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杂说若干与河湖湿地有关的字(5)湖、泊、泽、沼 精选

已有 13447 次阅读 2020-12-3 08:34 |个人分类:谈天说地|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杂说若干与河湖湿地有关的字(5)湖、泊、泽、沼

湖,现在一般都称湖泊,解释为四周为陆地的广阔水域。湖里的水是淡水的称淡水湖,如洞庭湖、太湖;是咸水的称咸水湖,如青海湖、纳木错。

称咸水的标准是含盐量超过千分之一(称微咸水),特别是超过千分之二十四(称咸水)。

在淡水湖中,水生动植物多种多样,而咸水湖则矿物质比较丰富。

人们往往说五湖四海。什么是五湖?在上古的典籍里,五湖往往就是指太湖或者包括它附近的几个湖泊。以后关于哪五个湖的说法各种各样,许许多多,举一个在老百姓中影响较大的说法,就是在《幼学琼林》中这样说:“饶州之鄱阳、岳州之青草、润州之丹阳、鄂州之洞庭、苏州之太湖,此为天下之五湖”。近代一般以洞庭、鄱阳、太湖、巢湖、洪泽为五湖。其实,五湖四海中的五湖只是泛指天下各处湖泊,并不真的一定指哪五个湖。

产品前面单纯冠一个湖字,大多数情况下是指浙江湖州。湖州位于太湖南岸,因以为名。湖笔,是湖州出产的毛笔,中国的毛笔以湖州产最为有名。湖丝,是湖州的蚕丝,色白,质地极佳。湖羊,是原产于湖州的绵羊优良品种,公母均无角,毛白,羔皮柔软。

两湖,现在是指湖北、湖南两省。常常有人认为,洞庭湖是湖南与湖北的分界。其实,虽然湖北确实是在洞庭湖之北,但是洞庭湖全部都在湖南省,它的北岸仍然全部在湖南省,所以它并不是湖北和湖南的分界。

湖广,并不是两湖与两广。在元代,设立了湖广行中书省,简称湖广行省。管辖的地点包括今湖北和湖南的主要部分、广东西部及广西、海南等地。明代设立湖广布政使司,辖今湖北、湖南及河南一小部分,简称湖广省。清代设湖广总督,管湖北、湖南两省。要注意的是,元代很短,而在明清两长达五百多年的时间里,所谓湖广只是指两湖,并不包括广东、广西。即使在元代,广东的主要部分即广州及以东地区,也没有被湖广行省管辖。所以湖广基本上就是湖南、湖北。历史上所谓“湖广熟、天下足”就是说当时的湖南湖北是最重要的产粮区。

现在我们都称湖泊,好像湖就是泊。其实,最早在古人那里,湖和泊还是有大的区别。湖比较深,泊比较浅。我赞同清代文字学家段玉裁的看法,他认为这个字原来写作洦,意思是浅水,在隶化的时候简作泊。也正因为是浅水,浅水易停船,所以引申为停泊之泊。浅,又可以引申为薄,古人常常把泊、薄混用,又引申为淡泊。这样的解释,比较合理。

实际上自古被称为泊的湖泊,也都是比较浅的。罗布泊是干掉了,梁山泊被淤塞了。

古人出行,特别是远行,多乘船,所以在古文、诗词句子中,用到停泊之泊特别多。例子举不胜举,如今三岁的小孩子都在背“门泊东吴万里船”。

至于现在的“泊车”、马路上的“泊位”,那是因为英语park,正好与船的停泊类似。用船的停泊,来翻译车的停泊,而且泊的发音也正好像与park相近(泊的古音基本上与park一样,而且是入声,现在很多南方的方言仍旧如此)。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翻译。

古代的许多湖泊被称为泽。如先秦时湖北江汉平原一带是一个大的湖泊,称云梦泽。随着长江泥沙的不断堆积,云梦泽被不断淤塞,成为一个个较小的湖泊或沼泽,云梦泽越来越小。不管怎么说,到唐朝的时候,云梦泽也还很大。这样,孟浩然才会有“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诗句。

太湖古称震泽,《禹贡》说:“三江既入,震泽厎定”。厎是砥的意思(有词中流砥柱),厎定就是定、安定古代没有太字,太就是大。太湖的南岸称湖州,太湖的东南,清代曾经有震泽县,今称震泽镇。位于苏州与湖州中间,今属苏州市吴江区,以出丝绵被著称。

