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s32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qs321

博文

华丽的图书馆

已有 7261 次阅读 2012-11-29 07:21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图书馆

前些日子网上盛传我们武汉的兄弟学校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图书馆的照片。从照片看有人称像一所高档会所。我本来想去实地看看,但无奈前些日子武汉连日降温,天气寒冷只好作罢。当然就这个事件学校有关部门回应网民说,实际图书馆并没有这么奢华,而是照片拍摄者水平高,将一个建筑一般的图书馆拍摄的如此华丽。

我对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图书馆建筑是否奢华不做评价,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据我所知,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可能是一个独立学院,其办学经费主要依赖学生学费,属于成本办学(即国家基本没有投入)。因此,如果情况属实,建设奢华图书馆是不应该的,将钱多投入一点到图书资料,改善办学条件比华丽外表重要的多。然而由此事件引起我想就国内大学建筑追求表面华丽的现象发表一点意见。因为,在当下我们一些大学里,豪华建筑比比皆是,不胜枚举,甚至有的大学建设的豪华大门也并不鲜见,尤其在我们一些大学新建校区。这些华丽的大学建筑究竟要向人们传递什么信息呢?是表示他们拥有雄厚的办学资金,还是表明这些学校领导们重视建筑包装,向人们(尤其是学生家长)昭示学校的办学条件如此优越。然而,当我们看到一些大学领导到北京有关部门“跑步向钱”表达的心情时,似乎他们的办学经费并没有那么宽裕,在设立学生奖学金和助学金时又显得那样吝啬。而且一些大学为了这些华丽建筑欠下巨额外债。

地球人都知道,衡量和评价一个学校办学实力已有大家基本认同的标准。例如学校办学(包括培养人才与科学技术成果两方面)水平的评价结果通常体现在各种大学排行榜中。尽管有些排行榜也常受到人们的诟病,但其中严肃的排行榜基本靠谱,尤其得到国际同行公认的少数几个大学排行榜,还是具有一定的公信力。据我所知,有的国际名校也很重视这些大学排行榜,认为那是学校办学成果的体现。然而,对一个大学办学实力评价应该主要体现在:师资(人力资源)与教学及科研平台两个方面。后面的平台就包括了图书馆(其它还有实验室设备条件和实验基地等),但衡量图书馆却一定不在乎它的建筑是否华丽,而是它拥有的资源和服务水平。例如我看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校园主建筑内处处摆放的自动还书设施,还有18年前看到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地质研究所图书资料室拥有的自动复印设施就感受到人家“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我在国外出差或探亲时非常喜欢到大学图书馆看看,那可是莘莘学子们最想去的求知“圣地”。我以前在职时一般每周1-2次在图书馆查阅纸质文献资料,后来有图书和期刊电子资源去的就少了。现在与国际同行交流很方便,信息来源的多元化给科学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如果校内拥有高效的的无线网络(儿子告诉我在美国MIT校园内,使用无线网络不需要密码),那简直可以做到“足不出户”所需文献资料信手拈来。

华丽建筑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某些地区和单位“面子工程”的重要标志,它浪费了大量宝贵的国家资源。实际上,大学中的华丽建筑只是社会华丽建筑中很小一部分。然而,大学毕竟是一个创造知识和传授知识的地方,是莘莘学子们成长阶段的重要场所。学校中各种负面的物质与精神“秀”都会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我想温家宝总理(学长)给我们学校提写的校训“艰苦朴素,求真务实”表达的精神内涵,是对当下大学“华丽建筑”与“奢华办学”的批判。我记得文革之前,大学有大礼堂的很少(我们八大学院好像只有航空学院有一个规模极其一般的礼堂)。那时一般位居学校大门附近的主楼除了清华大学,可能算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仿苏主楼,很是气派。现在面对不断刷新的大学华丽建筑,这些大楼可能已经相形见绌了。当然,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大学的办学条件也得到很大改善,涌现出大量教学科研所需的现代化建筑当属正常现象,这与追求表面应当谴责的奢华建筑及华丽建筑不同。

大学华丽建筑现象也在一些学校各级领导和教授的豪华办公室得到体现。在有些人的豪华办公室里,尽管设施齐全,但是有的是为了享乐,讲排场,甚至是虚荣。众所周知,再豪华的办公设施是不会带来丰硕成果,豪华设施与成果之间毫不相关。我自己的办公室里桌子是30多年前学校从北京迁来时统一购置的,仅有的两把椅子是合并过来的原武汉地质学校具有50多年历史(见下图),一个长沙发是别人不要的。两把椅子虽然旧,但不破,比那些豪华转椅结实得多。坐在这样旧椅子办公丝毫不影响我教学和科研成果产出,当然工作所需的电话、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及空调等设备一应俱全,体现了实用原则。

20121129早上

在我办公室里陪伴我几十年的两把椅子,如今还在继续为我服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3617-637302.html

上一篇:处长辞职当教授究竟为那般?
下一篇:年轻人“选择科研”将受益终身
收藏 IP: 59.71.151.*| 热度|

33 武夷山 齐国臣 刘桂锋 朱晓刚 刘淼 刘钢 滕毅 陆俊茜 李泳 喻海良 曹聪 杨秀海 罗帆 张海霞 罗德海 肖振亚 王浩 吴浩宇 林涛 王振鹏 李莉 牛丕业 李正 陈晓娜 崔丽峰 曹裕波 李兴超 蒋迅 Editage意得辑 xuyiganghz wangdaoyongzai LinC87 guxun104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0: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