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考试引起的话题,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引起剧烈的争论。从高考到研考,从公考到司考,今天无不牵动着人们的神经。有人痛斥“应试教育”,有人抱怨招生不公平,有人要全国统一录取分数线,有人要取消高考的竞赛加分,有人指责“考研基地”,有人谴责招研究生学校歧视,众说纷纭,大家都怒气冲冲。但是,我想,我们需要的不是怒气、不是牢骚,而需要真正从根上去探讨一些基本的问题。只有把这些基本的问题弄清楚了,我们才有希望。
我们为什么要考试?从考试的目的看,我们的考试可以分成两类:课程考试和选拔考试。
课程考试是为学习某一门课程而设置的考试,我们在大中小学里所进行各种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科目考试等等都属于此类。这类考试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课程内容,这一类考试需要考生做很好的复习、准备,那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一部分。经验告诉我们,学习一门课程,如果不练习、不复习、不考试,学习的效果是很差的。这类考试虽然也要检查出一部分不合格的学生,但是,通常会要求他们补考或重修,目的还是让他们学好课程。
选拔考试则是为了某一种目的而选拔适当的人才。例如,高考是高等学校为了选拔适合于到高等学校进一步学习的人才,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务员考试等等也是要选拔各自需要的人才。这类考试不用顾及多少人及格的问题,它只是“矮子里拔将军”,需要多少人就录取它认为合乎需要的多少人。
在前一类考试中,考试的组织者即教师与被考试者即学生双方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课程内容。所以,应当告诉学生这门课程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考试内容的范围等等,使学生能够通过认真的复习、考试真正掌握该课程的精华和根本。
选拔考试则不然,考试者与被考试者双方是对立的,各自有各自的目的。考试者想要的是选拔出优秀的人才,被考试者则千方百计要想让自己被选上。为此,被考试者总要想猜测考试的题目,至少是一个范围并根据自己猜测的题目范围进行复习,以使自己在考试中占据优势,战胜其他应试者。这里,任何合法的猜测,合法的“投机取巧”、使自己超水平的发挥等等都是合理的。而考试的组织者则总是力求在应试者中选拔出真正优秀的人才,避免让考生有投机取巧的机会,避免自己受投机取巧者的欺骗,否则,就不能够真正的选拔出需要的人才。如何能够做到这一点,需要考试的组织者有足够的智慧。
为了使自己能够被选拔上,在考试前如何准备是应试者自己的事情。只要是合法的,他都可以做。比如,如何学习,是否需要上课,是否需要请人辅导,哪些课程需要认真学,哪些课程可以简略,是否从高一就开始准备高考,是否从大一开始就准备考研,是否与一些人一起成为“考试基地”等等,都有应试者自己选择的自由。
但是,从国家的利益出发,国家的管理者应该有对国家最有利的选择。国家拿出国民收入的百分之四来办教育,目的何在?国家办教育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国民素质,包括身体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等等。只有国民素质提高了,国家才真正能够富强发达,才能够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对于国家组织的考试,国家的管理者也应当从这个观点出发,作出合适的决策。
应试者对自己看起来有利的事情,对于国家未必有利。比如,高中生提前一年甚至更多的时间结束课程,不学那些高考试题范围以外的知识和高考不考的课程,多做类似于高考试题的练习题,对于自己的高考取得更高的分数显然是有利的。至于做这些题目是否有利于自己学习素质的提高这是另一个问题,实际上,用一年时间做这些的题目对于提高自己的学习素质和知识水平极其有限,可以说基本上没有用,就是一种浪费,这个事情用一句前几年曾经时髦过的话,“地球人都知道”。但是,现在的高中生还是要这样做,因为高中学生首先要考虑的是最重要最迫切的问题——能否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但是,对于国家来说,这是一件需要注意的严重问题。让一千多万青年学生做一年无聊的复习题,学生们并不能得到素质和知识水平的提高(最多只有极少的提高),反而使很多青年人看见书本就头疼,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讨厌读书学习甚至终身厌学。让全中国的年轻学生都浪费一年青春岁月,这对于国家实在是极大的浪费。但是,很遗憾,这样的浪费大家都熟视无睹,甚至大多数人也不认为这是多大的浪费,反而认为是一个极其正常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倒是不可思议的。可悲啊!
高考是这样,考研究生也是这样。大学四年,最后一年的上学期,有几个大学还在正正经经地教学生?有几个学生在正正经经地学习专业课、学习新的知识?更不要说那些考研基地了,从上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就是看哪些课程是考研要考的。那里化学专业的学生有几个还认真学习高等数学和普通物理?当然,好学生总有几个(最要命的是校方和教师对这些考研不考课程的极低要求)。实际上,全国的大多数大学(除了专科和高职)现在都已经是、至少是接近于“考研训练班”了。为了考研,我们的大学很多课程等于虚设,学生修那些课程也就是混个分数,实际上也在浪费时间。
考公务员也是这样。谁都知道,考试前的高强度培训只能提高考试的水平,对于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基本无关。
我们还有那么多专门从事辅导考试技巧的学校,让这么多人去学习考试的技巧。我曾经把这类寄生在考试上的教育称之为寄生教育。说得难听一点也实在一点,就是去学一点“投机取巧”的本领而已。
一个人的一生也就七八十年,十几岁、二十来岁正是人们学习效率最高的黄金岁月,但是我们却用那么多的时间浪费在学习怎样考试这样的“屠龙之技”上,可惜不可惜?一个民族的年轻人都在这样的浪费,这个民族的损失有多大!
