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s32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qs321

博文

论文不是科学研究的全部 精选

已有 14052 次阅读 2019-2-22 07:4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论文不是科学研究的全部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在我国一些学术机构,经常看到这种现象:只要发了几篇论文,甚至一篇IF较高论文,不管论文是否经得住时间考验,学生可以获得“优秀”,老师可以获得若干“帽子头衔”,“升级发财”。在一些学术机构的科研人员职称晋升、业绩考核和博士研究生毕业资格审查过程中,发表论文几乎成了评价的“唯一标准”。然而,若干年后,其中有的人,尤其是那些“一篇论文打天下”的学生,由于研究生期间只是一门心思应付发论文,忽视系统独立的科学研究训练,这些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后并没有产生显著的“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成果。由于脱离了导师,他们发表论文也差强人意。因此,有的博士研究生毕业后依然设法留在导师身边工作,继续享受那些“资源丰富”导师给他(她)们带来的“红利”。这些人严重缺乏科技创新能力,例如凝练和提出科学技术问题能力,组织科研团队及与国际同行合作能力,提出创新的科学研究方法、方案和技术路线能力等。这种现象让我想到了这篇博文的选题。

前些日子,一位博友读了我的博文:“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的一点体会”,对其中的一句话:“如果在研究生期间或博士后研究期间没有积极主动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并在这个过程中领悟到一点‘科研真谛’,要准确提出‘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有点勉为其难,问我如何理解“科研真谛”?我想简而言之,“科研真谛”就是对科学研究过程,尤其是科学研究思维和方法的理解。这个问题也与本文主题相关。

众所周知,发表学术论文的主要目的是:1、成果(尤其是基础研究成果)的优先属性(权)。一项科学技术成果以在公开学术刊物发表而得到同行承认,技术成果还有专利;2、国际科学共同体成员共享作者研究成果,尤其是国家财政提供的科研项目,成果数据应当共享;3、满足公平公正的 “个人”、“学科”与“学术机构”水平的科学评价。因此,作为科学研究人员,需要通过不断发表学术论文, 使得自己始终保持在研究领域内与同行的密切联系,获得同行承认的学术声誉。空口无凭,数据说话,学术论文是一个学者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依据之一

然而,也有人说,欧美一些名校培养博士研究生并没有明文规定“毕业基本条件必须在学术刊物公开发表与博士学位内容一致的学术论文”,尤其那些应用学科的博士研究生,主要看博士学位论文本身水平。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指出:对于一个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经历的高质量的独立科学研究训练远比“急功近利”地发表几篇“不痛不痒”的论文重要。高质量的科研过程和学术训练涉及许多内容。例如注重广泛阅读分析同行文献;积极出席国内外学术会议,展示成果,结识同行;主动参与导师撰写科研项目申请书,锻炼提出创新的科学技术问题和研究方法等。这些活动对于提升你的学术品质极为重要,是你可持续科研能力和成果的基础和保证。当然,这些都有一个前提:你的导师一定是年富力强,且处于科研一线,在领域内享有一定声誉和影响力,而不要在乎是否拥有什么行政职位。

毋容置疑,发表学术论文是一个科研人员和大学教师日常工作的组成部分。论文记录是衡量一个学者影响力的重要标志。然而,我们发现一些学者,他们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成果与他们的教育经历,尤其是研究生经历之间似乎并不关联。有的人本硕博乃至博士后经历的学术单位属于国内知名机构,有的还在国外著名大学交流访问过,但是独立发表学术论文和申请科研项目(无论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还是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企业项目)及学术交流等能力均不尽如意。有的人到中年成果产出极为艰难。其实,国际上有的大牛们自己和他们指导的研究生,并没有将发表论文当成科学研究的唯一成果。有一篇题为“一个不管牛导师,培养了一批牛学生”文章阐述了这一理念。正如麻省理工学院(MIT)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CSAIL)一位教授对学生说:“你必须知道,在MIT,在我们实验室和课题组,没有人会教你怎么做。在这儿,你做什么,如何做,完全是你的自由”。其实我想,那些大牛和MIT的教授并不是“不管”,是不会“手把手管”。那些一流学术机构的牛导师们注重在课题组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身教重于言教”,利用自身的学术影响力和充足的科研经费为学生的学术成长提供优质服务和保障。让学生在不经意中感受科学研究的魅力和思维方式,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对待论文的态度,有的大牛的表现更是匪夷所思,例如2006年拒绝国际数学界“诺贝尔奖”菲尔茨奖得主,俄罗斯学者佩雷尔曼,他的标志性成果并没有发表在知名期刊上。在他们的理念里,只要国际同行能够看到自己的成果足矣,是否“领先”自有同行评价。他们并不那样看重发表在什么刊物,也不关心成果会给他们带来什么“荣誉”和“利益”。我的一位在英国某大学担任教授的高中学弟给我来信中说:“学习是一种兴趣和爱好,这是我在永阳中学(母校)养成的。我很少与外界联系,只搞学术,名誉、地位、金钱对我没有什么用这种宁静致远,淡泊名利的境界才可能孕育出重大原创科技成果。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谈到一位在MIT做博士后的年轻人,问他为什么在这所世界顶尖大学一年博士后期间并没有发表什么重要学术论文。年轻人告诉我,面对MIT如此丰富的学术资源,他将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学习研究方法方面。如饥似渴地选择听了许多学术牛人开设的相关课程和报告,让MIT的学术风格“融入到自己的血液中”。果然,在年轻人离开MIT后,多篇重要成果的学术论文发表在他们专业顶尖刊物。在这位年轻人身上充分体现了经历高质量科学研究过程的深远意义。

 

2019129日初稿,222日完成




论文与评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3617-1163501.html

上一篇:人才帽子“汇报答辩”内容建议
下一篇:我心仪的研究生
收藏 IP: 59.71.151.*| 热度|

38 高友鹤 郑永军 王从彦 韦恒叶 杨顺楷 刘永和 崔锦华 胡新露 秦耿 闫相相 刘立 苏德辰 Editage意得辑 任晓勇 吴斌 李东风 李春来 孙宝玺 王德华 罗汉江 常树建 杨金波 杨正瓴 刘世民 程帅 汤茂林 季丹 张国宏 王启云 姚伟 黄育和 晏成和 张阳阳 曹俊兴 张忠国 吴耿 刘军胜 张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22: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