在申请国家基金项目中碰过钉子的人。这个心情完全可以理解。现在即使是本子写的再好,最后有时还要靠点运气,这是目前大家都要面对的现实。因为,不良的社会风气无孔不入地侵蚀国家基金评审队伍。但似乎多数人认为,国家基金项目评审比国内其它类型科研项目还是要公正些。很多评审专家还是具有基本的学术道德操守和底线。然而,作为一个项目申请人,你能做的只有尽力写好申请书本子,这是你唯一能做的事情。

这篇博文不打算谈国家基金项目申请书的具体撰写。因为很多科学网的博友们写了很多撰写基金申请书的体会。上午还有几位专家专门在线回答国家基金项目申请书的具体问题。我先回忆和总结一下我早年申请国家基金项目申请书中几个我认为的“闪光点”供感兴趣的人参考。这些项目当然都及时获得了批准。几个闪光点是这样的:(1)、1990年申请书的“立项依据”中有这样一段关键文字:在认真调研国际同行的研究现状后,“申请者对目前同行在选题方向研究成果的评述如下:某某等人对第一种机制研究比较深入,但是不能解释第二种机制;某某等人主要侧重研究第二种机制,但却不能解释第一种机制;申请人认为某某等人提出的第三种机制研究成果属于本方向迄今做的相对最好,但研究程度较低。综合三种机制研究成果,申请者提出本选题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在此基础上提出本项目的主要科学问题为:???”。(2)在1997年申请书的400字摘要中我采取了这样一种排比句格式:“??研究对于??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项目以??为基础;以??研究为主线;以??研究为桥梁;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为??研究奠定基础。(3)有一份申请书为第二次申请(并获批),在第二次申请书的“立项依据”开始有一段:感谢上一年度评审人提出的宝贵意见。评审人主要意见总结如下:???。本次申请充分考虑了评审人的意见,修改部分用黑体字表示。

我还想起1990年前后,一位主管科研的副校长和我聊起学校与申请国家基金项目相关的一件事情。当年他曾带领科技处领导,拿了几份当年没有获得批准的我校几位老先生的申请书去国家基金委相关处室“请教”这几项为什么没有批准。因为这几位老先生是学校科研做的很好的教授。校领导去的目的是希望多了解一点同行的意见,以便在学校申请国家基金项目动员大会上讲解,让学校老师申请时注意,提高学校国家基金项目的命中率。基金委相关处室领导认真查阅了这几份申请书的同行评审意见,对他们说:“你们学校这几位教授研究基础确实较好,对于选题的调研分析也还到位。但是他们的关键问题是缺乏对国内外同行研究状况的评述,让评审人看到他们的选题确实是建立在同行研究的基础上”。所以,认真调研同行的研究状况固然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能找出同行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这就是我要谈的“科学问题”和“关键问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侧重于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因此,一个申请项目找出“科学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准确选择“科学问题”是全面考验一个人的科学素养,尤其是检验一个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科学研究历练的效果。“科学问题”的选择必须要靠科研积累,靠自己多与科研牛人交流,而不太可能通过简单的培训和说教。当然具体到准确的寻找一个项目的“科学问题”,应当建立在对国内外同行研究现状充分调研基础之上。此外,还要注意对“科学问题”的描述文字要简练。要用本学科流行的专业语言阐述“科学问题”。

“关键问题”也是一个纠结问题。我在职时以学校学术委员身份参加不少青年人申请各类项目答辩评审。在我印象里,有一部分人不太会找出“关键问题”。我评论时常说的一句话是:“关键问题不关键”。“关键问题”的选择比“科学问题”稍微明确一点。它是指要解决项目“科学问题”设计的方法技术,或者达到项目设计的预期目标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方法技术,它是若干方法技术中最重要的,很有点像“钥匙开锁”的味道。而且还要在项目研究方法路线中专门设计针对解决“关键问题”的具体方案。这也是20多年前,我请一位基金委地球科学部综合处领导(他正好在学校出差)看我当年申请书的体会。他看后说:我不能判断你“关键问题”选择是否准确,但是姑且对的话,我在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中没有看到专门针对“关键问题”设计的解决方案。我认为他的意见很对。

所以,我总结“科学问题”和“关键问题”两者之间的重要性和区别。“科学问题”是整个项目的核心,是一个项目是否值得研究(立项)的关键。当评审的同行认为项目选择的“科学问题”准确时,就要看你选择解决“科学问题”的“关键问题”是否合理了。这样就不难看出两者的关系了。以上就是我一小点体会,供年轻人参考。



基金申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3617-664247.html

上一篇:在老家陪母亲过大年
下一篇:浮躁的研究生教育
收藏 IP: 111.175.91.*| 热度|

53 张海霞 张波 柯浩 廖少明 陈桂华 赵斌 陈学伟 岳金星 程南飞 陈楷翰 孙学军 王汀 万小芳 徐硕 林中祥 罗春元 梁建华 谢海霞 高信芬 冯兰萍 许有瑞 杨月琴 陈远川 眭飞 许辉群 温世正 师应龙 罗栋梁 李延勋 彭衍科 占昌朝 白瑜光 刘赫显 陈松战 唐小卿 姜宝石 陈奕涛 胡涛 高明亮 金祖雪 廖泳祥 梁渠 yunmu wgq3867 zhokzhok nature2012 zhangling caoao layota ahsys biofans gief chenhuans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4: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