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s32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qs321

博文

我国发表学术论文“不多” 精选

已有 17357 次阅读 2012-6-17 20:17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论文

前二天一位教授在我办公室对我说,一位国家领导人在这次院士会议期间发问:我们发表SCI论文的总数世界第二,科技创新成果呢?这位教授进一步诠释说:你看领导都说嘛,发表这么多论文有什么用?我回答他,第一,我没有亲自聆听国家领导的这个即席讲话,他的具体表述怎样不得而知。此外,作为一个过来人,我从来不把领导的即席讲话当成金口玉言;第二,作为一个大学教师,尤其是专业课教师,发表学术论文是天经地义,是硬道理,国内外大学(至少是研究型或我国的研教型大学)概莫能外。对于学术论文的意义,我引用两个表述:1、美国科学杂志(Science)前主编D.Kennedy博士说:我们所有的思考、分析、实验和数据收集工作,在撰写论文之前,就什么也不算;在学术领域,我们的成果是以写出的东西来体现的,出版物就像硬通货,是学术成果的基本表现形式,,,,。引自“科学时报”2007810A4版。2、国际著名生态学家Ricgard Karban在他的著作“如何做生态学”的(王德华教授翻译,2010年出版)内封(?)上一句话“学术论文是学术界的硬通货”。

关于发表学术论文的科学意义及其在单位及个人科学评价中的作用,我在两篇博文中进行了适当阐述,这些博文是:发表论文究竟是为什么?(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73617-533236.html ),也谈科学评价(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73617-533767.html )。因此,本文不去讨论这个问题,而是结合我的学科,谈谈我国发表的学术论文是多了,还是少了。我以美国地球物理研究-固体地球(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JGR)-Solid Earth)为例来阐述这个问题。JGR隶属于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AGU)。AGU不一定是全球最大的专业学术共同体的学术机构,但它每年秋季在旧金山(基本上是固定时间、固体地点-双固)召开的学术会议(Fall Meeting)恐怕就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了。最近几年每年出席会议的人数超万人,我们学校每年组团参加。会议专题几乎涵盖地球科学所有领域,是货真价实的学术同行盛大聚会,会上大家交流当年最新研究成果。AGU目前公开出版约有13种学术刊物,其中最富盛名的首当JGR。该刊首创于1899年,开始以固体地球和大气科学成果为主,后来逐渐扩充为一个拥有7个子刊的系列刊物:Atmospheres, Biogeosciences, Earth Surface, Ocean, Planets, Solid Earth, Space Physics。美国地球物理研究杂志是我们领域同行公认的领头学术刊物。我曾经统计过这个刊物2006-2009期间我国作者(包括合作者)发表论文情况,平均每年发表论文数占该刊的比例低于5%。前些日子,有博友提供2001-201110年间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SCI刊物发表数据,我国学者(包括共同作者)在JGR-Soli Earth发表论文数只占所有刊物发表论文总数的3.039%,而中国地球物理学报中文版(为SCI收录)则占34.209%。在地质科学类的刊物,中国刊物发表论文总数也占33%左右。这就清晰向国人表示,我国学者每年发表论文总数中只有很小一部分发表在国际专业主流刊物。那么占大比例的学术论文是否像某些人说的都是垃圾论文呢?我在多次评述这类观点博文时明确表达了我的观点:除了有意为之(少数人为了个人私利拼凑、捏造数据发表的论文及少数人搞潜规则办的杂志),不赞成垃圾论文和垃圾杂志的提法。在地学领域,由于它的开放性研究属性(即任何地质现象之间只具有相似性,而不具有相同性),科学工作者发表了大量Case study成果。例如青藏高原深部电性特征就在Science上发表一篇论文只给出中地壳的电性数据论文(我在博文:“两篇Science论文的对比使我陷入沉思”中提到这篇论文),其形成机制大家可以解释(实际上同期另一篇论文作出了解释)。我国是一个地质资源丰富国家,大量地壳岩石、矿物、化学和物理数据可以为全球地壳物理化学结构提供重要参考,难道我们能说这些提供数据为主(解释可能较弱)论文是垃圾论文吗?我相信其它领域也有类似情况。以我自己为例,在我公开发表的100多篇学术论文中,尽管刊物等级差异大(好像很多年前,有国内牛人说过,刊物没有高低之分,只有全国学会级、省级和行业级之分),但都是我和学生汗水的结晶。我也经常告诫年轻人,对于绝大多数人(个别天才另论),科学研究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对应成果水平也有从初级到中等,再到高水平等。这是非常正常的科研成长经历。所以,对待更多创新成果的问世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饭要一口口吃,就像我们国家的科技和教育环境改善需要一个长期努力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即使我国学术论文数量在不久将来位居世界第一,而发表论文的期刊结构(即高水平成果论文相对偏少)没有根本改变,我们的论文仍然“不多”。



论文与评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3617-583127.html

上一篇:领导检查大学卫生指示有感
下一篇:年轻人,科学网也可能“上瘾”
收藏 IP: 119.97.231.*| 热度|

62 郭向云 牛文鑫 朱志敏 曹聪 许培扬 晏宏 武夷山 屈林 任胜利 何学锋 解海卿 褚昭明 吕喆 陈儒军 李双双 朱钢添 麻庭光 许洪光 蔡庆华 罗松 肖振亚 陈安 叶威源 王伟 吕洪波 晋华 王一华 吴锦宇 马陶武 张士宏 李学宽 曹裕波 王随继 季斌 王云才 蒋新正 钱磊 徐坚 翟自洋 王启云 刘晓松 杨宁 李梅 张溢 李志俊 庄世宇 陆俊茜 佟冬 周海华 强涛 王建国 张明武 zhucele kizlz dulizhi95 tjuhan luxiaobing12 seanhhu tianyuthu fansg ncepuztf xuqingz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0: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