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TUcivi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JTUcivil

博文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要有新思维 精选

已有 4576 次阅读 2015-10-21 12:3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要有新思维

王元丰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时期,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而公众的科学素质是影响全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基础,对我国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有着特别的作用。

    公民科学素质一般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长期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不高,尤其是劳动适龄人口科学素质不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之一。

    国家高度重视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在2006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简称《科学素质纲要》),使我国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纳入科学化、法制化、制度化轨道,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这些工作产生了明显的效果,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调查统计,2005年我国具备科学素质公民的比例仅为1.60%,到2010年提升到3.27%。而最新的初步调查统计显示到2015年,这个比例将超过5%,将圆满完成“十二五”的目标任务。今年,有关部门启动了全面科学素质“十三五”规划编制,并形成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5-2020)》讨论稿(简称《十三五实施方案》)。

“十三五”是落实《科学素质纲要》的最后五年,要达到《科学素质纲要》提出的“公民科学素质整体上大幅度提高,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1世纪初水平”,用量化的指标是到2020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0%,由“十二五”时期的提高1.73个百分点左右,到提高5个百分点左右,任务非常艰巨。因此,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呼唤新思维,需要用更新的理念,更先进的手段,在更广的范围内开展工作。

    一是在注重发挥科学普及作用的同时,需要更加注重构建终身教育社会。提升公民科学素质,通过各种形式的科学普及活动,当然很重要。但是,应该看到科学普及活动,无论是在科技馆(站)、科技活动中心和其他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的展览、讲座,还是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上开办的科学技术宣传栏目和节目等,都是外部输入式的提高人科学素质的活动。要真正提高人的素质,更为重要的是激发人的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通过自己积极地去学习得到的科学技术知识及文化熏陶,将比被动地接受从外部传播来的内容要有效的多。因此,未来的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在理念上一方面要更加积极地做好科普工作的同时,非常需要将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纳入工作的重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把终身教育理念作为重要指导思想,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因此,建议将这两项工作,综合统筹、协调推进。具体工作上,一方面可以在目前推进《科学素质纲要》多个部门联合协作的工作机制中,强化教育等相关部门的责任,将教育部提升为全国科学素质办公室单位;另一方面,要加强作为全国科学素质办公室单位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与教育部等部门的协调协作,从而让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成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的另一支柱。

    二是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进入新世纪,信息技术,尤其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型数据储存和处理技术,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这既为全民科学素质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机遇。挑战在于因为信息和知识爆炸,新知识不断快速产生,怎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让人们掌握的科学和技术能够适应新的数据时代和新工业革命的要求,这几乎是世界性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提供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新工具、新手段。如大规模在线教育,也就是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对于更有效地教育,尤其是让边远和农村地区的受教育者,共享高质量的教育资源方面,也起到了让人鼓舞的作用。因此,《十三五实施方案》很有必要在这方面予以更多的关注。在实施“科普信息化工程”中,更加充分地研究信息化对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影响,更好地利用如MOOC等新型教育手段,做好相关工作。

    三是更加充分地发挥人才的作用。在互联网时代,对于公民来说,获取科学技术知识并不是困难的事情。想学习什么知识,在网上通过百度或谷歌等搜索工具,可以比较容易找到绝大部分的相关资料。最为关键的是要有利用互联网工具获得知识的兴趣!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畅销书《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指出,在互联网时代,要使人能够一生都不断地改善技能,关键是要使人能够有更强的自我激励。他说“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很快就会消失,不久以后几乎每个人都会有电子屏幕和互联网连接。未来巨大的鸿沟将是“积极性的鸿沟”(motivational divide),也就是要看谁有积极性、毅力和决心,利用免费或廉价的在线工具创造、协作、学习。而能够让人消除“积极性的鸿沟”的人,也就是学习激励者,对于提高人的素质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科学素质纲要》中有关于科普人才建设的工作,在《十三五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国科普人才要达到400万人的目标,对于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农村、成长社区和企业科普人才队伍以及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也有一定部署。但特别建议要根据新时代的要求,加大对相关人才的培养和动员力度,通过更加有效的措施,吸引更多的、更优秀的人才,投身到科学普及和终身教育工作,并让他们能够利用现代手段更充分地激发更多的人学习科学技术知识,提高科学素质。这方面是很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最后,很有必要大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国际上,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在提高农村地区公民的科学素质上,开展了非常有效的工作。印度的赤脚学院(Barefoot College,从1972年开始通过向农村地区的受教育水平很低的人、甚至是文盲的妇女,提供对于太阳能应用、通讯和健康等方面基本的技能和解决方案,并鼓励他们通过在实践中学习,使这些人通过自己的努力,生活状况得到很大改善。这样的工作经验,甚至推广到阿富汗和非洲等地。所以,我国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工作,非常需要同国际上相关工作做得好的国家和机构进行交流,学习他们的好做法,同时也汲取经验和教训。此外,在另一方面,也要对我们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工作提升总结,可以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支持。在《科学素质纲要》和《十三五实施方案》中,对于国家交流与合作,还没有见到相关内容,非常需要加强。

 《人民日报》2015年10月21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6140-929789.html

上一篇:你们,他们与我
下一篇:该怎样改变地方的科技研发投入的不平衡?
收藏 IP: 111.161.7.*| 热度|

9 黄永义 许培扬 钱家骏 姚伟 韦玉程 丁邦平 shenlu zjzhaokeqin taoshl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9 21: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