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主按】 端午来临,看到科学网上不少关于端午的文章,写的都是屈原,仿佛端午就是屈原节似的。为此,写了一篇关于端午传统的文章,照我的写作速度,端午日是发不出去了,故名之曰端午节后说端午。
被歪曲了的传统——端午节后说端午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现在成了法定假日。提起端午节,大家说起的最多的是屈原、粽子和龙舟。
近日看《吴郡岁华纪丽》,这是一本写风土习俗的书籍,写于清道光年间。虽然说该书主要写的是苏州的风土习俗,但是作者旁征博引,说了许多各地大同小异的古代习俗。因为端午节来临,着重看了关于端午习俗。深深感到时势变迁,现在说的传统实际上并非真正的传统。也就是说,现在许多人对于端午的理解,与古人相差实在太大,早就偏离了真正的传统。
《吴郡岁华纪丽》中涉及端午的段落有十五节,这十五节的标题和大致内容是:
1. 修善月斋 主要内容:五月为恶月,或忌月或毒月。人们在此月斋戒。
2. 进长命缕 主要内容:妇人于五日进长命缕,或给小儿系长寿索。避兵厌鬼,不染瘟疫。
3. 贴天师符 主要内容:贴道院所贻天师符或五色桃印彩符,图画姜子牙、财神之类。
4. 悬钟馗像 主要内容:五月为毒月,悬钟馗或关帝或雷部诸神画像以镇宅。
5. 端五 主要内容:端,初也。端午应为端五。端五节瓶供蜀葵、石榴、蒲、蓬等花草,妇女簪榴花、艾叶,药肆贻苍耳、白术、大黄、雄黄等与老顾客,人家各具宴会,百工停业,欢宴赏节。
6. 角黍 主要内容:角黍即粽子,以像阴阳包裹。以祭屈原。
7. 黄鱼市 主要内容:以新上市黄鱼祭祀先人。
8. 雄黄酒 主要内容:以雄黄末、菖蒲和酒以饮,以余酒涂小儿额、胸、手足心,余酒洒门窗墙壁间。
9. 蒲剑艾旗 主要内容:悬蒲剑艾旗,副以桃梗蒜头。
10. 钗符健人 主要内容:以彩绢与金属丝制各种花草、毒虫蛇虎杂以幡幢宝盖以为钗符,闺人簪于髻鬟。
11. 采百草蟾酥合药 主要内容:五日,药肆收蟾酥、蛇虺、蜈蚣入药。
12. 端午女红节物 主要内容:妇人绣极小荷囊,盛雄黄;以彩线缠铜钱;编钱为虎头形;结丝网装独头蒜;这些都可相互馈赠,或悬小儿胸前。
13. 五毒符 主要内容:尼姑庵剪彩笺状如蟾蜍、蜥蜴、蜘蛛、蛇、蚿,赠各户贴门楣。
14. 避瘟丹蚊烟 主要内容:药肆制避瘟丹,益以苍术、白芷、大黄等,投炉中,熏衣物。避瘟,去暑湿。
15. 山塘竞渡 主要内容:赛龙舟盛况。认为吴越之俗系祭祀伍子胥,楚俗为祭祀屈原。
由书可见,这15项习俗中与屈原相关的最多不过一项半。这就是古人对端午的认识(实际上近二百年前的这本书上所述与更古一些的风俗差别不大)。这与现代大多数大陆人们对端午的认识大相径庭。
这是什么原因?这种变化是怎样引起的?
最大的变化起自1950年代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从现代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看来,这15项传统习俗绝大多数均属“封建迷信活动”,是“与社会主义的新风尚格格不入”的,应该加以“批判”,“移风易俗”。能够“批判继承”的,最好的便是关于屈原的那一项半。
因为屈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学习屈原可以激发“爱国主义精神”。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一项是可以保留的。划龙舟也是纪念屈原,而且“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也应当保留,但是,关于祭祀伍子胥那一半就不要再提了。
门口放艾蒿什么的倒没有什么关系,与社会主义卫生事业也还相关。
于是,在新中国的宣传中,端午的意义仅仅就是与屈原相关,甚至杜撰出端午节源自纪念屈原的传说并反复宣传。年复一年,在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又一代,也就知道端午就是屈原节,“诗人节”,多么浪漫!可普通人们的活动只剩下吃粽子和在门边上挂上几根艾蒿。直至如今,网上各位精英所论述的端午也只剩下屈原的品格。
实际上,传统节日留给人们的往往就是看起来的“封建迷信”。但这就是传统,传统就是这样的。这种“封建迷信活动”是古人为了在自然界取得较好的生存空间,赢得幸福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以及健康身体而做出的努力。
拿端午来说,五月的天气已经进入盛夏(所谓仲夏之月),又炎热又潮湿,看得见的蜈蚣、蝎子、蛇、苍蝇、蚊子,以及细菌、霉菌等微生物(我想这就是古人所谓的瘴气邪气一类的东西)大量繁殖,给人们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在这个意义上称五月为恶月、毒月就是理所当然的。人们采取可能的一切措施,安全度夏。这种意义远远大于纪念个把爱国诗人,许多措施也一定远远早于人们纪念屈原或伍子胥。
为了物质的和精神的健康、快乐,而作出不懈的努力,这才是我们传统的意义。虽然它看上去有许多“封建迷信”,但这才是真正的传统。企图把传统纳入今天的政治目的,是一种短视行为,也是对传统的不尊重。
人类已经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千百年,我们需要尊重我们的传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15: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