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tsai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etsail

博文

秭归杂感

已有 2177 次阅读 2017-3-5 15:07 |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11月7日下午,秭归雨后初霁,我们在屈原祠讲课时,一团团云雾在山间飘渺,或依附着山峰,或缠绕在山腰,或弥漫在山谷。屈原祠对面就是三峡大坝,它静静的横亘在长江的河谷间,这方土地早已从筑坝时热火朝天的喧闹中摆脱出来,回归巴山蜀水的宁静,静的让人不敢相信自己面对的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

大概是因为安静吧,一边是人类最宏伟最现代化的工程,一边是几千年前的浪漫诗魂,我却并不感觉到有什么突兀。这山间的云雾,倒让我想到楚顷襄王的巫山云雨,想到楚辞中天上地下的众多神灵。

中国古代文学,最辉煌灿烂的无疑是诗词,而中国的古典诗词,追本溯源,可以上溯到《诗经》和《楚辞》,他们被认为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两座基石。《诗经》以《国风》为代表,《楚辞》以《离骚》为代表,故后世以“风骚”指代文学。

《国风》是古代中原各地的诗歌,作者是谁都已无法考证;《离骚》则出自东周时期楚国人屈原笔下。屈原,可能是现今湖北省秭归县人,据说曾居住在秭归县乐平里,并在那里生活过一段时间。我重新翻读曾经接触过的《楚辞》和《诗经》,才发现同为中国古典诗词的起源,他们竟有如此不同的风格。

诗经在形式上规则较为严整,多用重复的叠句,朗朗上口,适于歌唱;内容朴实简单,写实为主。而楚辞在形式上不拘一格,基本不用重复的叠句,适于吟诵;内容纷繁复杂,富于瑰丽的想象。

我猜想,《诗经.国风》的内容多描写平民生活,其形式和内容应该也和平民的日常生活相关。北方平原地带,最普遍的生活方式是务农。在生产力极其地下的年代,农民们不得不将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用于农业劳动。农业劳动是有规律的,单调重复的,无法投机取巧的。或许,他们在单调繁重的集体劳动中喊起号子唱起歌,经士大夫阶层的改造,就成了诗歌,这大概就是诗经的起源吧。因为起源于民间的劳动号子,所以形式较单一,多用叠句,以便于歌唱;所以内容朴实简单,多讲述现实生活。又因为北方的地形一马平川,一眼望去没有遮掩,所以也就难以激发人的想象力,诗歌中也就不会又神仙鬼怪的内容。

而楚辞则诞生于多山多水的南方,尤其是屈原,生长于华夏古文明中风光最瑰丽,山林最茂盛,地形最陡峭三峡地区,又流放到浩瀚无际的洞庭潇湘。上至天地鬼神,高山广泽,下至香草鲜花,飞禽走兽,熔铸在他的胸怀之中,才诞生了《离骚》、《九歌》等等辉煌的篇章。至于楚辞的起源,难以推测,或是起源于祭祀,或是起源于民歌。但那时南方的文明大概不及北方发达,农业也还不怎么普及,民众多从事渔猎、采集等等生活,这些生活方式不像农业劳动那样单调有规律,也很少集体进行,所以源于南方诗歌的楚辞形式上也不像诗经那样规则严谨,而是不拘一格,且不用叠句(你很难想象人们在打猎时,在采集时,会唱着整齐划一的劳动号子)。又因为巴楚之地多高山深谷,云雾缭绕,人之目力多所不逮,山中又多有未知的走兽飞禽,所以便能激发人们无穷的想象——云中或有云神,山间或有山鬼,泽中或有水神,他们都像人一样的快乐、悲伤、愤怒、欣慰、痴情……,这些都融入诗歌之中,所以楚辞内容不像诗经那样朴实简单,而是充满生命的张力,富于浪漫的想象……

随着人类生存空间的扩大,北方的平原地区已遍及人烟,几乎再没有大自然生灵们的藏身之所。而三峡地区所在的大巴山、巫山山脉依旧山高林密,云遮雾绕。然而,我们以难以置信的速度浪费着资源破坏着环境,每感不足,便伸手向大自然夺取。我们骄傲到从不愿承认——我们遇到的几乎一切所谓的困难和危机,都并非由于大自然的给予不够充足,而是由于我们自身毫无节制的挥霍和互相倾轧——因此,我们也就从未能够转过身来约束自身的行为,节制用度,均衡分配。

太空探索的时代还未开始,地表早已遍布人类足迹,巫山的云雨不再神秘,两岸的猿声不知何时已悄然宁寂。在这有限的星球上,我们的世界越大,我们周围的环境就越狭窄,留给我们的想象空间也就越局促,我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就越缺乏。当我们迫不及待地奔向连接外界物质财富的大门时,也就关闭了通往内心世界的精神窗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920-1037624.html

上一篇:我们为什么悲伤(残,待续……)
下一篇:
收藏 IP: 117.150.133.*| 热度|

2 武夷山 鲍海飞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0 23: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