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星巴克的价格与中国的科学研究

已有 12892 次阅读 2013-10-24 18:57 |个人分类:科教与社会|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独立思考, 科学研究, 科研经费, 时尚, 星巴克

星巴克咖啡的高价格问题与中国的基础科学研究难以有突破性的进展是两桩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你怎么硬把它们拉在一起?其实,造成两个问题的原因还是有相同的地方的。您听我慢慢道来。

前两天,央视说起了星巴克咖啡的价格。同样的一杯星巴克拿铁咖啡,折合成人民币,在美国卖20元,在孟买卖15元,在伦敦卖24元,而在北京则要卖到27元。中国人的工资低,在中国开店卖咖啡的成本当比在美国、英国低,卖出的价格却高。央视认为,虽然做买卖是双方自愿的事情,但是根据WTO的原则,应当公平交易,此时涉及歧视中国消费者。

我不懂国际贸易,也觉得如星巴克这样的企业歧视中国消费者,的确可恨,不过,仔细一想,人家为什么能够歧视你,为什么能够在你这里赚到高额的暴利,人家并没有把手伸到你的口袋里,你自己心甘情愿地把钱掏出来。人家也并未禁止您开咖啡店或者到别的店里买咖啡,不涉及垄断经营。作为商人,总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的。洋人可恨归可恨,原因还在我们中国人自己。

星巴克的咖啡为什么在中国能够卖得最贵?因为有中国人掏得起而且愿意掏。据央视说(如果我没有记错),美国人的平均收入是中国人的7倍多,我要说的是,中国是一个大国,而且贫富差别很大,收入超过美国人平均收入的中国人的绝对数目并不少。对于美国人,星巴克咖啡并不是奢侈品,对于高收入的中国人也不是奢侈品。

这些中国人愿意掏钱买星巴克的咖啡,甚至更愿意卖国外的买奢侈品,而且掏钱很痛快,你不让他掏他会很痛苦,因为他最要面子。要面子大概是人类的通性,人总是喜欢有面子、爱荣誉。但是,什么是有面子、什么是享受荣誉,恐怕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了。

在大多数中国人看来,洋派就是时髦,有外国人(特指欧美的白种人)的做派就是有面子,就像一个上等人的样子,近百十年来大概都是如此。而现在的上等人或自以为上等人或想成为上等人的,则更是追求所谓时尚,至少也要“小资”。

所谓时尚、所谓小资,都是人制造出来的,而且现在主要是是商人们制造的。制造时尚,就是制造一种很“上等人”的样子。“上等人”穿着这样的服饰,别人穿了,也好像成个“上等人”了。“上等人”有这样的生活习惯,别人学习了,试着这样生活,也好像立马变成了“上等人”。中国古代女子的服饰和习性,就是先在宫中后妃间流行,然后妓女们学样并加以改造,民间时髦的女子再学习妓女们,妓女们充当古代时尚引领着的角色。如今看上去主要由娱乐界人士在引领时尚,但是他们也不过是些模特儿而已,真正制造时尚的是他们后面的商人。

追求时尚的人,是企图别人把他高看一眼,认为他很“上等”,其实,这正好证明他的地位太低,不够上等。靠穿名牌抬高自己身价的人,恰恰是因为自己身价太低。在大学里,穿名牌的教师不多,因为有才学的教授穿着随便并不会降低别人对他的尊重,人们尊重他的是学识而不是他的穿着。成功的政治家、企业家也往往不需要追求时尚,有时候他们本身就是时尚。但是,靠着增长才干或取得政治上、经济上的成功来得到别人的尊重未免太费时费力。还是打扮得或者装得时尚一点最为容易、最为快捷,于是。就追求时尚吧。制造时尚的商人就是靠这样的人吃饭的,这样的人越多,商人们的日子就越好过。星巴克之类的外国企业,之所以能够在中国的日子这么好过,另一个原因就是不少人追求时髦。

追求时尚,追求的是别人的样子。大家追求时尚,结果可能千篇一律。时尚说到星巴克喝咖啡很高雅,于是大家都去泡在星巴克里。时尚说瓜子脸很好看,于是大家都跑韩国去整瓜子脸。如果大家都追求自己的口味,有点独立的思想和见解,有点儿个性,制造时尚的商人就麻烦了,幸而在中国没有这样的事情。中国的时尚追求者或者小资们都有一窝蜂的习惯,缺乏标新立异、倡立新风尚的传统,因而,星巴克之类的企业完全可以放心,有中国的这些时尚追求者和“小资”在,他们的利润决计会有保证的。

