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闲聊“天”

已有 3473 次阅读 2016-5-21 08:04 |个人分类:科教与社会|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传统, 天人合一, 唯物论, 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 五行志

昨天、今天的天是什么意思?天然就是自然吗?古人说过天人合一吗?什么是天人感应?请看下面的对话


闲聊“天”

老温:你好!

老华:你好!前几天,科学网上关于“科学素质基准”的讨论文章不少,现在基本上平静下来了。网上的热门话题总是几天就换一个,其实,对于“基准”这样的问题,科学网还是应当多深入讨论一下的

老温:意见差不多都摆在那里了。这个“基准”是弄得太粗糙了一些,许多人在一起弄一个看上去很浅显而实际上并不很容易的工程,专家们不放在心上,拿总的人水平又有限,所以漏洞百出也就难免了。而所谓征求意见,被征求的恐怕又多不是行家,所以许多问题并未看出来。如今公布了,这才有几位认真的专家提出了意见,这些意见还是很有道理的。

老华:专家也是老百姓。老百姓提出意见,领导是不是听那是另一回事了。不过,有些问题,在知识分子中也还是有些争议的。比如,基准说,天人合一是古代唯物论,有专家反对。但天人合一是不是唯物论的问题,也有人支持,很多人搞不清楚。说人要和自然和谐,这不就是天人合一吗?

老温:说天人合一就是人和自然和谐,恐怕是把今人最先进的思想,强加到古人头上去了。

老华:此话怎讲?

老温:这个说来话长了。我们还要从头说起,前两天有一篇文章《孔子说“天”》,你看了吧?

老华:看了。里面说到天字有两种最基本的含义,一个是我们的头顶和头顶上的那个物质的天,另一个是老天爷,即万物主宰者,那是有意志的神

老温:是,正是这两种基本意思。

老华:我看字典上还有好些其他意思呢!

老温:那都是这两个基本意思派生出来的。当然,这个分法是我们今天来分析古人说天时的两种不同的基本含义。

老华:都是这个两种?那我请教你,今天、明天的天怎么讲?

老温:那当然是物质的天。古人看到,晚上“天”黑了,到了又亮了的时候,那就是又一“天”。这就是今天明天的天。这与说今日、明日中的“日”是一样的逻辑。

老华:还有天冷、天热中的天?

老温:这与“天”气有关,冷热都与人们周围的气有关,所以称天气,这自然是指物质的天。天的还有一些用法是与“上方”、头顶有关的,例如,书本的最上方称天头,人的头骨上部称天灵盖等等。这些都是指物质的天。

另一方面,在古人的用语中,“天”的许多用法是老天爷有关的,就像《孔子说“天”》里面所指出的,孔子用到天的地方大多数都是指老天爷。

但是,我们不能忘记,《孔子说“天”》里面所说天的两种含义是如今我们的分析,是从今天我们的知识去分析古人思维的出发点。古人才不管那些,古人(至少是绝大多数古人)都认为,天既是物质的,又有精神意志。天生万物,天就是万物的主宰。或者说,天就是老天爷,老天爷就是天(当然,物质、精神、老天爷、天老爷、天爷爷等等都是后人的说法,我们这里只是说话方便才用它)。古人一般不会去分辨这两者。

老华:天赋、天才这些词中的天好像与老天爷有关了。

老温:那当然,所谓天赋那就是“天”赋予的才能,天才就是有这种天赋才能的人。这里的天当然是指主宰者、造物主。

老华:天然呢?天然不就是自然吗?

老温:从今天的含义说,天然就是自然。但是从字义细细的想一想,这两个词的来历并不同。用今天的话说,“然”就是“这样”,所谓自然就是自己这样的,而天然是天让它这样的。所以,天然一词中的天最初的来源仍然是神。

老华:这样想想也对。那天生的“天”也应当就是老天爷。

老温:对了,有些事情不能从今天我们受到的科学教育而想当然地臆测古人。我们已经习惯了天生的就是自然形成的这种思想,而古人用“天生”这两个字就是“天”“生成”的。

老华:那天理、天性等词中间的天字,严格地说也不应当作物质的天讲?

老温:是。像暴殄天物、浑然天成、巧夺天工 等词汇中的天字,也是这样,都应当理解为是老天爷,而不是物质的天。

老华:那不是迷信嘛?

老温:就是迷信啊,古人就是迷信。现在的字典上、书籍上,为了避免宣传迷信之嫌,或者是自己学习现代科学知识已经习惯了,因此用“天然的”、“本来如此”、“生来就是”等来解释这些词,这对现代人当然不算错,但是,并没有讲出古人的本来意思。

老华:那像天网恢恢、天道酬勤、天随人愿、天作之合、惊若天人这些词汇中的天字那就比较好理解,但是老天爷的意思了。但是,这样说,也是我们如今的分析。

老温:正是。古人不管那些,所谓天的两种含义,一个是物质的天,一个是有意志的天神,那都是我们分析的结果。古人认为那是一回事情

老华:那天人合一到底应当怎样讲

老温:我读书不算多,但是,在我读过的这些书里,我还真不知道是哪一位古人说过“天人合一”这样的话呢?