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家长、学生)花了那么多财力物力,让学生去学习,得到的本领只是会考试,我们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只是一些会考试的人。只会考试的民族会有前途吗?当然,有人会说你过于极端,总还是会学到一些本领的。是的,本领总是会学到一些的,但是,有这样巨大的浪费也是事实。我们不能视而不见。
谁能够说上面说的这些不是事实?从国家的角度看,我们为了准备高考、研究生招生考试、招收公务员考试等等浪费了多少人力、物力、学生的智力和青春年华?有人统计过吗?我们为什么必须要这样的浪费呢?
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就在考试制度的设计上。
我们能不能不要这些考试,例如,不要高考?决不能。高考是目前能够令人较为信服的相对最公平的选拔人才的办法。现在的问题绝不是废除高考,而是要完善它。一方面要使它仍然是选拔人才的最优途径,另一方面,要消除由于过分备考而造成的巨大浪费。
有这种可能吗?我们能够既保持高考的公正公平,又消除过分备考吗?这不但是可能的,而且对于国家来说是必需的。
这些年,我们的高考设计一直在变化之中,考试课程在不断变化,各地的考试科目也不大相同,可是,变来变去,有一件事情却从来不变,那就是有一个高考大纲。考试内容要指定一个范围,哪些考哪些不考,甚至各类题型的比例都有具体的规定。学校就依据这个大纲,指导学生复习。有经验的教师还可以猜测出若干考题,至少是猜到与考题相近。
上面已经说过,高考是选拔考试,其目的仅是选拔出合格的人才。既然是选拔,那就没有必要有指定考试范围的限制,只要是基础教育阶段学过的一切以及作为一个高中毕业生应该了解的一切都可以作为考试的内容。至于考题的类型之类的东西,就完全不应当作为出考题的束缚,一年和另一年可以完全不同,更没有必要事先公布,例如什么一篇大作文一篇小作文之类的通告。
有人问,考试这么无边无沿的范围让人怎么复习啊?没法复习就对了。目的就是要使人没法过度复习。
又有人说,虽然这样也是可以复习的,但是考试这么多内容不是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吗?现在有人主张减少考试科目,据说可以减少学生的负担。这完全是没有道理的。高考并不是检验学生某一门课程的学习绝对水平,而是看学生之间的相对水平,是考生们之间的竞争,所以,即使只考一门课程,所有的学生还是要为争夺得到更好的相对位置而无穷无尽地准备。而长期注意的目标越少,就越容易疲劳。在这个意义上,学科多了,注意力分散,倒还有相互休息的作用。因此,对于高考这样的选拔考试,是否减少学生的负担,与考试科目和考试内容的多少无关。
考全部科目,不会抑制偏才吗?中学是基础教育,要求学生全面掌握所有的内容,是做有素质的人的基本要求。不全面学好中学的全部知识,根本谈不上“才”。就拿从小开始练习的竞技体育运动员来看,彼此的素质差别就很大。同样是顶尖的运动员,有些退役后能够成为优秀的教练,或成功地从事其他事业,甚至担任国家的某一部门的领导人,有些则只能从事最简单的体力劳动。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基础教育的水平高低。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高层次的体育人才,大多数都出自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和基础教育发达的江浙等地区。这个例子从一个方面说明,如果没有全面的基础教育知识,所谓偏才很难成为真正的人才。
少年是一个人的身体、道德、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等初步养成的时期,也是学习知识最好的时期,这些对于成长后的一生都起着重要的甚至决定性的作用,很多习性甚至是一生不变的。所以,对于少年人的身体、思想、道德、知识各方面进行全面的教育,是影响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头等大事。这里,任何强调“偏才”的拔苗助长都是对民族的不负责任。甚至到了大学本科,也还是要全面发展,只分大的专业,在每一个大的专业中并不宜过分细分,力争使本科学生文理兼通。这样才能使大学毕业生有大的发展后劲。
对于高考,不但要考中小学学习的全部知识,不但不需要对于试题做任何限制,从而使学生的过分备试成为困难之事,而且,教育行政部门同时应该下禁令,禁止像高三拿出一年时间准备高考这样的事情。这就是说,要从“不能”和“不准”两方面入手,消除现在这样的对于高考的过分准备。
怎样才能作这样的禁令,这样的禁令会产生什么问题?怎样防止不正当和过分的考研准备?请看本文第二部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5: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