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s32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qs321

博文

大学与社会 精选

已有 9346 次阅读 2012-11-14 07:08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大学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谈到上海交大一位在海外20年的校友想回母校看看,由于没有证件被门卫挡住(人家那来的证件)。校友感慨道:在国外,不要说校园,就连图书馆都对公众开放。很多年前,一位大学校长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大学就像一个小社会,除了没有殡仪馆,其它一应俱全,包括从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商店,医院及车队等。这些似乎说明,从功能看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然而,从管理看又不是社会,那有社会不让公众自由出入,随意参观校园之理。这个报道对我酝酿已久的一个话题“大学与社会”起了一个促进作用,所以决定撰写这篇博文。

长期以来,在我们大学主管部门和大学老师,包括我自己也曾经将大学置于公众社会之外。我们不是经常教导学生说“你们要珍惜在学校学习的大好时机,努力学习,将来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走向社会就不会手足无措,而是胸有成竹,,,”。大学学生管理部门(主要包括学生工作处、团委)领导和工作人员,加上各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辅导员等都有类似表述。这种将大学表述成公众社会之外可不仅仅是文字表述的差异,而是反映出大学领导和教师对大学社会角色的理念-大学似乎是一个游离于正常的公众社会之外的特殊场所,大学生是一群“特殊”群体。

我通过百度查阅“社会”概念,简而言之:“社会在现代意义上是指为了共同利益、价值观和目标的人的联盟”。从这个概念上看,大学无疑应该属于社会的一部分。大学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的学生,我们的学生、老师和社会公众都具有共同的利益,我们的目标无疑也一致。大学创造知识,并为社会服务,大学肩负提高全民科学素养的重任。因此,大学属于公众社会的组成部分应该顺利成章不容置疑。

我们长期将大学管理置于公众社会之外的理念,首先导致学校管理思想上的混乱。在实际行动上,我们只注重向学生灌输那些教条的书本知识,尽管这些知识也是属于大学生学习知识的组成部分。在“思想工作”中严重违背现代大学价值观,并导致了现今教育质量低下的严重后果。试想在一个相对于公众社会封闭的环境里(显然不只是形式上的围墙),我们的莘莘学子只会埋头苦学那些书本知识,并以应试成绩衡量学生的学习结果。尽管毕业时学生们手捧优秀的成绩单,外加那些以应试为主获得的各类证书,例如外语等级,计算机等级和带有明显功利色彩的比赛获奖证书等。这些成绩都是在严重脱离公众社会背景下“刻苦学习”的结果,却也是我们目前企业招聘人才的主要依据。据说有的企业招聘人员面对名目繁多的证书,苦笑说:相对那些只靠一张成绩单学生来讲,多点“证书”学生也许表明相对没有证书学生可能有点能力,然而这些证书的含金量究竟如何谁也不清楚。但对于招聘企业关心的专业实践经历却几乎空白。我记得在20多年前,我们专业学生在系统学完各门专业课程之后有2个重要实习环节,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前者主要还是在学校自己的实习基地上学生实习专业相关仪器操作及数据处理和解释。这是因为,我们地球物理专业依赖于现代仪器和观测技术采集数据,所以各类仪器的操作主要通过教学实习完成。显然,教学实习依然属于学校内部的教学过程。另外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生产实习”是到生产单位,算是与一线技术人员和工人亲密接触好形式,也是与社会公众直接交流的重要途径。但是,现在由于经费问题基本取消,教学大纲中“生产实习”环节放在毕业设计阶段,但实际上基本不到生产一线单位,还是在校内完成。至于现在假期学工方面有一些社会实践类项目,例如社会调查等,对于学生了解社会有一定帮助,但大多与专业无关。

然而,我们从媒体和亲眼所见,国外发达国家大学生教育管理机制中始终将大学至于公众社会之中。这是因为,除了让学生与社会公众(包括与专业关系密切的企事业单位)接触外,对于那些公立大学,由于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公众税收,公众有权利享受其中带有公益性服务的部分资源(如图书资源)。即使对于私立大学,大学管理者也认为大学生需要与公众社会直接接触,这对大学生心理成熟和全方位发展极其有利。例如,新加坡的一些大学最后一年将主要安排在相关企事业单位完成。大学生广泛参与公众社会服务,例如各种类型的志愿者活动(我们国家的志愿者活动相比以前已经大有进步)。大学生通过亲身接触社会,让他们潜移默化地感受社会责任,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注重安排大学生与专业对口企业接触,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所以,让我们管理者、社会公众和大学生从理念上理解参与社会的重要性。一方面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锻炼,而社会也从大学生积极参与某些相关志愿活动,从而降低社会管理成本,这对于大学生和公众社会是一个双赢的结局。

 20121114日早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3617-632324.html

上一篇:官员与教授
下一篇:我们这一代
收藏 IP: 59.71.151.*| 热度|

19 宁利中 李兴超 孙学军 魏武 陆俊茜 王府民 谢强 刘瑞亭 Editage意得辑 李本先 王启云 朱晓刚 朱艳芳 刘桂秋 李宇斌 wgq3867 ddsers xqhuang qianniansh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1: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