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李学勤之叹说人才培养中必须破除“唯考分论”
李学勤(1933-2019.2)是我国著名的文史大家。他曾经感叹对他的学生“都不太满意”,他说:
“这不是说学生不好,学生们都很优秀,只不过,他们所学的总是缺少某些方面的东西。我研究的是‘古代研究’或者说‘古代文明研究’,需要几门学科结合起来,要有历史学、文献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甚至还需要有一定的艺术史等多方面的知识架构,至少这几方面都要有所涉猎,这样的学生才是最理想的。 可是今天不可能招到这样的学生,学历史的对考古学不太懂,学古文字的对文献、考古又不太懂,学考古的文献又比较弱。……问题出在哪儿?不能怪学生,他们的大学本科学习时间、课程扣得太死,学时太多,没有时间去业余读或者去考虑别的”。
毫无疑问,李学勤先生希望学生能够懂得多方面的知识是完全正确的。高质量的学生应当是基础打得牢,知识面宽。见多识广的人将来才有可能有真正大的突破。对于精力旺盛、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多学一点其他学科的课程也是可能的。我的导师邓从豪先生抗战期间在厦门大学学习,他不但完成了化学专业的学业,而且学习了该校数学和物理专业的几乎全部课程。但是,现在这种情况就基本上不可能发生了。原因很简单,现在我们的选拔制度,并不看学生学到了多少东西,而是看学生对规定的几门学科的考试成绩如何。
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学生想要保送攻读研究生,那么,他就必须保证他在所在专业规定的各门课程的考试中,都要求名列前茅,也就是说,他必须使得自己在各门课程的考试中,都力求得到最高的分数。由于这是一个相对的最高分,你用功别的同学也在用功。你必须让自己做到基本上没有差错,这样,就不是学得“差不多”可以了事的,必须花功夫去做很多习题,做得很熟练才行。这样的学生,恐怕很难有时间再去学习不是本专业规定学习的其他课程。而实际上,学好一门课程,最重要的是深刻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概念和方法。做习题是完全必要的,对于学好课程非常有益。但是,这也要适可而止,刷过多的题,对于当时的考试似乎有用,但是,时间一长都会忘记,实际上没有很大的用处。在这个意义上,过分强调、斤斤计较于课程考试时成绩的微小差距没有任何意义。学校的课程考试和最后给学生的课程成绩完全没有必要采用百分制。
如果一个学生要想通过研究生招生考试来读研究生,那他必须对招生考试规定的那几门课程无休止地“刷题”,就如高三的学生要准备高考一样。这样才有可能通过研究生考试的初试,并以尽可能高的初始成绩,到达“李学勤先生”那里(假定李先生仍然健在,而且还想招收研究生),参加复试。而且,在复试中,也不是研究生指导教师的当面考核完全说了算,而是对于复试的各种表现分别打分,各有一定的比例,最后把各种分数加起来算总分。根据现在各学校的规定,必须按照分数的高低来招收,不然就会认为是“不公平”。
在这样的以规定科目考试分数为标准的绝对“公平”的规则下,那些能够在本科期间多学几门课程的学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趋利避害是一般人的本性,所以,在现在这样的培养人才的条件之下,李学勤先生要求的多学科学习、或者说是生动、活泼、主动学习的学生就难以出现。即使有,也到不了“研究生导师”面前,早就被阻挡以几门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的“公平、公正、公开”的录取条件之外。
这样的问题,不仅出现在本科教育中,实际上在初中、高中教育中已经如此了。从初中开始,我们的学校、家长都会全力阻止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学生被要求尽可能少地接触与升学无关的活动而强迫他们进入以“中考”为标准的轨道之中。到了高中,这样的阻止已经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无休止的刷题已经成了“学好”一门功课的充分而且必要的条件。
这样做的结果,已经使得我们的教育不再是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而只是培养了他们应付某几项特定考试的熟练技能。
按照考试分数来选拔人才,本来是为了“公开、公平、公正”,但是,现在却走向了它的反面,“唯考分论”成了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桎梏。
实际上,唯考分论的危害也正日益被人们所认识。招收博士研究生所用的“申请审核制”就是为改正“唯考分论”的一个好的开始。但是,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要想纠正“唯考分论”在高等学校教学中的危害,仅对招生博士生用申请审核制是远远不够的,将来需要在本科毕业进入研究生即本博连读研究生时就采用这样的申请审核制,才能够真正将本科教育走上正途。但是,现在很多人仍然认识不到这样做的好处,大多数人的思想仍然被“唯考分论”的所谓“公正”所束缚。
必须认识到,像现在这样的研究生考试对于本科教育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很多学生只是为考研而学习,这种“功利性”过强的学习目的是非常有害的。更有害的是有很多高等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就主张这种为考研而办学的办法,他们像某些高中只教“高考”要考的内容一样,只教考研要考的,其他课程都马马虎虎,糊弄过关。这样做就可以得到足以被宣扬的“声誉”,提高自己的“政绩水平”,为他们自己和小单位谋取名誉和经济方面的利益。这样的“高考工厂”和“考研工厂”实际上是中国教育事业的怪胎和毒瘤。
可是,现在这样的“高考工厂”和“考研工厂”在很多人的心目中还是很吃香的。对此,我们需要来一个教育思想的解放,我们需要讨论一下,我们的教育到底是为什么?是使得受教育者真正受到科学文化的教育,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还是仅仅为了得到一张文凭。光会几门制定的课程考试的学生实际上比“克莱登大学”文凭的获得者强不了很多。
现在,国家已经明确指出在高等学校招生时,要逐步改变单纯以考试成绩评价录取学生的倾向,不应当只看考分,还要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高考的命题,也要“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为依据”,不再制定考试大纲。这是完全正确的。必须让高校在招收学生中起更大的作用,把“高考”真正回复到“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
在我们的高校教育中,也同样必须破除“唯考分论”,不能让学生只为在几门制定的课程而花费无限的精力,不断地刷题。高等学校,特别是重点高校,应当鼓励学生多修课程。为此,应当制定必要的政策,比如,对于本专业课程考试优良的学生去增修其他专业的课程,可以减免修课所需的费用;对于修课多的学生,可以在招收研究生的时候予以优先录取的考虑,如此等等。
对于考察科学技术工作者和教师、医生等专业技术人员,我们正逐步看清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的危害,虽然现在仍然有很多人仍然在继续津津有味地品尝这“四唯”给他们带来的甜头,但是,毕竟从国家的层面上,从理论的层面上,“四唯”已经开始走上穷途末路,这是毫无疑问的了。而对于学校教育中考察学生的“唯考分论”,也到了应当拿出来见一见阳光的时候了。教育不是竞技体育、更不是娱乐游戏。在人才培养和选拔的过程中,我们应当破除对“一分半分差距”的迷信,再也不能继续让“唯考分论”来支配我们的教育事业。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3: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