老华:你别拐弯抹角了,你索性说古人没有说过“天人合一”得了

老温:我们总是要给自己的话留有一点余地嘛。我认为,所谓“天人合一”不过是近代、现代人的一种观点。然后加到古人的头上,说古人就是这样的观点。

老华:那天人合一到底是谁先提出来的?

老温:可能是一位近代著名学者,他说古人有天人合一的传统,然后大家附和了这位学者的话,都说是古人的传统。但这个还只能我们私下说,我还没有完全确凿的证据,只算一个猜测吧。

总之,说人与自然和谐的“天人合一”并不是古人的传统。古人的传统是司马迁所说的“究天人之际”,也就是要弄清楚“天道”和“人事”之间的关系。人们试图弄清楚这些关系,下了不少功夫,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比司马迁年长三十多岁的董仲舒提出来的“天人感应”

老华:那么说,你认为古人的传统是天人感应?那个董仲舒就是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那位大儒吧?你还得给我说说,什么是天人感应?

老温:你还记得《孔子说“天”》中引用的《论语》中最后一篇里的第一句话吧:“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这句话总的意思是说:‘啧啧!你这位舜啊!上天的大命已经落在你的身上了。诚实地保持那中道吧!假如天下百姓都隐于困苦和贫穷,上天赐给你的禄位也就会永远终止

这就是所谓天命。历代的天子都是得到了天命的,所以人们称“真命天子”。但是,上天也在不断地观察天子的言行,考察其得失。如果哪个政策不对,违反的上天的意志,上天就会警告他。如果一再不听警告,就要撤销对他的天命,换一个“天子”,这就叫做“革命”,革就是改、换。

老华:原来革命最早是这个意思。那么,怎么警告?没有看见上天还发警告通知书的。

老温:上天自有他的办法,比如,天灾。

老华:天灾?水旱灾害、火灾、地震?

老温:对了,古人认为,那就是上天的警告。所以叫天灾

老华:哦,我们小时候吃饭,不让掉米粒,米粒掉桌子上也要捡起来吃了。说浪费粮食要“天打(被雷打)的。干了什么大的坏事情,就是要“天火烧的(引起大火灾,把家里房子烧了)。这可真是老百姓的传统了。谁最早想出来这样的事情?

老温:古人早就这样认为,例如在儒家的经典著作《礼记·中庸》中就说“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这是很有名的一段话。(当然,古代也有个别人不同意的。)到了汉武帝时代,董仲舒就把它系统化了,用他的原话,称之为“天人之应”。

古人很相信这些,你看汉代的历史,宰相跟走马灯似的,常常被换掉,甚至被杀掉(或下令自杀)。其原因往往就是因为哪里地震了,哪里有天灾了,哪里着火了,就有人上书,说是因为某某政策或某某做法成问题,上天发怒了,要追查责任。皇帝总是没有责任的,于是乎宰相或者其他什么官员就倒霉了。

老华:哦,是这样的!

老温:所以《汉书》上就专门有《五行志》来记录历史上的这些灾异,并且与当时的“人事”去作对比,这就是所谓天人之应。自从《汉书》开了这个头之后,历代正史都有《五行志》。只有最后一个《清史稿》,接触了一点西方思想了。所以改个名,称《灾异志》,但是也声明,它的意思与《明史·五行志》一样。

然而,这毕竟是迷信的事情,哪里能够把每一次天灾都和人事对起来?对不起来的。所以,后人就说“天道远,人道迩,逐事而比之,必有验有不验”怎么办呢?他们的办法就是学孔子写《春秋》那样,“纪异而说不书”,就是把这些灾异记录下来,却不再去与“人事”一一对应,但是“天人相感,以类而应者,固不得谓理之所无。”历代《五行志》上都是这样说的。

这就是我们的传统。什么叫传统?传统不是今天什么人随便一说就是传统的。您看,从《汉书》到《晋书》、《隋书》、新旧《唐书》、《宋史》、《元史》、《明史》、《清史稿》等历代正史都样记载那个时代的“灾异”,以待圣人来好好地解释,也就是所谓“穷天人之际”。一代一代传下来,两千年一直这样做,这才是真正的传统。

老华:听你这样一说,这“天人之应”才真的是传统。我看这种传统虽然客观上的作用并不能都算坏,可决计不能算唯物论。

老温:哈!这是你说的啊!

老华:我们只是随便聊天嘛。

老温:真正的聊“天”了。不早了,该回家了。

老华:再见!

老温:再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978713.html

上一篇:从唐伯虎唐解元说起
下一篇:虚假大学为何屡打不尽?
收藏 IP: 27.211.14.*| 热度|

10 蔡小宁 李治 徐令予 尤明庆 武夷山 宁利中 曹则贤 赵美娣 郑永军 董全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05: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