总而言之,星巴克之类的外国企业在中国之所以能够卖高价挣大钱,其原因至少有以下几点:首先,中国是一个大的穷国,贫富差别大,富人有足够的购买力;其次,有相当购买力的人中间,许多人追求时髦,爱好虚荣;第三,追求时尚的人又没有独立的见解,没有个性。

现在,可以来看看我国的科学界了。每年的十月份,我国的科学界,至少在科学网上,总会热闹一阵子,感叹中国的科学研究缺乏大的创新性的成果。也会有人找一找这样那样的原因。我这老头儿做事、说话向来慢三拍,现在请大家看一看,我国的科学界,是不是也有这样的三点。

首先,中国是一个穷国,科学研究的费用不够多,但是,贫富差别大。科研费用富裕的,真是富得流油,不知道钱往那儿化,浪费大。而大多数科学研究人员却为了去争取那么一点科研费用,化大量的时间,做大量的无用功。掌握分配这些经费的人则往往利用手中的权力,营私舞弊,甚至索要贿赂、腐败枉法。做出真正有创新性的工作是需要人们集中全副注意力、绞尽脑汁才有可能从事的事情,人们为了争取到科研费用花费这么多精力,把脑筋都动在怎么样争取经费之上,哪里还能够做出高水平的工作。

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没有经费是万万不行的,但是,光靠给几个经费充裕的人物无穷无尽的堆钱也不行。科学研究的突破点,往往不能预测,靠几个大牛拼命地吹并不能吹出来,需要众多有志于研究的科学家,静下心来,不受外界的干扰,踏踏实实的做工作,才有可能有所突破。科学界不能过于“贫富不均”。

第二,由于评价科学研究成果已经被量化,已经变成了各种具体的数字指标,管理者已经退化为计算机。因此,科学研究工作者的任务便是适应这些指标,想办法完成这些指标。比如,指标要求完成多少SCI收录的论文,人们就想方设法发表这些论文;指标要求影响因子达到多少,人们就像想方设法在影响因子达到多少的刊物上发表文章;指标要求他引达到多少,人们就想方设法多多他引,你引我,我引你而已;指标要求得到什么奖励,人们就想方设法得到这些奖励,送钱送礼送美女在所不惜;如此等等。由于随大流的文章最容易发表,热门的话题最容易得到他引,文章多、影响大就容易得到奖励,人们就一窝蜂的去做热门的课题,追求时尚。不管是腰缠万贯的大牛还是想办法要获得基金或青年基金的老椒、青椒都一齐跟随者世界研究的潮流的时尚,浩浩荡荡,发表文章,以期盛昌,以免灭亡。

第三,做科学研究必须有独立的思想,要“标新立异”。标新立异不一定能够有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绝大多数标新立异并没有好的创新,但是,不标新立异就绝不会有任何成绩。很可惜,我们中国人喜欢的是循规蹈矩,大人喜欢听话的孩子,老师喜欢会背书的学生,考试要与标准答案一字不差,领导者最讨厌“异端邪说”,标新立异在中国没有立身之地。于是乎,多少年以来,大家都或子曰诗云,或背诵语录,或用“好声音”唱流行歌曲,或跟着大牛们做“研究”以期早日成为“杰青”,如此而已,并不需要自己的别出心裁。

以上三点,与星巴克在中国日子好过的三个原因,是不是有些相似之处?如果不加以改进,每年十月份科学网上的哀叹将很难变成庆祝。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735762.html

上一篇:一个“老小难”的问题
下一篇:这个“墓”字竟如此令人讨厌?
收藏 IP: 119.162.51.*| 热度|

60 曹聪 秦逸人 陈德旺 王伟 姜虹 陶涛 陈飞 刘建兴 叶威源 李健 陈传法 刘淼 赵斌 亢阳 陆俊茜 李斐 水迎波 吴信 徐索文 谢蜀生 廖晓琳 唐凌峰 武夷山 雒赵飞 褚昭明 喻海良 沈文锋 刘光银 李俊彬 罗帆 颜军 苏德辰 鲍海飞 张龙 黄育和 徐顺 曾荣昌 陈永金 水生英 李世春 苏金亚 张忆文 王文彩 吴昊 赵凤光 罗德海 李永丹 宋旭锋 suixinerlun ohlucifer ttee1 zhouguanghui OrientalLion xuexiyanjiu decipherer yunmu ZongW sunny130 lbjman langhuazhige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3: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