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坚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xu IMR,研究员。探究真理,传播知识,弘扬博爱,快乐人生。

博文

参加“BMG-VII”国际会议感受 精选

已有 12613 次阅读 2009-11-6 00:56 |个人分类:业内科普|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材料科学, 国际会议, 金属玻璃

111-5日“第七届块体金属玻璃国际会议(BMG-7)”在韩国海港城市釜山的乐园饭店举行。参加会议的大约有150多人,分别来自美、日、德、中、瑞士、印度、韩等14个国家。会议就近期金属玻璃研究的进展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共有8Keynote报告、28个邀请报告和53个口头报告以及50多个Poster。最后,来自日本、中国台湾和韩国的3个学生摘得了最佳Poster奖。
会议显示,在整个community的共同努力下,对BMG这类新材料的理解和认识不断深入,许多科学问题逐渐被澄清,也不断观察到一些新的现象,提出新的问题,推动着材料性能的改进和迈向未来的应用。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1)“自由体积”模型不宜滥用。一位资深人士强调,目前对“自由体积”这一概念的理解忽视了原始模型的基本适用条件,在许多情况下被误解和滥用来解释一些实验现象。另外,新近的研究还认为,在载荷作用下施加于金属玻璃上的应力等效于玻璃转变温度的下降。
2) BMG形变过程中的“冷剪切”。新近的研究显示,在一些BMG压缩断裂后的试样表面,可观察到“冷剪切”形成的断面,没有经历粘滞流变的迹象,说明没有明显的温度升高。“冷剪切”断面的大小随着试样尺寸的增大而减小。剪切形变过程中剪切带的萌生、扩展与热释放、温度升高之间的关系似乎一直存有争议,彼此间的因果关系好像是“鸡与蛋”的关系,不知是谁前?谁后?
3) BMG压缩试验“载荷-位移”(应力-应变)曲线锯齿现象的本源。这一现象最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曾经观察到。后来有研究认为,每一次载荷的下降对应于新的剪切带的形成。但新近的研究发现,锯齿波的产生是由于形变初始阶段,主剪切带在失稳之前,交替“滑动-停滞”(加速-减速)的结果,而并非直接对应剪切带的形成。在含有第二相的复合材料中,多重剪切带的形成是否还可观察到锯齿波,目前还存有争议。
4) BMG应用的探索。这方面的可喜进展包括:利用BMG合金在过冷液态稳定的特点,进行精密加工以及复杂几何形状的成形;在MEMS/NENS(微/纳电机械系统)器件方面的应用;金属玻璃复合多层薄膜作为高密度记录材料的应用以及BMG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的应用等。
BMG-8计划于2011年上半年举行,地点待定。
 
2009115于韩国仁川机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3234-268787.html

上一篇:假期香港行(4):诺奖掀起“高锟热”
下一篇:韩国釜山印象记
收藏 IP: 210.72.130.*| 热度|

10 张志东 郭胜锋 蒋敏强 李宁 张涛 陈湘明 唐常杰 rtqu CWRU beinghapp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3: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