在现在的山东与河南交界处,古代有一个很大的湖泊,称巨野泽。《千字文》有句子“昆池碣石,钜野洞庭”。钜野就是巨野泽,又称大野泽。《春秋》说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春,西狩获麟。”《左传》说“西狩于大野。”孔子听说后,以为在乱世却出现了“麟”这样的吉祥物,是反常的事情,于是哀叹“吾道穷矣”,就不再写《春秋》了。这就是所谓获麟绝笔。

后来巨野泽逐渐淤塞,水浒中的水泊——梁山泊,就是巨野泽的遗留下来的一个部分。当然最后除了最北面留下一点(就是现在的东平湖),其余都被黄河泛滥给淤死了。还留下了一个地名,巨野,现在是山东省的一个县。当然。大小是相对的,巨野泽很大,梁山泊也不算很小,连现在的东平湖也有六百多平方公里之多。

黄河泛滥,淤塞了巨野泽、梁山泊,却新造了洪泽湖。洪泽湖如今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原为浅水小湖群。宋代黄河改道,经泗水夺淮河下游河道入海,淮河失去入海水道,在盱眙以东积水,使得原来的小湖扩大为洪泽湖。湖旁原有泗州城,清代黄河又多次泛滥,泗州城遭没顶之灾,全城彻底被洪泽湖埋没。现在的洪泽湖实际上也是很浅的,枯水季节,古泗州城仍然会显露出来。

湖泽被逐渐淤塞,深湖越来越浅,大湖越来越小,就成了湖沼。

沼,池也。据说这是《说文》里的解释。不过,据《一切经音义》引用早期版本的《说文》,应当是“沼,小池也”。

实际上,自古至今,人们用沼的地方也确实都是小池,而不是大湖(在古人那里,湖、泽、泊、沼都是池,不过有大小、深浅之别)。例如,《诗经·小雅·正月》这样说:“鱼在于沼,亦匪克乐”。亦匪克乐,就是也不能够快乐,因为池子太小了。又如《左传隐公三年》中有这样的话:“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蕴藻之菜,筐筥錡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於鬼神,可羞於王公。”涧溪沼沚之毛,就是涧溪沼沚之草。涧溪,小河;沚,水中的小块陆地。涧溪沼沚四者并立,那么,沼当然也是小池。

在现代的语汇中,沼泽表面已经没有了水面,不是水池,而是土壤(包括地表和地表下层)过度湿润的“烂泥塘”式的地方。我们常常说“红军爬雪山、或草地”,那里的“草地”实际上是沼泽地,在其中行走非常危险,不过现在据说也在不断地“干燥”中。

我们看到,千百年来,绝大多数都湖泊都在变浅、变小,而近百年来,这种趋势愈演愈烈。湖泊变浅、变小的原因,大致有这样几个。

一是泥沙的沉淀淤积,这些泥沙是由流入湖泊的河流带来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物。

二是水体生长出来的植物和动物的尸体,沉入湖底。植物和动物总有寿命,会死亡。尸体沉入湖底后会有其他动植物或微生物把它们分解,这些沉淀物的成分是有机物。沼泽地下面往往有泥炭,那就是年长日久,沉积的有机物碳化的结果。

过去,人们还会把河底、湖底的一部分淤泥挖起来作为肥料。近三四十年,因为这样做农民花费的成本太高,人们基本上不这样做了。农民都用化肥,而化肥的大量使用又使得许多化肥流入水体,使水体富营养化,生长出来更多的植物,特别是藻类。其结果不但使水质变差,沉淀物也将更多。

三是千百年来人们不断地围湖造田,这种运动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了顶点。近年来虽然大规模的退耕还湖,但是在城市周围还在填湖造地盖房子。

另外,还有河流上游垃圾管理不善等问题,使得大量垃圾流入下游水体。沉入湖底。

湖泊湿地是地球之肾,在自然生态的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在自然条件下,湖泊的淤塞和沼泽化也是一个湖泊后期必然的结局,这就像生物都要死亡一样,但是我们应当尽可能地想办法延长它们的寿命,而不能人为地加速它的死亡。

(未完待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1260885.html

上一篇:杂说若干与河湖湿地有关的字(4)浦、沪、津
下一篇:杂说若干与河湖湿地有关的字(6)潭渊荡湾滩
收藏 IP: 39.78.110.*| 热度|

19 刁承泰 武夷山 郑永军 孙冰 尤明庆 黄永义 张晓良 许培扬 闻宝联 白龙亮 晏成和 王安良 史晓雷 付小军 沈兆勇 李学宽 杨顺楷 杜占池 马鸣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19 16: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