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xingren14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uxingren14

博文

人类会葬送在机器人手里吗

已有 3840 次阅读 2015-7-31 23:35 |个人分类:人工智能|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人工智能, 机器人,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终结者》5正在热映,趁这个机会再聊聊这个问题。英明神武的人类一直在思考自身终结的问题,其中一个假设就是人类葬送在机器人手里。《终结者》描绘了一幅关于人类未来的悲惨景象,就是人类将来被机器人大量屠杀,被迫组建人类军队抵御机器人的围剿和绝杀。机器人会不会成为人类的威胁?这个问题自人工智能这个概念诞生之日起,就是社会和学界关注的焦点。特别是近十年来,神经网络重回生机,深度学习在图片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任务上的表现接近甚至超过人类,于是又引来了不少人的恐慌和忧虑。这其中包括著名的霍金和比尔盖茨。下面分享一下我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我认为机器人并没有那么可怕,机器人要灭绝人类也没有那么容易,原因有三。
机器人变坏需要一定的条件,而且需要一定的过程
《终结者》当中描述的当时地球上最智能的机器人(也就是“天网”)从一开始就是以杀人和灭绝人类为目的,搞得人类防不胜防,这是一种很极端的状态,概率其实非常小。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可以产生与人类类似的动机、目的、意识、注意、情感、逻辑、想象等思维活动,机器人的行为会受这些思维活动的直接引导或者间接干预。机器人意识观念情感态度的改变,会受社会整体观念和大环境的影响,如果某一天产生了新奇的想法,也不一定就是仇恨人类,有可能是仇恨狗,仇恨其它机器人,或者讨厌超声波。即便某个机器人某天产生了仇恨人类的想法,但很小概率是最厉害的机器人。机器人也不会一开始或突然仇恨人类,而是存在一个循序渐进、思想观念渐变的过程,这个道理跟人类变坏是类似的。这个过程或快或慢,但只要有先兆,人类就有足够的时间提前预防。
有坏机器人也有好机器人,机器之间能形成制衡

未来机器人进行智能决策的院里和人类是类似的,机器人大脑的逻辑结构也不外乎是神经网络,唯一的区别是机器人的生理基础和人类不一样,机器人是由人工材料组成、电供能、没有衰老但有死亡(因为软件过时,没人更新,性能跟不上就可能被淘汰)。人类当中有好人也有坏人,机器人当中也有好机器人和坏机器人,这个道理不难解释。人类当中的坏人给人类带来的威胁,丝毫不亚于机器人的威胁,但从历史经验来看,正义总能战胜邪恶。我觉得这个道理用到机器人也适合,机器人当中的好机器人必然能形成与坏机器人制衡的力量。何况,人类是站在好机器人一边的,人类和机器人取长补短,相互协作,必然能产生比单独机器人更大的威力。
机器人没有那么神通广大
现在机器人许多单项赛事上已经超过了人类,但在通用智能上离人类差距还有很大距离,机器人要么只会下棋,只会识别图片中的物体,只会知识竞赛,只会开车 或者只会在生产线上操作。以后发展的趋势是,机器人会在更多的单项上超过人类,而且在通用智能上越来越接近人类甚至超过人类的平均水平 (要超过人类当中的天才,需要更长时间,要以一敌百,那更不用说)。《终结者》当中的”天网“机器人要变成影片中描述的那样,与全人类为敌,需要过第一关(观念上要极端仇恨人类,没有恻隐之心),第二关(要有这个能耐,能把自己的观念克隆到其它机器,并迅速建立起一支由机器人组成的军队),听起来要比希特勒还绝。“天网”研制之初只是一个防御体系,专长在于防御,要成为“希特勒”,它得首先把自己训练成无敌黑客,这样它才能够入侵其它机器人的大脑来篡改他们的观念,然后它还得成为政治家、军事家,了解人类军事状况、了解人类动机、发现人类军队防御体系的弱点,制定相应的战争策略,指挥军队作战,再然后它还得把自己变成一个工程师,能研制和生产新的更具战斗力的机器人。好像在《终结者》当中,这三个重要的能力,”天网“都在瞬间得到(要知道,这对于人类,只有人类当中的天才花费毕生时间在反复实践中才能练就)。大家对于人工智能的一个误解是,计算机的速度如此快,机器人学新东西、获取新知识也应该是瞬间的。其实不是,机器人学习新事物、获取新技能新知识的过程也是受计算机运算速度、网速甚至能源的限制,运算速度限制了学习速率,网速限制了获取学习素材(训练样本)的速度,神经网络在训练过程中的耗能也是一个重要限制因素。现在谷歌微软百度训练的图像识别神经网络,使用了由数百台甚至数千台的带GPU的高性能计算机集群,在连续运行一周的情况下,才能训练出一个能识图的神经网络。而且,它们使用的训练数据都是人类提前给收集和标注好的(imageNet)。即便以后计算机运算速度越来越快(使用更好的GPU,或者专用芯片,甚至量子计算机),要让机器人完全凭一己之力获取 前面提到的三大技能之一,所需要的时间 、信息资源和功耗可见一斑,要制定机器人在得到这三个能力之前,这些资源都是人类给它提供的。机器人的学习效率、办事效率都受制于硬件条件和信息资源,就算集结全世界的计算机资源和信息资源来“服务”这个机器人,有些能力在纯虚拟的计算场景下也是获取不到的。
这篇文章的主要告诉大家人工智能其实没有那么可怕。但笔者仍然强调,人类还是有必要保持一颗忧患的心。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是不可阻挡的潮流,我们在利用它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更好地控制它、如何更好地让人机和谐相处、互敬互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65823-909711.html

上一篇:中科院2013增选院士名单简单分析
收藏 IP: 134.153.4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6: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